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1世纪的师范教育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被认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而师范教育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出训练有素的达到专业化标准的教师,以教师的专业化来实现教学的专业化.利伯曼模式给出了教师专业化的规范,同时为师范教育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教师教育并不能取代师范教育;师范教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能随意改变;高师院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环境、制度保障、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必须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  相似文献   

3.
师范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师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主力军地位不容置疑。但师范教育也应审时度势,树立陶行知的“大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应该走综合发展之路:整合师范教育目标,实现培养和培训目标综合化;调整师范教育结构,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师范教育内容,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从而为教师专业化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迄今还没有制订明确的、规范的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使得师范教育缺乏明晰的培养目标.英、美、日等国的教育研究机构制定了若干教师专业化培养标准,对我国师范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标准的制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成长 ,是师范教育面临的一项挑战 ,也是师范教育自身实行专业化发展的唯一依托。新时期的师范教育 ,应根据教师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内涵 ,在师范生选拔、“准教师”培养、在职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全过程的关注。针对滞后的种种问题 ,师范教育须在突出教师主体性、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借鉴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培养理念、加速一体化师范教育体系的构建等方面作出关键回应。  相似文献   

6.
师范教育是教师教育的主阵地,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只有进行职前的高质量师范教育。并且在职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究.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7.
传统师范教育的封闭性和教师来源的单一性不利于现代社会竞争,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就成了历史的选择。世界教师教育普遍强调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之路,改革、完善和构建一个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社会认可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对我国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数学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包含两个层次:数学学科专业性与教育专业性,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需要改革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中学数学教师在职培训是实施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另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变化对教师提出了专业化发展要求,而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还存在着职前职后相分离、师范教育学科设置不科学合理、教师发展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必须重建师范教育课程,凸显教育学科课程,重视教师专业实践水平的培养,重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10.
各国面向21世纪都在进行师范教育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专业化确定了教师是一种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化要求加强教师的教育科学素养训练。国际社会对师范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的期望与要求,可以给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朝着专业化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教师教育体系确定的重中之重即是教师职业朝着专业化发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来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师地位,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教师专业化的理念出发 ,探讨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师范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的分析 ,认为我国师范院校缺乏师范特性 ,没有培养教师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培训的方法。作者经过对生物教学法课程的改革和实践 ,建立了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的教学法系列课程 ,构建了生物学科师范专业培训的课程体系 ,探索了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面向 2 1世纪对中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客观地分析了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教育的优劣势及培养的师范人才竞争的市场形势 ,提出师范院校在市场竞争中应保持清醒头脑 ,突出办好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师专业化实施途径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教师专业化相适应的制度环境尚不完善。因此,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培养“研究型”教师;构建完善的预备教师专业实习制度;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加强教育学科建设;巩固和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explores teachers’ experiences of implementing the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a learner centred pedagogic innovation prescribed by a centrally mandated curriculum in Uganda. It presents teacher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pedagogic principles suggested by the innovation as well as their accounts of challenges of implementing the pedagogic approach.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teachers’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was far more regulated by contextual affordances and constraints within schools and the broader education system and society than by their interpretations of the official curriculum.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contextual factors in regulating pedagogic practice and teachers’ take‐up of learner‐centred pedagogies in Africa. The evidence from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need for education research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Uganda to focus on helping teachers develop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large classes as learner‐centred pedagogies have a bleak future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小学教师的专业化面临着很多问题,"校本发展"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核心问题之一。欠发达地区的教师专业化进展缓慢,已经成为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一个瓶颈。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学历层次、职称层次、专业发展意识与需求等方面。制约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的发展,主要有经济性、文化性和体制性等多重因素。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从继续教育制度完善,培训课程和模式创新,加大软硬件扶持力度等方面制定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全面推进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重点探讨了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和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特征等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和专业发展意识。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特征包括专业性特征和时代性特征,其中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特殊的体育教学要素、残障学生特有的缺陷补偿需求和全面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在于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纵观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职业专业化有其自身特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是高师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就是对从事教师工作的人进行职责、职位的综合教育,它有特定的内涵,这就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较,它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是教育系统工程的基础。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把教师教育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在我国加强教师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尽快构建适应21世纪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