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氮肥种类及用量对包心菜硝酸盐累积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探讨了氮肥品种、用量及不同基肥种类对包心菜硝酸盐累积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硫硝铵肥料(简称ASN+DMPP)与硫硝铵(ASN)、尿素(urea)相比,不仅可以提高包心菜的产量,降低NO3^--N含量,还可以提高Vc、氨基酸、可溶性糖和矿质营养元素(P、K、Ca、Fe、Zn)含量。ASN+DMPP与urea相比,在金华、新昌试验点.NO3^--N含量分别降低了6.1%、16.5%,而与ASN相比NO3^--N含量分别降低了9.4%、7.3%。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包心菜不会减产,还可降低硝酸盐含量。ASN80%用量水平(360kg/hm^2)与100%用量水平(450kg/hm^2)相比,包心菜NO3^--N含量分别降低了5.0%(新昌)、18.7%(金华)。用硫基复合肥(NPK15—15—15S)作基肥与用氯基复合肥(NPKl6—16—16C1)相比,包心菜产量、N03^--N含量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
《西藏科技》2005,(5):59-60
控制氮肥施用量是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的关键技术。试验表明,盲目增施有机肥会造成蔬菜硝酸盐超标。而将磷肥全部、钾肥2/3、氮肥1/3作基肥;基肥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每667m^2施用量一般为3000-5000kg),2/3撒肥,1/3沟施;重施基肥、轻施追肥能明显控制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尤其是生育期短的速生叶菜最后一次追施氮肥应在采收前15~20天进行。不同蔬菜控制硝酸盐含量施肥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稻田25年定位连种麦—稻—稻三熟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春玲 《科技通报》2001,17(2):29-32
在发育于近代浅海沉积物的黄化青紫泥田的潴育型水稻土上进行为时25年(1974-1998)连作麦-稻-稻三熟制高产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年施用尿素750kg/hm^2的基础上,另配施45t猪栏粪和在年施总氮量为412.5kg/hm^2的条件上,将猪栏粪与尿素氮配成6:4的比例施用,均取得较高的产量,25年平均谷物产量分别达16002kg/hm^2和16226kg/hm^2;伴以4次更换晚稻品种,由常规水稻品种改种杂交稻优良组合。结果谷物产量稳中有升,平均年递增1.42%,同时土壤有机质得到积累和更新,土壤氮磷养分有效化,土壤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西红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17,(5)
本试验采用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西红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磷酸铵水溶肥的施用量在0~116 kg/hm2时,西红柿产量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施肥量,反而降低西红柿的产量;施用水溶肥能够增加西红柿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同时也能增加西红柿硝酸盐的含量,当施肥量为116kg/hm2时,西红柿各个品质的指标达到最优,因此,聚磷酸铵水溶肥在西红柿上的最佳用量为116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玉米施用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在播种时施入缓释尿素(配合适量磷钾肥),后期不再追肥,增产效果明显,产量可提高68kg/667m^2,纯效益增加83.7元/667m^2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林周县"3414"春青稞肥效试验结果,对其采用函数拟合法和梯度分析法进行联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氮肥(N)施用量在7.5kg/666.7m2~8kg/666.7m2的范围内,产量可以达373.45kg/666.7m2~373.76kg/666.7m2;五氧化二磷(P2O5)施用量在2.5kg/666.7m2~3.5kg/666.7m2的范围内时,产量可达375.8kg/666.7m2~380.11kg/666.7m2;氧化钾(K2O)施用量在4kg/666.7m2~5kg/666.7m2的范围内时,产量可达370.13kg/666.7m2~371.37kg/666.7m2。由此推荐林周县春青稞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7.5kg/666.7m2~8kg/666.7m2、P2O52.5kg/666.7m2~3.5kg/666.7m2、K2O4kg/666.7m2~5kg/666.7m2。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试验结果为当施氮量为300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当施氮量为252.28 kg/hm2时,经济效益最高,施氮量为250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地膜覆盖王米栽培技术,父母苓行比为2:4,父本分两期播种,“本育9号”(7884—7(♀)×M017(♂))玉米杂交制种在西藏林芝地区取得成功,制种产量为3375kg/hm^2,同时还可生产父莓3960kg/hm^2。这不仅解决了西藏玉米制种难的问题,而且为建立玉米杂交选育科研基地及良种繁育基地打下了基础;可为生产上就近提供玉米杂交种,对提高西藏王米生产水平.提高全自治区粮食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娜  金涛 《西藏科技》2013,(10):5-7
燕麦具有良好的抗旱、抗寒性,是西藏人工草地的主要类型.通过正交试验对西藏燕麦栽培技术研究表明:青引2号、白燕8号为适宜品种,最佳播种密度在10kg/亩~12kg/亩;氮肥是影响燕麦籽粒产量的显著因子,品种和氮肥是影响生育期的显著因子,各因子均对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1叶莱类这类蔬菜的生长特点是全生育期需要肥水较多,尤其对速效氮肥更为敏感和迫切,如氮肥不足,则叶片黄绿、生长迟缓、产量大为减少。所以,除施足底肥外,在苗期、中后期如能喷施1%-2%尿素(或硫酸铁)溶液,7-10天一次,连续喷2-4次,不仅能加速叶片抽生和迅速生长,而且能节约成本和提高氮肥利用率(比土壤施入要提高10%一刀叽)。如能在尿素中加人丰收牌植物生长调节剂(000-155倍)、叶面宝门000-2000倍)等叶面肥(只混合其中某一种)一起喷施,增产效果更为显著。2瓜果类这类蔬菜的栽培特点是:对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
在秋季复种的白菜、萝卜两种作物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增施钾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氮磷等肥料基础上增施钾肥对两种蔬菜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施氯化钾10kg/667m^2和15kg/667m^2,白菜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6.2%和18.5%,白菜经济最佳施用量为12.1 kg/667m^2;萝卜施氯化钾10kg/667m^2与15kg/667m^2,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3.7%和26.7%,经济最佳施用量为11.7kg/667m^2;白菜和萝卜施氯化钾5kg/667m^2和20kg/667m^2时增产率均较低;施钾对蔬菜干物质、可溶性糖和全氧化钾含量均有提高,氯化钾施用量对这两种蔬菜的品质与产量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西藏玉米进行氮、磷、钾不同配比研究。结果显示:氮、磷、钾不同配比几乎都可以提高玉米秸秆产量,处理14(N2P1K1)、12(N1P1K2)、2(N0P2K2)的氮、磷、钾配比最有利于玉米秸秆产量的提高,均比对照增产30%以上;氮、磷、钾不同配比还可以改善玉米秸秆的营养成份,处理9(N2P2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的粗蛋白含量,处理10(N2P2K3)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脂肪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处理2(N0P2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粗灰分含量、P含量,处理14(N2P1K1)能够增加玉米秸秆Ca含量,处理4(N2P0K2)能够增加玉米秸秆无氮浸出物含量。因此,当地尿素最佳施用量为15.95kg/666.7m2;磷酸二铵的最佳施用量为26.87kg/666.7m2;硫酸钾的最佳施用量为37.13kg/666.7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春青稞藏青320在贡嘎县中低产田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配比,逐步建立适合该县土壤和作物特性的施肥模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为我地区春青稞大面积生产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5"回归最优设计,开展了春青稞青320肥效试验,研究中低产田施肥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的施肥配比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1)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2)该区域土壤肥力春青稞亩产量达146.5~156.25kg。(3)当地常规农家肥亩施用量1500kg,在提高利用率的情况下当季亩增产20.5kg。(4)结合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和目前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肥亩推荐施用量分别为46%尿素8.21kg/亩,12%过磷酸钙18.75kg/亩,60%氯化钾2.29kg。  相似文献   

14.
《西藏科技》2005,(7):63-63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中化肥氮当季作物利用35%,NH3挥失11%,反硝化损失34%,淋失2%,经济损失5%,另有13%未能明确其去向。提高氮肥利用率主要采取”平均适宜施氮量法”,大面积施氮量可控制在150-180kg/hm^2;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利用率的施用原则:(1)尽量避免土壤中矿质氮的过量积累;  相似文献   

15.
以叶用莴苣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磷素水平对莴苣产量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当磷素浓度为0.2-0.4mmol/l时,对莴苣的产量品质及硝酸盐含量都达到最佳,并可以看出磷浓度对影响莴苣产量品质有一定的限制,为合理施用肥料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1 提高化肥利用率新途径的研究我国已上升为世界第一化肥用量大国 ,氮肥用量每年 2 5 0 0万T(折纯量 )。但是氮肥在农业施用中却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氮肥利用率低 ,据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所示踪法测定资料 ,碳铵 2 7%、尿素35 %、硫铵 45 %、硝铵为 2 5 %左右 ,其余除少量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外 ,大部分以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溶以及微生物呼吸作用变为气态而损失 ,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是肥效期短 ,在大田作物生育期内 ,氮肥需多次施用才能满足作物一季生长的营养供给 ,不但费工费时 ,又可能受天气干旱或阴雨连绵不能及时追施 ,引起作物减…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高产早稻新品种嘉育253,进行了不同播期、施N量与播种量的大田试验,通过对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稻谷、糙米及精米植酸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就单因子而言,播期为4月15日的产量最高,而施N总量为13kgN/667m2或播种量为6kg/667m2的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就播种期、播种量与施N总量三因子的综合影响而言,4月8日播种、施N总量为13kg/667m2、播种量为6kg/667m2的实际产量最高;就植酸含量而言,糙米植酸含量在不同播期间、不同施N量间存在显著差异,随播期延后或随施N量的增加,糙米植酸含量呈递减的趋势;不同播种量问糙米植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播期、播种量与施N总量对精米的植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高产配套的农艺措施对精米植酸含量影响不显著,不会明显影响精米中的矿质营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小区试验,探讨"氮肥+"肥料不同用量与普通尿素在应用上的区别。结果表明:处理1:100%氮肥+试验、处理2:85%氮肥+试验和处理4:100%氮肥+试验(一次项施入不追肥)较对照增产率分别是4.6、1.4和5.1,处理3:75%氮肥+试验较对照减产。  相似文献   

19.
周绍华 《科技风》2013,(5):28+30
本文通过研究施肥量与栽培密度不同的条件下,水稻产量是否受到影响。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品种中优9801在B3(氮肥为94.0kg/hm)2×C3(30cm×10.0cm)的条件下,产量可达到最高,为9530.8kg/hm2。因此,应参照此施肥量与栽培密度来管理水稻种植,争取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水稻高产栽培氮肥运筹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12年试验的结果)13年试验得出:a.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氮肥施用宜采取基:蘖:穗=4:2:4的施肥比例。b.超高产栽培的氮肥施入量为:亩产700公斤水稻需施入尿素13.945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