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学会》2001,(12):22-23
科学传播系统与科学素养 现代科普称"科学传播"(SC)更合适.科学技术传播简称科学传播,是比"公众理解科学"(PUS)及传统科普更广泛的一个概念,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不一样.传统科普预设了两个不可逾越的等级层次以及施众和受众的固定角色,科普过程简单说就是科技知识向下灌输.另一个隐含的预设是:"科技总是好的,无条件地对社会有益,因而只要是科技优先发展什么都无所谓."而"公众理解科学"则除了包含科学技术的"一阶传播"外,也强调科学技术的"二阶传播".所谓一阶和二阶,是从逻辑学中借用的概念,一阶传播与对象性的科技本身的事实、知识内容有关;二阶传播与科技之过程、思想、方法、影响、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2.
《学会》2019,(1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科学文化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并逐渐转变为人们认识世界、处理身边事务的思维基础。纵览中国科技发展史以及科学文化传播的相关论著,可以看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进一步解放人们的观念、思想和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基层科普前沿阵地的科普场馆,必须从做好实体场馆品牌、扩大基层科普宣传效果、提高科普创作能力等方面更新自身定位,助力科学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为夯实科学普及之翼,顺应世界科学中心科普资源整合、公开、开放性的发展趋势,北京科学中心科学传播体系建设将优化、整合北京地区的科普资源,通过关联周边、辐射周边、融进周边,实现科普的普惠性发展需求,让科学普及全方位渗入城市创新和公共生活。本文从国家对科普工作的政策支撑、科普的新形势和发展需求着手,分析了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结合国内科普场地的调研,从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的目标、主要内容等方面对科学传播体系建设思路给予详细阐述;并从北京科学中心建设实际出发,对如何夯实北京科学中心传播体系的核心、如何推进区域科普场地协同发展、如何强化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的辐射和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科学传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科普工作的时代背景、科学中心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功能作用展开,介绍北京科学中心的发展理念和概况,阐述分析其在科学传播、科技展示、科技教育、科技交流功能实现方面的具体实践,借鉴国内外科学中心发展的历程和方向,对北京科学中心未来发展给予思考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正兴 《科协论坛》2006,21(7):26-28
科普是一门学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生科学教育。它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技术技能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相作用.具备参与有关科技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09,(4):F0004-F0004
广东科学中心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科教兴粤、建设创新型广东而投资建设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不以赢利为目的,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学术交流和休闲旅游四大功能。  相似文献   

7.
科技馆作为由政府财政投资建设,以组织实施科普展览及其他社会化科普教育活动为职责,具有公共空间优势的[1]科普机构,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各类公共资源,积极主动与其他科普载体寻求合作,搭建社会化科学传播的交互平台。科学传播被认为是科学普及的一个新形态,是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一个扩展和延续,强调互动和内容形式的多元,  相似文献   

8.
前些时,我参加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的科学传播交流访问团,赴澳大利亚访问了有关公众科技传播组织,就澳大利亚科学传播有关情况特别是科学家媒体传播能力培训工作等内容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并参观了悉尼市动力博物馆(PowerHouse Musume)。在访问中,我感受到澳大利亚在科学传播和科普场馆方面有许多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成功经验。一、高度重视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据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公众接受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分别是电视、报纸和广FORUM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06,21(7):9-9
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承办的“2006北京科普论坛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研讨会”将于2006年7月11日-12日在痃科技活动中心举报,论坛主题为“公众科学素质的建设与科学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科普活动不是作秀、不是点缀,而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衢州市科协充分利用当地已建有的116家农村文化礼堂,力求在科普方法上求创新,在科普内容上求贴近,在科普形式上求突破,积极推行成声势、求实效的百场科普活动走进文化礼堂,2014年1月至6月期间,开展了32场次科普活动、举办了5次科普讲座、20次科技培训、24场科普文艺表演,播放了52场次科普影片、展示了3 200余张次科普图板,活动场场爆满,社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科学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纵观科学发展历程,人类通过科普实现知识体系的开放与共享、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科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明理性的启蒙与教育。文章分析了科普的作用和价值,指出科普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升科技治理水平效能,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素养、保障公民行使科学文化权力,有利于加强创新系统和创新文化建设。进而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背景,指出科普在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社会治理、对外开放等方面大有作为。最后,从坚持科技为民的科普理念、筑牢科普传播阵地、立足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推动开放科学的大力发展、促进科普国际交流与协作等方面指明了科技工作者的科普责任与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2.
刘艳艳 《科教文汇》2014,(11):196-197
随着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幼儿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从幼儿科学概念的学习出发来阐述幼儿的科学教育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和有关幼儿科学教育书籍的梳理,重点探讨了幼儿科学概念学习方面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技术应用普及程度的提高,作为以应用为目标的科学研究——技术科学的地位愈显重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使分工愈更加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理工科大学尤其是研究型的工科大学开展技术科学教育,对于培养能够较为全面把握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乃至构建完善研究型大学学科结构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传播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及与社会之间的扩散与再建构过程。科学传播伦理探讨的哲学基础有科学实在论转向科学建构论,科学功用与科学精神的背离,公众理解科学由缺失模型转向民主模型。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中负有"保证科学成果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性;客观公正地传播科学成果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尊重公众实际理解能力,适度简化对科学知识的表述"等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学传播中存在一些异化形态,如科普专题节目中渲染神秘现象、科幻作品中的迷信色彩、伪科学广告欺骗大众、科技新闻报道的片面性等。这些科学传播异化形态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人们尊重科学的心理,宣传伪科学、反科学的内容。通过分析科学传播异化形态的成因及对策,有助于媒体发挥科学传播的应有功能,使公众正确理解科学,进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美英两国“科学外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了他们开展“科学外交”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推进我国“科学外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应向国际共同关注的领域倾斜、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提高科技软实力形象、政府搭桥为中小企业寻求科技合作计划、深入关注国际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等。  相似文献   

17.
国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引起了国外的关注和研究。本文评述国外关注中国科学技术的哪些问题,分析为什么会关心这些问题,探讨国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长处和短处的评价,提出未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进一步放宽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8.
刘亚频 《科教文汇》2014,(7):159-160
科普剧作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重要的一环,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科普剧对于今后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宣传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科技向善定位为一种基于竞争性战略导向的企业创新行为。通过回顾技术伦理、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社会创新创业、企业生态化战略、颠覆式技术创新异化、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理论,对腾讯公司提出的科技向善概念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角度提出具体的研究内容。首先对科技向善概念从理念、行为、内容和制度四个维度进行解析,进而尝试构建企业科技向善量表,提出可能的问卷题项,最终提出建立企业科技向善行为的过程模型,从质性和量化质性两个角度对企业科技向善行为对企业绩效水平的影响开展研究,并给出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内容对推动科技向善从理念向实践转化,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的常规战略选择,对于创新理论的补充完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践、数字技术的合理运用、产业创新政策的调整变革等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依据对6个城市研究机构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数据,从教育状况、科研能力、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对研究机构科技工作者的人力资源进行实证分析。重视科技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培养"高尖"科研能力的科技工作者、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提升科技工作者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