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左传》与孔子《春秋》的关系,是学术史上一桩难以解决的公案。探讨《左传》的身世来历,理清《左传》与《春秋》的关系,证明左丘明《左传》先于孔子《春秋》而成书,孔子《春秋》依据《左传》而撰成,提出先《传》后《经》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2.
现存先秦文献成书时间极为复杂,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先秦文献的思想形成或成书时代分为三个阶段:春秋以前、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其中成书于春秋以前的有《周易》、《尚书》、《诗》的部分内容;成书于春秋时期的有《春秋》、《左传》、《国语》等以及《尚书》、《诗》等的部分内容;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有《墨子》、《孟子》、《庄子》等以及《尚书》、《周易》等的部分内容。考察并了解先秦文献的成书时代,对于正确引用和解读这些历史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施啸天 《当代学生》2012,(18):47-48
最是读书滋味长。那悠长的回味,萦绕于眉间唇边,更倾注于字里行间。文学、史学、哲学密不可分,即所谓"文史哲一家",这是我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一个特有现象。从夏商周开始,史书同时也是文学作品,典型的例子就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直到汉代以后才出现了专门的史书,假托为战国时期作品、实则成书于西汉的《战国策》就洗去了很多文学色彩。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和哲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孔子首创私塾、收集列国文献、整理和修订了《诗》、《书》、《易》、《礼》、《乐》、《春秋》文籍作为教本等等,形成了我国自春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论,一个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年。在研究方法上则体现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倾向,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等受到学者关注。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提出左丘明、子夏、吴起、鲁国左姓人等不同说法,但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是左丘明,同时又指出《左传》的编撰经历了一个过程,左氏后人和孔门后学可能都参与了编撰,这种研究方法明显体现出“释古”的特色。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次成书”说、“二次成书”说等不同观点。学术界关于《左传》的讨论往往和《国语》联系在一起,学者围绕《国语》与《左传》是否同为左丘明所作,《国语》成书时间在《左传》之前还是之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理论成熟得最早。两千多年以前,儒家文学批评创始人孔子,已经在他的诗论里提出了文学应该为政治、道德服务的理论,肯定了文学的认识功能。集中反映孔子思想的《论语》以及其他一些儒家著作记录了孔子的文艺思想,其中以“诗教”为中心的论述占有相当的比重,并且对后人起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尽管先秦时期并不存在独立的文学概念,可是孔子的诗教理论却一直延续下来,不断地有人继承、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左传》成书的讨论,一个最大的成果是否定了刘歆伪造说,而肯定其成书于战国时期,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成书于春秋末年。在研究方法上则体现出“走出疑古时代”的倾向,一些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等受到学者关注。关于《左传》的作者,学术界提出左丘明、子夏、吴起、鲁国左姓人等不同说法,但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是左丘明,同时又指出《左传》的编撰经历了一个过程,左氏后人和孔门后学可能都参与了编撰,这种研究方法明显体现出“释古”的特色。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次成书”说、“二次成书”说等不同观点。学术界关于《左传》的讨论往往和《国语》联系在一起,学者围绕《国语》与《左传》是否同为左丘明所作,《国语》成书时间在《左传》之前还是之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8.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相传是左丘明所作。左丘明,春秋鲁国人,曾任鲁太史。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候年表序》中叙述了孔子作《春秋》,接着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刘向、刘歆、桓谭、班固等汉儒也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作,并以为左丘明受经于孔子。从唐宋以来,许多学者对此表示怀疑,认为孔子没有左丘明这样一个弟子,甚至否定左丘明其人。但是,《左传》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间,基本上还是有定论的。《左传》与《春秋》关系极大。《左传》在《汉书·艺  相似文献   

9.
《淮南子》文艺思想的出现,在我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着重强调了道家的文艺思想,并融合了儒道的文艺观,产生了一些新的发展,在文质、形神、言意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0.
论《左传》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左传》成书于公元前四世纪,但有前四世纪初、中、晚期多种不同主张。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辨析分歧的焦点、是非,力图做出更为近实的结论。杨伯峻先生定《左传》成书于前403至前386年间,是目前最有影响的一说。本文通过分析书中陈氏代齐的预言和充分列举有关旁证,证明《左传》作者知晓前四世纪七十、六十年代的历史事件,判定《左传》成书于前四世纪七十、六十年代,认为杨先生所定时代偏早。胡念贻认为《左传》作于春秋末年,左氏对战国历史“全然不知”。本文通过辨析胡氏思想方法之误和对于史实的失考,证实其论断有失客观,并对本文第一部分论点作了进一步申述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代表儒家文艺观的三篇《原道》产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也具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和内涵,但它们都共同体现着儒家“文”和“道”相统一的文艺思想,都以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对不同时期的文学产生过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起白居易,夫凡谈过书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别看这位大名燕燕的大文学家,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极大的贡献,鱿是在音乐上屯有着很高的追诣。 白居易很爱音乐,也很懂音乐,而且还会弹琴。他时音乐有一些自己独到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与元九书》和《论礼乐》千几篇策问里. 昔咨.执认脚告茱寻砚窦政浩的反映.他在《策林》六十四中说:.乐提起白居易,夫凡读过书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别看这位大名燕燕的大文学家,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极大的贡政,鱿是在音乐上屯有着很高的追诣。 白居易很爱音乐,也很懂音乐,而且还会弹琴。他时音乐有一些自己独到的…  相似文献   

13.
《论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儒家思想的最 早经典,更重要的是其文学价值的实现,对中国文 学史及文化史都产生了极为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 一、反映了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较 为系统的文艺思想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编撰出来的,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一部儒家经典。《论语》中所体现出的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文艺思想是极为丰富复杂的。在这诸多思想中,对中国文学史影响最大的,是以“诗教”为中心的较为系统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初识经典2012年4月24日,一批有着二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楚国竹简《左传》在杭州首次公开亮相。这批印迹斑斑、长短不一的楚简与目前流传的《左传》内容基本一致,首次证实《左传》的成书时间最晚不迟于战国时期。从而破解了千百年来关于《左传》的真伪之争,明确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的历史地位。《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春秋》撰写,其记事完全以鲁  相似文献   

15.
废名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开风气的作家,他提出的“文学即梦”的文艺思想体现了他对文艺美学的自觉追求。在这种文艺观的支配下,他的作品与同时期的乡土小说有着较大的差异,一是小说的抒情性特征较强;二是作品主题趋于暖性。在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废名也存在着明显不足,即回避现实,缺乏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文艺社会学方法论是瞿秋白所有文艺观的根本方法论依据,是其文艺思想中最鲜明的特色和最关键要素之一.瞿秋白从一开始就关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侧重于从文学对社会的功用角度切入文艺问题,强调文艺是上层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社会存在所决定和制约,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此同时他也辩证地认为文学艺术可以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7.
《晏子春秋》是一部描写齐国丞相晏婴事迹的历史故事集.其成书年代,吴则虞认为既不在毛亨之前,又不在韩婴之后,大约在秦政统一六国后的一段时间内;董治安认为《晏子春秋》成书于战国时期;谭家健认为《晏子春秋》的成书在秦王朝统一六国前后.笔者认为,《晏子春秋》的成书当在战国中期之前,其年代晚于《国语》.早于《墨子》.  相似文献   

18.
李小玲 《宜春学院学报》2003,25(5):72-77,115
胡适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人们对他多有评论和分析,但关于他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却鲜有人论及。笔者以为,这是胡适文学观中的一大特征,同时也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文学现象。本文选择民俗与文学交叉的视点,着眼于探求胡适民俗思想文艺观。  相似文献   

19.
被称做"亚圣"的孟子,时孔子崇敬有加.他不但在战国时期捍卫了孔子思想,又对孔子思想忠实地继承,并多所发展.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历史及思想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刘娟 《现代教育》2011,(Z1):11-12
先贤墨子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教育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吕氏春秋》称他"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墨子开创的墨家学派也是战国时期的"显学"。墨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古代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