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0,(6):67-67
海南《国际旅游岛商报》于3月22日首发,这张由《海南经济报》更名扩版而成的海南省唯一的财经都市报,将伴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步伐,以全新面貌呈现给读者。《国际旅游岛商报》展开了全方位的立体式宣传,  相似文献   

2.
备受关注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终于在2009年12月31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意味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将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中共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看来,国务院出台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若干意见后,海南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中央对海南发展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支持。”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步入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期。当前,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全面推进、硕果累累的可喜局面下,海南省档案局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神圣使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满足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档案服务需求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实施"服务先行"战略,不断提高档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海南自贸区广告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后,通过SWOT分析、PEST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广告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可以看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广告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居于中等偏下的位置,优势不明显。随着广告业的不断发展,海南的广告服务贸易虽然已具备一些国际竞争力,但是这种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轨道发展。作为海南旅游开发的南部重镇--三亚市,快速做出反应,委托设计机构对三亚国际旅游形象标识进行深度设计,于2010年初完成设计,7月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海南省率先设计完成国际旅游形象标识,并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的旅游城市。那么,在“美丽三亚,浪漫天涯”传播理念浇灌下的三亚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究竟是否因富有创意的标志形象设计而深入人心,走出海岛,走向世界?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海南旅游策     
“那我以后购物是不是可以不去香港,直接去海南了?能不能这么说?”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整体计划,对普通消费者和度假旅游者而言,可能意味着免税商品和更具特色的旅游体验,但是对于海南地方来说,则暗藏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和藏富于民的深意。  相似文献   

7.
视点     
国家档案局全力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本刊讯海南省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将享受西部政策待遇,档案库房、对外服务用房、档案业务用房等馆舍缺口部分面积的建设工程费用(含改造费用)由中央承担。这是近日国家档案局就海南省档案局《关于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关问题的请示》的批复。《批复》还对海南省档案的抢救保护和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公布,很快,媒体关于海南房价飙升的消息铺天盖地,千亿热钱涌进海南岛十万浙商进驻海南掀起新圈地运动三亚最贵楼盘13万元一平方米,  相似文献   

9.
邓琼飞 《出版广角》2016,(12):77-79
加强海南本土文化建设是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建设、提高海南文化旅游的必然措施.作为本土文化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南文化旅游发展的内核.但目前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严重不足,知名度颇低,而影视开发则是扩大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的有力途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开发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多种问题.因此,海南应当抓住国家战略建设的机遇,采取多种途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开发.  相似文献   

10.
海南红色档案记录了海南共产党人孤岛奋战的革命历史,真实地再现了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历史奇迹,具有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旅游等多重价值。本文在调研海南红色档案资源的基础上,构建海南红色档案信息系统,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从红色景区、红色线路、红色纪念品和服务质量四个方面对如何利用红色档案资源提出了具体建议,这对挖掘海南红色档案价值、发展海南红色旅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基本建设正大规模展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使海南的公共设施建设及医疗卫生建设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同时人们对医院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治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国际旅游岛"概念使海南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琼岛楼市是否会再次遭遇泡沫?会不会因政策隐没和市场热度被灼伤?本书分"轮回""嬗变""思辨""新政"4篇,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末海南的文昌、琼海、博鳌、三亚等地房地产开发的艰难历程。梳理20年来海南楼市的发展脉络,解读海南楼市的发展现状,追问并剖析了海南楼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符史涵 《兰台内外》2023,(6):6-9+15
海南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其四大战略定位之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档案工作作为文化工作重要组成,海南的档案工作在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过程中应发挥自身作用。本文主要从海南档案工作赋能海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档案工作参与海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八个方面提出推动档案工作赋能海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促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档案作为少数民族文明的承载者,蕴含着形式多样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文化是人类对所处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①。因此,少数民族档案记录的特色文化知识隐含着大量少数民族先祖为适应和支配特定的环境而世代传承的关于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人文资源。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热潮中,需要我们变换视  相似文献   

15.
航标灯塔土地档案是我局航标发展、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真实记录.航标灯塔、灯桩土地档案管理工作,包括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灯塔、灯桩航标档案,科学地利用灯塔土地档案,提升航海保障水平,拓宽助航服务内涵,不仅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统筹规划岛屿管理的开发利用,而且在服务中体现我局航标事业的科学发展.要全面提高我们的管理方法,要有创新理念、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6.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许多黎苗村庄因地理位置的优势,获得了房产开发或旅游开发等新机遇,开启了向城镇转型发展的新旅程。这一历程中,以电视、手机、电脑为代表的现代媒介对民族村庄的信息震荡和信心重塑发挥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海南省中部五指山地区南圣镇牙南上村为分析单位,考察村庄民众日常媒介接触情况,观照现代媒介在民族村落城镇化转型中所释放的影响,思考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城镇经济发展的推动,民族村落城镇化发展之上的信息环境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7.
肖灿 《今传媒》2012,(4):43-45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日益加强,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如何认识媒介及其功能、如何正确地使用媒介……这些都成为媒介素养教育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座谈等方式,对三亚学院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反思,以期推动海南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国际旅游岛"人才培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张玲 《中国档案》2012,(7):28-29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海南省基层档案部门不等不靠,积极为农业、农民和农村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土地档案会说话文昌市档案馆馆藏有1953年土改分田时期形成的土地档案681卷,涉及农户近10万户。近几年来,该馆的档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每年接待来访群众在2000人次以上,年利用档案  相似文献   

19.
海南最吸引中产的还是旅游。目前应该不会有人专门为了购物而到海南来,而到海南旅游,顺便能够享受到购物免税的优惠,这样的搭配还是可以为海南加分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自贸港政策红利的释放,海南旅游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新机遇促使我们从历史中寻找经验,优化海南旅游形象并使之广为传播,助力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以海南旅游形象定位为视角,梳理海南旅游业发展中有关旅游形象建构和传播的历史实践,认为海南旅游形象传播存在形象定位变迁带来的窄化与滞后的风险,也有内容和形式调适带来的反复与摇摆的风险.结合当下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提出了积极构建旅游形象传播体系、采取主动正面和立体精准的传播策略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