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的仿拟辞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构成特点和修辞效果的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仿拟辞格的语用功能,既而指出在仿拟辞格语意及语用功能推导过程中的语境干扰。分析表明,语境知识在仿拟辞格理解与欣赏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达到对仿拟辞格正确的理解与欣赏,排除语境干扰则是首要之举。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仿拟辞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构成特点和修辞效果的分析。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首先分析了仿拟成辞格的语用功能,探讨仿拟生成过程中的语境干涉问题。通过对语境干涉等问题的具体分析和研究,说明语境知识在仿拟辞格理解与欣赏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让运用者避免误用、错用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仿拟是英汉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文章主要对英汉广告中仿拟特点和局限性作了初步探讨,指出:在翻译含有仿拟辞格的广告时,译者需要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广告的风格。因此,了解广告语言中仿拟辞格的特点并能有效地进行语言间的相互转换将有助于原语广告产品的宣传。  相似文献   

4.
仿拟辞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语言单位的层次、本体的出现与否、仿拟手法、仿体生成的直接与否、本体和仿体的数量对比等对仿拟辞格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进一步归纳了仿拟格的修辞效果,除了前人归纳的具有讽刺、幽默、强调等作用外,又提出仿拟格具有使语言简洁,使语言陌生化,能引起读者或听者的自然联想,从而更能认可某种事物的特质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英汉仿拟修辞格六种变体的讨论,展示出两种语言在结构和语义上的相似性。灵活、适当地运用此种修辞手段,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兼叙了英语仿拟辞格独特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6.
仿拟是言语活动中进行语言创新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仿拟辞格具有溯源性、语境依赖性和可及性认知特征,同时它还有使语言表达新颖、生动、幽默以及突显新信息的修辞功能。根据仿文的语言形式,仿拟分为仿词、仿句、仿篇和仿体。  相似文献   

7.
仿拟辞格的流行语受到人们欢迎,因高频次的使用形成了一系列的流行格式。本文针对仿拟辞格的流行语的性质、分类、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仿拟流行语内在构成。  相似文献   

8.
《修辞学习》曾刊登《试谈修辞新格——“拟误”》(以下简称《拟误》)一文,综合了“口吃”仿拟、“口头禅”仿拟、“不合语法的句子”仿拟、“废话”仿拟和“不合逻辑的句子”仿拟共五种语言现象,提出了“拟误”的修辞新格。但是,我们细读所列五种“仿拟”的例句之后,觉得它们都属于已有辞格“摹状”和“飞白”,另立“拟误”新辞格,实无必要。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行语在修辞手法和手段上的应用呈现出独特多样的修辞特点,让网络流行语生动形象,富于情感。网络流行语的修辞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常常使用比喻、借代、夸张、仿拟等各种不同的辞格,使语言变得鲜明,风趣幽默,同时达到针砭时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立辉  栗冉冉 《现代语文》2006,(10):73-73,61
在新闻标题中,有一种辞格是很常见的——仿拟。所谓“仿拟”是指仿照一个现成的格式而临时新创的修辞方式,被仿的格式可以是词、短语、句子等单位。这种辞格的使用增添了新闻标题的表达效果。如:  相似文献   

11.
仿拟是为追求新颖别致、幽默诙谐等辞效目的,人们有意模仿所熟知的固有的语言实例而拟造出新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手段。从仿体的形式来看,网络语言中的仿拟包括了仿词、仿语、仿句、仿篇四种类型。网络语言中之所以会大量使用仿拟,与仿拟主体(网民)求新求简的语用心理及其在构建网络话语文本中特殊的修辞效果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content and effects of political humor on late-night television. Besides conducting a systematic content analysis of a Swiss late-night show,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late-night political parody on competence evaluations of politicians. An experiment manipulated the televised parody of a politician and measured political knowledge. Results show that exposure to a televised political parody decreased competence ratings of politicians only for individuals high in political knowledge. The reason is that viewers must already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current political affairs to “get the joke”—that is, the implicit message transported by the parody. The implications of such a negative “Tina Fey Effec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夸张是戏仿运作的典型机制之一。在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生产领域中,夸张已成为戏仿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戏仿往往通过抓住某一作者或体裁的典型风格或形式特征,并对它进行夸大的模仿,以达到滑稽可笑的漫画化效果。通过夸张的运用,戏仿不仅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发挥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还是大众文本规避和抵制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有效手段,因而具有潜在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哲学角度原型—模型论观点来探讨仿拟这一流行的修辞学现象,在该理论的关照下,重点分析了仿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仿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叙事方法,"戏仿"(Parody)指通过有意识地模仿小说文本的内容、形式特征,并将其运用到不适宜甚至相反的语境中,以达到对模仿对象的曲解、嘲讽和颠覆。如果将新时期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史分期,那么戏仿叙事始终在场,活跃在新时期以来的各个阶段。与此前戏仿叙事的零散化分布不同,新时期戏仿叙事呈现出"集束化"态势,且与新时期以来文化语境的快速转换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这一点,为我们从文学史高度梳理其动态进程提供了学理依据。据此,本文试图纵、横两个维度对新时期戏仿小说作出动态性、类型化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论出发,重新审视成语仿拟广告词,分析其生成的认知本质,即成语仿拟广告词的生成是在认知参照点作用下择取本体背景和确定仿体图形的认知过程,从而扩展了图形-背景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同时也丰富了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仿拟修辞手段的运用,使作者的批评和揭露有别于一般的直言表达,它营造了嘲讽、讥刺的戏谑效果,冷峻中有犀利的锋芒和机智的攻略,使人心领神会又印象深刻。当下,仿拟性创新词语成为一种时髦,但鱼龙混杂。仿拟修辞应有"积极性"和"消极性"的区别,在构造手法上有仿拟环节,在表达效果上有积极作用的修辞性创新可称为戏仿,凡是具有消极表达取向的应视为恶搞。"积极"的含包括语义、逻辑、语法上的健康性和建设性,"消极"的含义包括语义上的不健康、不正当性,逻辑上的不成立、不可接受性和语法上的不规范或破坏性组合。  相似文献   

18.
论广告中的仿拟(Parody)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是一种修辞现象,在广告中的运用非常普遍。它主要表现为词语和句子的仿拟。它的主要功能有:信息功能、劝说功能以及生动化功能。此外,仿拟的成立要依赖受话者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哲学角度原型—模型论观点来探讨仿拟这一流行的修辞学现象,在该理论的关照下,重点分析了仿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仿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