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个气球中充满了 2mol的H2 S ,气球体积为 0 .15m3 ,气球内放了一个内装 1molSO2 的小容器 ,小容器与气球本身重量忽略不计 ,在t =0时刻放手 .气球向上飘起 ,假设上升 10s后 ,小容器自动弹开放出SO2 ,又过了 10s反应完全 ,此时气球的速度为 40m/s ,方向向上 ,且在此 10s内 ,气球上升高度为10 0m .问 :过多久气球重新回到地面 ?气球内SO2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 ?(空气阻力不计 ,空气密度 ρ =1.2 9kg/m3,g =9.8m/s2 )2 .如图所示 ,一根轻质细绳跨过一个定滑轮 ,一端系住一个敞口轻质容器 ,内装2 40gMg ,…  相似文献   

2.
热空气球是先用竹扎成球形骨架,外面再用纸糊成的。当球内点燃一支蜡烛时,热空气球就可以在空气中冉冉上升。为了增加稳度,常在球的下部装有彩色纸带,如图1所示。热空气球为什么能在空中上升呢?设热空气球受有球体的重量W,球内空气的重量G_1,空气阻力f和浮力F,如图2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气球上升的条件为F-W-G_1-f≥0,即F≥W G_1 f ①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2 0 0 1,1期《谈浮力与初中化学的综合》一文 ,将初中物理知识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 ,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提高素质能力 ,作了示范性探索 ,值得我们效仿和借鉴。美中不足的是例2解法错误 ,特提出和原文作者及广大读者探讨。原题为 :在标准状况下 ,1升氢气的质量约为 0 .0 9克 ,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 ,质量约为空气的 114。现用氢气充入气球 ,使气球能提起 4 6.8克重物 (含气球自身重量 ) ,至少要电解多少千克水才能获得所需氢气 ?不难看出 ,4 6.8g含气球自身重量 ,但不含将充入气球的氢气的重量 (实应为质量 ) ,在计算时必…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对于某些较难求解的问题 ,若能与数学图形相结合 ,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处理 ,解题过程将大大简化 ,物理计算可快速便捷 .现在就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处理竖直上抛 .竖直上抛的基本公式是 s=v0 t- 12 gt2 ,位移是时间 t的二次函数 ,其图像是抛物线 ,如图 1所示 ,其最大值就是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hmax=v0 2 / 2 g.空中运动总的时间是 2 v0 / g.图 1         图 2  [例 1]A球以 30 m/ s的速度上抛 ,2 s后在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抛出 B球 .问 A球抛出几秒后两球在空中相遇 .解 :按 A、B球的运动特点作出两球的位移抛物线如图 …  相似文献   

5.
(一) 引入。很久以前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智力测验题:有12个球,外表全然一样,已知其中有一个球的重量异于其他,但不知其较轻或较重。试用无法码天平,称量比较三次,找出这个伪球X~*,并指出它较重或较轻于真球e。问题的解答如下:把12个球分为三组 A:a_1 a_2 a_3 a_4 B:b_1 b_2 b_3 b_4 C:c_1 c_2 c_3 c_4 今用无法码天平对A、B的重量进行一次比较,结果有两种可能 (Ⅰ)A=B 则 X~*∈C,a_1=b_i=e 第二次取c_1、c_2与c_3、e较若 c_1 c_2=c_3e,则 c_4=x~*由第三次比较可得x~*>e或x~*c_3e,比较c_1与c_2,则可断定c_3的真伪,从而定出c_1c_2 的情况,例如c_1>c_2则c_1=x~*>e等等。若c_1c_2相似文献   

6.
20 0 2年高考理科综合中 ,山西、天津、江西两省一市按新教材编拟的第 1 1题 ,与其余省区按旧教材编拟的第 9题是同一题 ,这道题与2 0 0 1年上海高考化学第 2 0题的题干相同 ,都是给出酸度的定义式 ,这个定义式是学生从前没有接触过的 ,学生先要化解新的量间关系 ,学会在新情境中计算。下面对这两道题作以解析。2 0 0 1年上海高考第 2 0题 :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科学家提出了酸度 (AG)的概念 ,AG =lg c(H+ )c(OH-)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中性溶液的AG =0B .酸性溶液的AG <0C .常温下 0 .1mol·L-1氢…  相似文献   

7.
200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世华 《化学教学》2000,(11):36-37
MCE 2 0 0 0加大了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 ,分值逐年增加 ,MCE1 998、MCE1 999、MCE2 0 0 0实验题分值分别是 1 7分、1 8分、2 0分。审视MCE2 0 0 0实验题 ,发现几乎每一个空都含有一个或二个隐蔽问题 ,发现和挖掘隐蔽问题 ,就抓住了“关键” ,容易形成正确的答题要点。MCE2 0 0 0 .2 3解析 根据溶液受热、冷却颜色变化确定溶液成分 ,调用中学化学相关的实验内容与新情境结合 ,形成答题要点。在题示信息中含装置隐蔽。观察装置发现单孔塞上有一个气球 ,自然想到加热试管里液体会产生气体 ,收集在气球中 ,冷却时气体溶于溶…  相似文献   

8.
馥嫩滤份毛选择题 1。如果一个角是360,那么(). A.它的余角是640 B.它的补角是640 C.它的余角是1440 D.它的补角是1440 2.如图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台球桌面的示 意图,图中四个角的阴影部分分别表示四个人 球孔.如果一个珍按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被击 出(球可以经过多次反射),那么该球最后将落 人的球袋是(): A.1号袋B.2号袋 C.3号袋D.4号袋 3.如图,直线a//b,则乙ACB的度数是( l马袋 2号袋 4号袋 3号袋 (第2题) D.无法确定 ,︸六,尸 ﹄!︸冲罗 5‘砚 7‘、 .卜,, C 弃r A.550 B.950 .﹄伙哟 ‘月 B (第3题) (第4题) 犷份 厂.. 4.如图,不能…  相似文献   

9.
题1如图1所示,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球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球那端下沉。D.无法判断。错解一由于两球是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运动,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所以杠杆的平衡不会被破坏,仍保持平衡,应选A。错解二由图可以看出m1=m大球,m2=m小球,则m1>m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由L1F2L2,所以杠杆的平衡将被破坏,大球那端下沉,故选B。正解由于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向…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全国普通高考上海卷化学试题中 ,利用推向极端法解答的题目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增多。其中第 2 2题和第 3 1 (1 )题共计 6分 ,若把同样应用此方法讨论的第 3 1 (4 )题也计入的话 ,总分已高达 9分。而从学生反馈的结果来看 ,这些题目是他们试题中计算部分最感棘手的地方 ,很少有同学能全得9分 ,尤其是第 2 2题 ,许多同学感到根本无从下手 ,干脆一猜了之。在化学计算复习中 ,我们较多练习的是差量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 ,现在看来 ,我们必须加强对推向极端法的学习和应用。1 推向极端法推向极端法又叫极端假设法、极值法 ,就是通过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