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创作依附于越来越多的技术要素虽然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诸多禁锢和限制。就说电视创作,其声画优势非平面媒介匹敌,不过,其高投入、高消耗环节多、制约多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首先,没有电就没有电视创  相似文献   

2.
电视散文创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拍好一部电视散文?前人不曾留下任何模式,更谈不上成熟的创作理论。在观摩学习他人优秀作品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电视散文的创作谈点感受。 一、电视散文的幢文创作《选择》 电视欲文的创作,首先要选择(或创作)一篇好的散文,就像拍摄一部影视剧,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剧本一样。散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视散文作品的质量。 什么样的散文适合作电视散文的“剧本”呢?首先必须符合电视的特性。此外,傲文的文学性也是衡量电视散文“剧本”质量的重要标准。 有了一篇合适的散文,对创作一部电视散文可谓成功了一半。具体如…  相似文献   

3.
“发现儿童”是从认识上和观念上而言的。现在少儿电视专题创作无论从创作群体还是作品数量,比以前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上,并体现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在少儿专题片的创作中,由于受到成人价值标准的影响和成人节目创作方法的影响,少儿节目成人化的倾向依然十分明显。正确的“儿童观”是少儿电视创作的理论前提和实践指导,所谓“发现儿童”本质上首先是指对儿童要有正确的认识,特别是要尊重儿童相对于成人群体的独立性和特殊的心理结构及思维水平。“尊重儿童,尊重儿童个体性”是我们在创作中应当树立和强化的观念,这也是改变当前少儿电视专题创作状态的一个突破口。题材、内容、思维、人物、视点、镜语是电视创作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4.
赫丛年 《记者摇篮》2005,(12):58-58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没有多少观众.很多纪录片栏目被挤到了“垃圾时段”,有的甚至被请出了主频道。而有意思的是.近些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在国外获奖的纪录片也越来越多.可收看中国纪录片的观众却越来越少。这种创作的繁荣与观众的萎缩,不能不让人反思一下中国的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5.
电视在迄今为止所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中是受众最多的。接受群众的广泛性,是电视文学社会性的深厚之根源。一部“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成书已近两千年,作者司马迁对其的要求是“藏之名山,传诸其人”(司马迁:《报任安书》),确实也没有寄希望有许多的读者。《史记》从成书至今,真正读完它的人数终归是很有限的。然而,《史记》一经改编成电视文学,观众远比读过《史记》全书的读者要多得多。不过,电视文艺的形象化的播映,是比苦读文字原书要浮光掠影得多,但也要少费时间、轻松愉快得多,所以,从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6.
电视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对于电视编辑工作性质的认识应该上升到观念层面上,即编辑思维应该贯穿与节目创作始终。同时电视也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片的创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表现手段包括采访、拍摄、剪辑、特技、解说配音等涉及文学、声学、微电子学、影视、新闻学等多种学科。制作一部好的电视片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和好的内容以外,电视的剪辑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文学报道是依靠记者的写作能力,讲究遣词造句和语法修辞。对于电视编辑工作者来说,单一的画面就是词汇和短语,而技巧剪辑就是…  相似文献   

7.
电视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对于电视编辑工作性质的认识应该上升到观念层面上,即编辑思维应该贯穿与节目创作始终。同时电视也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片的创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表现手段包括采访、拍摄、剪辑、特技、解说配音等涉及文学、声学、微电子学、影视、新闻学等多种学科。制作一部好的电视片除了要有好的题材和好的内容以外,电视的剪辑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现阶段的电视纪实作品中,电视纪录片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突出的一种记录形式,在拍摄时会通过纪实的视角和手法来对某一特定的事物进行探索和记录,相较于众多的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电视纪录片更为真实,这也是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点。随着观众对于美学认识的提高,纪录片也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关注。因此,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比较明确,需要更加亲民,不论从创作形式还是剪辑手法都需要更加平民化,本文将有针对性的探讨如何实现电视纪录片的平民化创作。  相似文献   

9.
钱猛 《视听纵横》2002,(5):50-50
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节目中一种独立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声音的创作远比画面的创作要复杂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声音成分复杂,更是因为人们对声音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纪录片中的声音成分主要有:人物同期声、自然音响、效果音响、解说词、音乐,它们在作品中经常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声音效果。关于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一直是电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而这种声画关系的争论又往往表现在对声音的认识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声音的认识,主要有这样两种偏差:一种是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是为了补充画面的不足,它注重的是画面的冲击力和表现力;而另一种则是强调解说的作用,画面只是图解解说的意义而已,它注重的是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及创作主观情感的抒发。虽然这两种认识各有各的理由,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都忽视了电视本身所具有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文艺导演的素质与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文艺是一门综合性的电视艺术。电视文艺导演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电视文艺作品创作的核心。一般来讲,艺术创作是个体来进行的,而作为电视文艺导演,在强调个性化的同时,更多的是要通过摄制组集体的创作活动来实现和完成导演的设想以及追求。所以,电视导演的工作难度绝不是局限在单纯的艺术创作上,而是多方面的。这也就为电视文艺导演提出了许多要求。下面笔者就电视文艺导演应该具备的几方面素质和工作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电视行业带来较大影响。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电视节目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视听享受,不仅使人们丰富了文化知识还提高了生活质量。专题节目是电视节目中的一种,通过专题片的形式使人们深入了解所传递的内容,通常含有大量信息,与其他形式电视节目相比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因此具有较大的传播优势,是人们普遍喜爱的电视节目形式。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涉及许多环节,其创作过程复杂,要求具有真实性与艺术鉴赏性,因此需要对电视专题节目创作要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把握创作特点与规律,应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节目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电视摄像的编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摄像和电视编辑是电视制作的两大基本支柱,是节目制作的前后两个过程,仅有操作技术或仅有艺术构想,都不能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难以创作出高质量的电视作品。可以这样认为,电视摄像的任务是撷取创作素材,电视编辑的任务是整理编排素材。电视摄像是电视编辑的基础,电视编辑是电视摄像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3.
电视编导创新思维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中伟 《新闻窗》2011,(3):72-73
我国的电视创作经过广大电视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规律。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创作思维,这种创作思维是电视艺术最为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艺术生产的方式,当我们面临一种现象或行为并用艺术的掌握方式去展现它时,会惊奇地发现,  相似文献   

14.
赵勇 《记者摇篮》2000,(9):41-41
近年来,电视技术发展迅猛,在给电视制作带来新的影响的同时,使观众的需求和审美发生了变化,也给电视创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外,时代和现状又使当代电视新闻的创作方式和题旨趋向多元化,创作形式和创作题材内容等也交错成一张复杂的“网”。如何在这张“网”上寻求创作的最佳“平衡点”,使电视  相似文献   

15.
每一部专题片的制作都是为了传达一种信息,歌颂一种精神,编导为了达到此片的创作意图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创作,既可以通过正面角度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侧面角度含蓄体现。但电视专题片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通过一系列经过编导们精心编辑的画面给观众以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围绕专题片的创作主旨进行画面拍摄和剪辑,是制作好专题片的关键。当今的社会生活是快节奏的,而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也必须适应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在一部短短的专题片中,为了更多地围绕创作主题传达信息或者为了更好的突出创作主题、歌颂某种精神,就必然在一定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16.
电视散文顾名思义即电视化了的散文。电视是它的外化手段、它的二度创作。离开“电视”这一载体,电视散文也就不复存在。综观电视散文的创作,屡有误区存在。许多创作者无法分辨电视散文与电视专题的差异与区别,将电视散文拍得像一部专题片,失去了电视散文所特有的空间感、诗性、设计性与故事性,将很有韵味的电视散文搞得寡淡无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王雪林 《记者摇篮》2005,(11):61-61
当今的社会生活是快节奏的,而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也必须适应这种社会生活节奏。在一部短短的专题片中,为了更多地围绕创作主体传达信息或者为了更好地突出创作主题、歌颂某种精神,就必然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更多和更有代表性的画面,因此大量的画面衔接在提高节奏,增大信息的同时也必然会造成观众的视觉疲劳,影响收视效果,因为电视专题片不仅要求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且还要具备愉娱、审美功能。在一种审观的意境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在众多素材的连接过程中巧到好处的运用静画面来控制专题片的节奏,突出专题片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8.
彭鹏 《现代视听》2015,(2):47-48
任何一种成功的艺术创作,都应当是内容与形式的内在统一。兼有历史文献和形象记忆双重品格的电视文献纪录片,如何追求并达到历史理性与诗性的完美统一,是这种电视样式创作的要求,也是衡量其思想艺术水准的一个标尺。  相似文献   

19.
罗骏  秦国慧 《新闻前哨》2004,(10):44-44
电视艺节目创作思维的立体化,是指在电视艺节目的创作过程中,节目编导的思维方式不应该是单一的线性的思维,它应该是包含着电视思维、艺术思维等思维方式在内的一种非线性的全方位的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以电视映像和音响等元素反映生活真实的手段,其创作过程离不开纪录片创作者主体作用的发挥。本文从纪录片创作的四个方面入手,探究主体作用发挥的形态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