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点线分配法分析空间结构中质点(即原子、离子或分子等结构微粒)或线段、棱边(如价键)在所研究的空间结构单元中所占比例份额的方法。例1 据报道,科研人员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出结构类似C_60的物质N_60。已知N_60分子中每个N原子均以N—N键结合3个N原子。(1)含N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时,N_60分解时吸收的热量____N_2(填大于、  相似文献   

2.
碳位于第二周期、IVA,氮位于第二周期、VA;根据同周期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的变化规律,可得出甲烷的稳定性小于氨气的稳定性.查《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第一册》148页表5-5得:碳氢键C-H键能为413kJ/mol,氮氢键N-H键能为39IkJ/mol,N-H键能小于C-H键能·在本页13、14行中有这样一段叙述:键能越大,表示化学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由此又可得出:甲烷的稳定性大于氨气的稳定性.以上两种分析结果截然相反,不少学生感到疑惑.那么,甲烷与氨气的稳定性到底谁大呢?在1.ofx105Pa和25oC…  相似文献   

3.
分子中原子间或离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度可以用键能的大小来量度。一般将气态下每断开1摩尔键所需要的能量定义为该键的键能。实际上这个能量变化应称之为键离解能。仅仅对于双原子分子来说,因为其分子中只有一个化学键,其键能可以由键离解能直接确定;对于多原子分子,其分子中存在两种以上的化学键时,每单个键的键能与键离解能可能在数值上相差极大。前者是由热化学实验数据归纳得到的近似的平均值。后者可以利用光谱学实验数据计算。对于少数双原子分子,还有希望根据量子物理学方法作出精确的理论计算。例如,双原子分子H_2,由光谱学实验数据计算出H—H键的离解能是432.00千焦/摩;而H—H键的键能是433.21千焦/摩。二者在数值上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但氮元素的非金属较强?解析:氮气的稳定性取决于氮分子的结构.氮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结合而成的,氮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它的键能很大(946kJ·mol-1),当氮气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打开(破坏)分子中的3个共价键,这就需要吸收很高的能量.因  相似文献   

5.
氢键的模型     
氢健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种有点抽象和困难的概念,然而在化学上它是极为重要的,氢键是基团A——H和原子B在相同或不同分子中的原子之间的引力,A和B都限于氟、氧和氮,也有例外,已知最强的氢键是F—H…F键,它有40Kcal/mol的能量,通常氢键的数值大多在3—6Kcal/mol与共键的键能数值(150—400Kcal/mol)成了对比。 H—F…H—F—→2H—F H—F—→H~++F~- △H=+7Kcal/mol △H=+370Kcal/mol 一般来说,氢键的力量随着A的酸性和B的碱性增加而增强,但是,这规则也有许多例外。 氢键可以被钩孔模型所表示,钩代表H—A体系中的H,孔代表A和B,也就是F、O或N(氟、氧或氮)  相似文献   

6.
1从元素周期表知识推知N元素应具有较强的非金属性,而常温下N2却表现为特殊的惰性,为什么?解析:N2参加的一般反应中,在反应前N。必须先离解成单个原子,而NN间特殊的共价三键,具有很大的键能(945.8kJ/mol);要打开N2的化学键,反应需要很高的活化能和十分苛刻的条件,这是相当困难的,显然这是N2表现为特殊惰性的一大决定因素.但该解释只适用于N2分子化学键“均裂”的反应。对干象常温下锂与氮气直接反应的特例6Li+N2=2Li3则另当别论。2.氨气不仅易液化,而且常温下的水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特别大,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能量均分定理的产生,N个原子组成的分子自由度为3n,其分子平均总能量最大值为(1/2)KT(6n-6),一般情况N个原子的分子总能量最大值不按自由度平均分配.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分子结构时发现,CO分子与N2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它们的分子中电子总数都是10,都形成1个仃键和2个π键,键能都较大,物理性质也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9.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T/6-311+G*基组水平上对能量较小的三种甘氨酸构象分别与CO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了11个能量稳定的复合物.其结合方式是C0的C或O原子与甘氨酸的N-H键或O-H键形成氢键,最稳定构型的结合能为-5.68kJ·mol-1.CO的C原子与甘氨酸的结合具有更强的优势,C原子结合的复合物中CO的键长缩短,而O原子结合的复合物中CO的键长伸长.  相似文献   

10.
一、单质氮和单质磷的稳定存在形式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NNNNPPPP键能 (键焓 )/ (kJ/mol) 946 15 95 2 3 2 0 9  由此可见 ,NN键能比PP键能大 ,而NN键能比PP键能小。单质氮为双原子分子N2 ,白磷则为四原子分子P4,其中P原子间都以PP单键相连结 ,P4分子是四面体构型 ,其中共有 6个PP单键。设想 ,如果相反的话 ,即氮以“N4”分子存在 ,磷以“P2 ”分子存在 ,并且前者的结构与P4分子相同 ,含有 6个NN单键。后者的结构与N2分子相同 ,具有PP叁键。则可根据前面所列的键能数据计算下列过程的反应焓变 :P4(…  相似文献   

11.
价键数守恒原理:即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价键数为四,氮原子的价键数为三,氧原子的价键数为二,氢和氯原子的价键数为一.利用价键数守恒不但能推断有机物的结构式,而且可以解决一些其它问题.  相似文献   

12.
1 理解"两键一力" 1)离子键、共价键的比较 2)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比较 3)3个键参数 键能:通常键能越大,表明该化学键愈牢固,由该键组成的分子也就稳定.  相似文献   

13.
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在许多类物质中均有此性质.加成反应是指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碳原子多结合了新的原子.消去反应与加成反应正好相反,是指碳原子失去结合的原子,形成新的不饱和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一、有机物结构中的数量关系1.有机物分子中的价键数规律:碳(IVA族)原子形成4个价键,形式有-C-,-C=或-C≡;氮(VA族)原子形成3个价键(除-NO2中的N外),即N≡,-N=或-N-;氧、硫(VIA族)原子一般满足2个价键,O≡或-O-;卤素(VIIA族)原子一般形成1个价键,即-X;氢原子形成1个价键。2.不饱和度“赘”的计算。①CnHm的不饱和度:赘=(2n+2-m)/2;②CnHmOw的不饱和度:赘=(2n+2-m)/2(即O的介入不引起赘的变化);③CnHmNw的不饱和度:可把N看作C,但比C少结合1个H,如C2H5O2N,赘=(2×3+1-5)/2=1或将分子式变式为C2H5O2(CH),则赘=(2×3+2-6)/2=…  相似文献   

15.
用G98程序在B3LYP方法计算Cl+-C6H6复合物以预测其构型,得3种.在考虑基组重叠误差校正基础上,得到了结合能,并用自然键轨道分析法讨论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氯阳离子与苯中的一个C原子直接相连的构型比较稳定,其结合能为744.85 kJ/mol;相互作用主要在苯环C-C成键π轨道与C1-C113的σ反键轨道,电子从苯向氯阳离子转移.  相似文献   

16.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下册有关元素部分知识,弄清离域冗键(大π键)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离域π键,是分子和离子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是指π键的形成不限于两个原子,而是多个原子(原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这样在多个原子之间形成的π键叫离域π键。分子中含有大π键的分子叫共轭分子。 离域π键的形成条件: ①形成大π键的原子应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P轨道的重迭)。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 物质的量1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 ,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 .硫酸      B .氧气C .二氧化碳  D .甲烷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氢的质量为 1 gB .H3PO4 的摩尔质量为 98gC .等物质的量的O2 和O3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 2∶3D .6g12 C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3.ngO2 中有m个O原子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的数值可表示为 (   )。A .32m/n  B .1 6m/nC .n/32m  D .n/1 6m4.若agN2 中有n个N原子 ,则bgCO2中分子数目为 (   )。A .7nb/2 2a  B .7bn/1 1aC .2 2a/7nb  D .1 1a/7bn5 …  相似文献   

18.
构象分析是阐明分子结构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理论计算能够给出分子构象异构的一般信息。采用HF/6-31G*、B3LYP/6-31G*、BHHLYP/6-31G*和MP2/6-31G*方法,对3种联吡咯构造异构体进行了构象分析。采用BHHLYP/6-31++G**方法进行势能面上稳定点和过渡态的计算。结果表明,气相中6个联吡咯能量极小构象体能量差最大达14.56kJ/mol,转化能垒最大达10.19kJ/mol。采用自洽反应场极化连续模型溶剂理论,探讨了水溶剂对优势构象异构体的几何结构和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相中6个联吡咯能量极小构象体的能量差最大达9.40kJ/mol,转化能垒最大达11.68kJ/mol。这种系统化研究有助于理解联吡咯各构造异构体之间构象能量与几何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共价型多原子分子中,往往存在一种不局限于两个原子之间的兀型化学键,它贯穿分子骨架,我们称为多原子π键,或离域π键或大π键,在有机化学中也称共轭π键。通常,一般著作及教科书中对大π健的形成均是这样描述的:成键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且各自有垂直于该平面而互相平行的p轨道,这些p轨道连贯重叠在一起,p电子在多个原子问运动,形成z型化学键;形成该化学键的电子总数小于p轨道数的两倍.无疑这些p轨道连贯重叠在一起,可使电子的活动区域加大,出现离域能,降低体系的能量。  相似文献   

20.
在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这两个电子在键的中央出现的机会最多,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如果分子中的键都是非极性的,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这样的分子叫做非极性分子。以非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