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翻了一个时期的某些报刊,看到不少报道,把党员、干部不走后门,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受贿,说成是党性如何强,思想怎么好,觉悟怎么高,甚至把他们说成是优秀党员、优秀干部,等等。乍一看,这种表扬好象不错,但仔细一琢磨,又觉得不是味道。象这些党员干部起码应该做到的事情,也算是模范事迹,大加宣扬,岂不把党员、干部的标准定得太低了吗?!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就一件失实报道严肃指出:“报道严重失实,又不给本人看,这是政治上极不负责任,职业上不讲道德的行为!”这位领导同志要求把解决报道失实问题提到原则高度,并规定起码的准则要求,教育记者们遵行。对党员、干部的宣传不能降低标准最近,有些报刊把党员、干部不走后门,不贪污受贿,不损公肥私,不铺张浪费等,说成是党性强的表现,是模范事迹。这是降低党员、干部的标准。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令,工作做  相似文献   

3.
那是前年6月,我到连队就支部几项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发现干部党员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现象在一些连队比较严重.有个连队在组织党员上党课的时候,我叩门而进,只见几个战士党员在听指导员讲课.当时,我就纳闷:难道这个连的干部党员都忙别的去了?否也.此时,他们就在连队.党课制度,不论是干部党员还是战士党员,都应一律遵守.这是党章规定的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岂有不参加之理.于是,我就针对这一现象写了一篇读者来信,题目叫《抓抓干部党员的到课率》.稿子刊出来后,我再到几个连队听听大家对此稿的看法.许多人都说这篇稿子  相似文献   

4.
宋新秋 《青年记者》2010,(18):98-9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基层党支部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水平,优化党员、干部知识结构,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党员、干部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京城一大报上有则消息标题叫《湖北两厅级干部因受贿党票没了》。我说不清这是第几次在报纸上见到“党票”一词了。《现代汉语辞典》“党”字条的20多个词语中,没有“党票”这个词,它指的是“党籍”。平时,偶尔能听到有些人(包括少数党员)把党籍说成“党票”,把某某人被开除党籍称作“丢  相似文献   

6.
党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基层党支部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水平,优化党员、干部知识结构,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党员、干部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半月要闻     
柳斌杰:以科学发展观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10月6日,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中心组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会议。总署党组书记、署长柳斌杰在会上说,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对于科学发展观学习不深入,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领会不全面;  相似文献   

8.
为基层服务的定位始终不渝,很多宣传工作者和基层党员、干部把《宣传手册》当成是助手、朋友,称其是自己的“娘家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作者原文(之一): 北京市党员、干部结合实际学习孔繁森 北京市党员、干部在学习孔繁森同志事迹热潮中,注重把学英雄与本部门的工作结合起来,与本人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在实效上下功夫,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目前,各部门、各单位的学习活动扎扎实实,不断引向深入。 孔繁森同志事迹报道的第二天,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就发出了关于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学习孔繁森同志事迹报道的通知,并要求各区县、各部门“结  相似文献   

10.
有感而发     
套话=假话 编辑常批评一些通讯员“写稿时套话太多”。这些通讯员虽也点头称是,心里却未必服气:“不就是罗嗦点吗?”原来他们把“套话”理解成“多余的话”、“罗嗦的话”、“常见的话”之类,这就把“套话”的内涵理解错了。 “套话”的实质是“假话”。编辑之所以把通讯员的“假话”说成“套话”,不过是一种委婉之法罢了。 比如:动不动就给主人公加上一句口头禅“谁叫咱是党员(干部、×长等)呢”,这话是否主人公说过,使人怀疑,纵然说过,也不必非写上不可。因为,此话用滥了,反显得不真切,这是其一;用上它,未必能看出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反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  相似文献   

11.
套话=假话编辑常批评一些通讯员“写稿时套话太多”。这些通讯员虽也点头称是,心里却未必服气:“不就是嗦点吗?”原来他们把“套话”理解成“多余的话”、“嗦的话”、“常见的话”之类,这就把“套话”的内涵理解错了。实际上,“套话”的实质就是“假话”。编辑之所以把通讯员的“假话”说成“套话”,不过是一种委婉说法罢了。比如:动不动就给主人公加上一句口头禅“谁叫咱是党员(干部、×长等)呢”,这话是否主人公说过,使人怀疑,纵然说过,也不必非写上不可。因为,此话用滥了,反显得不真切,这是其一;用上它,未必能看出主…  相似文献   

12.
人在天地之间,无论是天,不管是地,绝然都为了呵护人!人中绝大多数是黎民百姓。而“5.12”四川特大地震.正是检验执政党成员护卫百姓是否合格,其人品、人性和人道与否的透视镜。首先,面对救灾物资,党员、干部美丑一目了然。李瑞环早就警省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利益看得重些、重些、再重些,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轻些、轻些、再轻些”。  相似文献   

13.
范敬宜 《传媒》1999,(1):43-43
人到晚年,万事休歇,不免俯仰平生,总结得失,这时忽然感悟:尽管在报海沉浮了几十年,其实还没有怎么学会说话。 所谓没有怎么学会说话,并非说自己说的话让人听不懂,而是说把光阴花在学套话、官话、空话上太多,而群众要听的、愿听的、爱听的话却越来越说不利落,很少能说出可以说到群众心坎上的那种话。 这个感悟,是由一件小事引发的。  相似文献   

14.
打肿谁的脸     
打肿的是别人的脸,捞到的是自己和亲朋的好处。这样的买卖,真是算得精明,干得漂亮、来得实惠。这些年,关于某些领导干部吹牛浮夸的报道不绝于耳。有些地方的统计数字像冒气泡,想怎么冒就怎么冒,想冒多少就冒多少;有些干部的政绩像捏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多大就捏多大。捏来弄去,统计数字上去了,领导政绩出来了,干部自己提拔了。而直接面临的结果是:产值既然那么高,利税当然也水涨船高;产量既然那么大,摊派给农民的各种税费自然也同比增长。群众把某些干部这种不负责任的吹牛浮夸行径形象地比喻为“打肿脸充胖子”。  相似文献   

15.
在编辑工作中经常见到一些冗长的稿件。为了精编,对这些冗长的稿件首先要做压缩的工作。压缩稿件决不是消极的为短而短,而是把稿件中最有教育意义的、最有指导作用的内容或材料突出地充分地介绍给读者。稿件写得冗长,通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过多地写过程;一个是面铺得太开。这两种情况产生同样的结果:稿件的中心不突出,主题不鲜明,该说的问题没有说清楚,不必要说的说了一大堆。有一类稿件因为作者过多地叙述过程,因而往往要看到最后才知道它谈的是怎么一回事。举例说,有一篇写一个生产队管理碱地小麦经验的稿子,一开头介绍了这个队的碱地情况,然后叙述了党支部书记怎样带领干部、老农、技术员到麦田查土看苗。在查清了碱  相似文献   

16.
湖北宜昌报《党的生活》专栏,从50年代就有了。去年共发30期(版),是最多的一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这是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较高的呼声之一。宜昌地区地处鄂西山区,共有125,000多名党员,其中78%战斗在生产队第一线。他们居住分散,生产繁忙,集中学习的机会不多。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把学习放在了首位,可见学习的重要性.葫芦岛市档案局党组结合"三讲"教育活动,不失时机地在全局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学习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内容的群众性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8.
王健 《出版参考》2007,(6):45-45
什么叫做路径依赖?比如上海有些孩子就不怎么理解父母。像在座的企业家都比较成功,你们的孩子都羡慕你们能干,但现在上海有些当工人、干部的,由于工资少,被老婆骂倒也算了.有时孩子甚至也这样问:“爸爸.你怎么这么笨啊?”爸爸很惊讶:“耶?你怎么这样说话?”孩子说了:“爸爸.你就是笨。你想想看,今天隔壁老王到我们家来做客.我才知道老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贴近与创新     
赖晶晶 《声屏世界》2008,(11):65-65
在广播通联工作中。常有听众在来信中说:新闻怎么那么多的大话套话?会议报道怎么都是领导加强调呢?典型报道怎么总是干巴巴的,让我们听不明白呢?等等。确实,在广播新闻报道中,领导的活动多,干部的政绩多;不切卖际的多,流于形式的多;老百姓在广播里见不到自己的“影子”;广播新闻没有广播的语言特点;记者编辑没有将工作报告、会议纪要、政策规定、典型事例“翻译”成听众想要知道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学员二旅政委高文山在基层工作中体现先进性本报讯函授学员闫梁报道: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基础训练基地学员二旅政委高文山,把党员先进性具体体现在深入基层做好思想工作,为干部、学员排忧解难之中。高政委始终本着“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观念,一直把做好干部、学员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自学校改制以来,针对队干部调整面较大、成分较新、学员出现思想波动的问题,他深入学员队与学员谈心,为干部指导,化解学员思想矛盾,减轻干部工作压力,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同时,面对学员日常出现的倾向性问题,他积极组织全旅官兵共同探讨,对学员耐心说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