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作为高层建筑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建筑应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连梁是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及墙肢、墙肢和框架柱的梁。连梁是对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比较大的构件。连梁的特点是跨度小、截面大,和它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连梁通常在风荷载与地震荷载的作用下,内力很大。另外,在高层建筑中,因为墙肢不均匀压缩连梁两端,引起连梁两端的竖向位移差,所以在此时连梁也会产生内力。在连梁设计时,就算用降低连梁内力的各种办法(增大剪力墙的洞口宽度、在连梁中部开水平缝、在计算内力和位移时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对局部内力过大层的连梁进行调整等),连梁的设计还是很难符合要求。针对这种状况,本文提供了有关连梁设计的几点建议,并讨论了连梁设计时的配筋计算。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思路予以讨论,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方面。首先确定框架结构布局,进行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振周期,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侧移大小,利用D值法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并进行内力组合,找出最不利组合,进行梁、柱、板的截面设计,楼梯设计,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大、中、小城市都加快了自身的建设,涌现出许多风格独特、样式别致的新型建筑物,使得社会上存在的旧建筑物越发显得陈旧落后,而旧建筑房屋的质量、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也参差不齐.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产、生活和办公务件的要求地越来越高,因比为了改善既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增加使用面积和调整改善房屋的结构,所以对房屋进行增层和扩建改造的工程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
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称为连梁,连梁对于剪力墙肢的刚度、承载力、延性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又是实现剪力墙结构两道设防设计的重要构件。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此外,高层建筑中,由于连梁两端墙肢的不均匀压缩,会引起连梁两端的竖向位移差,这也将在连梁内产生内力。在设计时,即使采取降低连梁内力的各种措施,如:增大剪力墙的洞口宽度在连梁中部开水平缝在计算内力和位移时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对局部内力过大层的连梁进行调整等,仍难使连梁的设计符合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提供连梁设计的几个建议,并且讨论连梁设计时的配筋计算。  相似文献   

5.
正首先根据建筑图纸整理相关数据,然后进行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运用软件进行建模,求出在竖向荷载(恒载、活荷载以及雪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通过进行荷载统计、内力计算,得到风力作用下的侧移等数据,进而得出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生产、使用的需求,既有房屋的扩建工程日益增多。房屋扩建设计、施工时如考虑不周,则扩建部分的房屋产生的附加荷载往往会引起既有房屋不均匀沉降。在此不均匀沉降作用下,有些房屋易开裂受损,例如长高比较大的砌体结构房屋可能会因整体弯曲应力较大而开裂受损,纵向刚度不连续的砌体结构房屋在刚度突变处可能因应力集中产生开裂受损。本文通过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研究了扩建后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对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影响,并介绍了相应开裂受损的修补处理方法,为长高比较大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相应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地震力作用下,多层砌体结构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特点,其抗拉、抗剪、抗弯强度及变形能力都比较低。由于多层砌体结构自重和刚度大,自振周期短,极易产生脆性破坏。这一类房屋大量破坏甚至倒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高层结构的差别主要是层数和高度。但是实际上,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没有实质性差别,它们都要抵抗竖向及水平荷载作用,从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而言,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在高层建筑中,要使用更多结构材料来抵抗外荷载,特别是水平荷载,因此抗侧力结构成为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设计时要满足更多的要求,尤其自身有别于多层建筑的特殊要求和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带动了包括公路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建设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普遍使用的方法是钻孔灌注桩技术。随着人们的出行量逐渐增加,公路桥梁也要承受更大的负担,对桥梁的荷载和孔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钻孔灌注桩的桩径和桩长也有逐渐变大的趋势。保证公路公路桥梁结构使用寿命和桥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由于工程具有隐蔽性,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隐患,因此,加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以保证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董旭光 《今日科苑》2009,(11):145-145
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全煤巷道及软岩巷道的数量越来越多,围岩产生松动破坏及大变形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探索出一种适用于大变形综采回采巷道的围岩控制理论及合理的支护手段,势必对实现煤炭生产的安全、高产、高效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也迅速增多。从使用功能来看,基本上是:群房部分为商服用房,主楼为写字楼或公寓。相应的结构设计一般为:商服用房为满足对大空间的要求而采用框架结构,而主楼为满足住宅需要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剪筒结构。在两种结构形式中间以结构转换层作为荷载传递(由线荷变集中荷载)的主要手段。转换层又多以大截面混凝土梁来完成这一传力过程。  相似文献   

12.
1、前言多高层房屋挑梁下纵横墙受力复杂,存在应力集中及梁端局部受压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楼板、圈梁和纵横墙交接作用,使纵墙分担了一定的荷载,特别是在多高层房屋建筑中实际计算多采用横墙承重体系,计算中不考虑纵墙承受外荷载的作用,则多高层房屋纵横墙间必然存在变形协调问题,以上实际问题在工程实践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针对以上问题作者完成了3片无圈梁实心页岩砖挑梁下纵横墙荷载分布规律试验研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可供同仁参考、借鉴。 2、试验研究概况试验进行了3片无圈梁实心页岩砖挑梁下纵横墙荷载分布规律试验研究,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高层砼结构建筑也逐渐增加。在高层建筑中设置温度缝、沉降缝及抗震缝,可以防止结构产生过大变形和解决结构内力问题。但由于设置“三缝”也产生出许多新问题。以下重点探讨“三缝”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一、框架计算简图无地下室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独立基础埋埋置较深,在-0.05m左右设有基础拉梁时,应拉梁按层1输入。以某学生宿舍为例,该项目为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丙类建筑,建筑场地为Ⅱ类;层高3.3m,基础埋深4.0m,基础高度0.8m,室内外高差0.45m。根据《抗震规范》第6.1.2条,在8度地震区该工程框架房屋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设计者按3层框架房屋计算,首层层高取3.35m,即假定框架房屋嵌固在-0.05m处的基础拉梁顶面;基础拉梁的断面和配筋按构造设计;基础按中心受压计算。显然,选取这样的计算生产力简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物多以框架结构为主体,此种结构主要是由梁、柱通过节点连接组成的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高层建筑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室内空间大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多层厂房、商店、办公楼、医院、教学楼、宾馆等建筑中。就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里安家,这就使得原本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城市负担更加重了。最主要的就是,楼房在建筑过程中越来越高,楼间距越来越小,楼房越来越密集。这些高层建筑的出现,在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在高层房屋建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施工方面的问题。高层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楼层有很多层而且非常的高,结构比起普通的房屋相对复杂很多,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工艺和施工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在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工期和整个建筑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项。本文介绍了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特点,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筏板基础在高层建筑或大型设备基础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研究了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受水泥水化热温度荷载作用的温度应力及温度裂缝的产生规律,并主要讨论了温度配筋对温度裂缝的影响,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浇混凝土结构房屋的基础底板、剪力墙及楼板在正常使用前,即在施工期间经常发生开裂,此时结构尚未承受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全部荷载,裂缝多因非荷载变形引起。这些  相似文献   

19.
陈德先 《内江科技》2006,27(5):156-156,144
本文根据水平直梁上弯矩、剪力与荷载集度间的微分、积分关系及铰链的特性,得出一种画多跨静定梁内力图的简捷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人防结构设计的特点,从人防荷载的确定、荷载组合和内力分析及构造要求等方面介绍了人防结构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