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意义]通过调查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处于健康行为改变过程不同阶段的个体接收不同的框架化信息后健康风险认知及相应行为改变决策的变化情况的差异,确定何种信息能更有效提升处于不同变化阶段个体对风险的认知并促进行为改变决策形成,为下一步进行不良行为改变的纵向信息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前期研究提出的综合理论模型,选取按时吃早餐作为研究特例,利用自制问卷对被试者进行横断面考察研究。最终通过对所获得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其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进一步讨论,得出可行的干预意见。[结果/结论]在健康行为改变的初期(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负性框架信息更有助于个体提升风险认知进而促进行为改变决策的形成,而在健康行为改变的中后期(准备阶段、行动转变),信息框架不再对风险认知的提升程度具有差异,但此时正性框架信息能够通过对自我效能的显著提升来促进个体产生行为改变决策,而信息框架对处于健康行为改变终末期(维持阶段)的个体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为背景,针对疫情期间老年人的信息感知与保护性行动决策过程展开研究,综合梳理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老年人身为利益相关者时做出保护行动决策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面向老年人群体的应急信息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反映疫情期间相关预警信息的文章数据,结合关键词提取技术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疫情预警信息,并挖掘疫情不同时期的典型老年人保护行为;同时,在保护性行动决策模型分析框架内,通过问卷调研获取老年人群体疫情期间的信息感知与保护行动决策过程的情况,进而应用老年人健康信息与健康行为理论,总结归纳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生命周期中老年人信息感知与保护性行动决策的阶段性特征:[结果/结论]在信息感知过程中,预警信息的内容是影响老年人风险感知与保护行动决策的关键因素;疫情的不同生命周期内,老年人对风险程度的评估易产生较大波动;进行保护性行动决策时,老年人更容易因利益相关问题风险感知产生偏离,进而做出情绪化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健康行为改变不同阶段的信息框架效应概念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信息框架效应对个体行为改变决策具有普遍影响,然而涉及信息框架对行为改变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为确定信息框架效应在行为改变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该情境下信息框架效应的产生和其对行为改变各阶段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方法/过程]以健康行为改变为例,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阶段式行为改变情境下,通过分析框架效应产生的机制,确定框架效应产生的调节因素和中介变量,进而探讨信息框架对处于不同变化阶段的个体决策倾向的影响,以及这种决策倾向如何影响行为改变的进程。[结果/结论]提出健康行为改变不同阶段的信息框架效应概念模型,为提高不良行为改变的信息干预方案水平和个体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以预防为核心的健康理念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主旋律,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自我跟踪技术在改善公民健康状况上存在巨大潜力。[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生活信息学模型,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非医疗情境下用户在决定、选择、跟踪和失效四个阶段的健康信息管理实践进行调查,探究用户的行为模式和需求状况。[结果/结论]本文认为用户应当提升个人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培养参与健康活动的习惯,并充分享受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的娱乐性和社交性,并针对自我跟踪技术提出了若干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改进运动健康APP的设计,并指导个人在生活中开展健康信息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讨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精准把握健康风险认知情境下的信息需求及信息提供方式,进而提升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已有风险信息寻求及信息交互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上探索健康风险认知情境下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关联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变量。[结果/结论]用户健康风险信息交互行为受用户个体特征、健康风险认知、情感、信息充分性、知觉信息收集能力以及信息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由这些相关因素建构的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关联模型,从表层、认知层和情境层揭示出用户和信息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和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对公众的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不仅有助于为国内医疗健康信息资源建设提供针对性依据,也有助于对公众的医疗健康信息获取提供高效服务。[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38名普通个体的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及理论模型构建4个阶段。[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个体的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状态-动机因素、感知质量因素、关系结构因素以及信息源运行水平因素,最终构建了一个综合的个体医疗健康信息源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新冠肺炎期间,虚假健康信息泛滥演变成一场信息危机,而中老年人是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主要受害者,研究其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应对行为,有助于精准健康信息服务的开展。[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8位中老年应对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相关行为,结合PADM理论、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和应对行为理论,依据指引式路径分析方法,探究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应对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对虚假健康信息的关注、理解受到信息类型、损失程度、信息源、信息渠道、响应的直接影响,并受到当地疫情程度的调节;基于疫情虚假健康信息认知形成危害感知、相关利益者感知和防护性行为感知,进一步通过启发式或系统式信息处理路径制定行为决策,选择采取问题聚焦应对行为和情绪聚焦应对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针对中老年进行精准辟谣以及健康养老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探索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生成要素及内在机理,为社交媒体的健康信息服务和用户的健康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过程] 基于刺激-反应-机体(S-O-R)理论和风险信息搜寻与加工模型(RISP),对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感知过程及影响要素进行分析,从关注诱发、态势感知、情绪发酵、统觉控制4个阶段,构建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生成机理模型。[结果/结论] 阐释风险认知视域下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生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揭示要素与各阶段机理的内在关系,提出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结合网络健康信息搜索情境,从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信息检索素养两个视角出发,对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影响分析,探究健康素养对用户健康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机理。[方法/过程] 采用情境模拟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利用SPSS多变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归纳出用户健康信息检索过程呈现的规律特点,并探究用户健康素养及搜索经验与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关系。[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用户的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信息检索素养对搜索过程变量分别有较大影响,对搜索结果变量有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意义] 旨在对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平台-PHIM-健康目标"这一模式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过程] 选择患有红斑狼疮的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聚类方法对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的总体测度水平不同的群体进行识别;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不同群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论] 将依托在线健康社区进行的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界定为健康信息发现、健康信息互动和健康信息分享。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首先,在线健康社区的红斑狼疮患者在个人健康信息管理行为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高低差异。第二,用户所感知到的社会支持与其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个人健康信息管理与用户健康目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为在线健康社区完善其服务方式,促进慢性病人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水平提高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