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情感是灵魂,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好课堂,教之以情,激发共鸣。就语文教学中抓语言的情味,实施情感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感,铸造学生美好心灵,陶冶学生高尚情感方面的方法进行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是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文本灌之以情,教师用语言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达到心灵和心灵的契合的一种教育方式.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教学更强调情感.  相似文献   

5.
对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语言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语言是师生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也是课堂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它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由此可见,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成败。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  相似文献   

6.
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密。是心灵与心灵的升华,是人与人相互之间沟通的纽带,是架起友爱的桥梁,是心中的一道彩虹。教师的情感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学生的情感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学与情感的关系,以及在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主要源于教师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教师应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语言情感的体验,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捕捉学生心灵的火花,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之火。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作为凭借。  相似文献   

11.
一、运用语言艺术——以言传情教学语言是拨动学生心灵的“乐曲”。品德与生活教材本身就是有“情”的,教师激发学生的参与情感,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而且要使自己的情感和教材的情感取得高度一致,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共鸣。在导入新课、讲述故事、描述  相似文献   

12.
一、关爱学生。培养情感 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正是通过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如语言、动作等表现出来的。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语言亲切自然、抑扬顿挫生心灵的门扉。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指引学生进入知识宫殿的钥匙。语文教师要注重和充分发挥教学语言艺术,教学语言要符合规范、精确、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等几方面要求。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饱含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语言是教学的第一要素,课堂上师生间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主要通过教学语言来实现。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生动性、形象性、特别是情感性,对成功的语文教学极其重要。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饱含情感,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李奉军 《成才之路》2009,(33):41-4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我们中学语文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心灵,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构建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激起教师与学生的心灵碰撞,引导学习者之间的心灵交流,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成为一个紧凑的、有机的统一体,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现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不只是单纯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爱的教育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之健康成长。宽容对待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学生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也就是赏识。  相似文献   

17.
【导读】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可以激活学生的情感,涤荡学生的心灵,使语文教学成为一方美丽的沃土。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也是知识的载体。精彩的教学语言能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师用语言传递情感,架起师生之间和谐沟通的桥梁,拉近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让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9.
何军虎 《甘肃教育》2014,(21):71-71
正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艺术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水平。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课堂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杨殿平 《考试周刊》2007,(31):101-102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是为学生打开知识宝库和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教学语言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学语言有魅力,就等于给工作成效注入催化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政治教师只有尽力锤炼好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充分体现语言"化深奥为浅显,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