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BC=12㎝,点P从点A沿边AB向点B以1㎝/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沿边BC向点C  相似文献   

2.
<正>一、原题呈现苏科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1章一元二次方程章节复习题第14题: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16cm,BC=6cm,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达点B为止;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D以2cm/s的速度向点D移动.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0cm?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笔者所在学校组织一次单元检测,其中有一题得分情况之低令人惊讶,为此笔者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现整理成文,期待更多同仁参与此类问题的研讨.一、原题呈现题目如图1,正方形ABCD、EFGH的中心P、Q都在直线l上,EF⊥l,AC=EH.正方形ABCD以1cm/s的速度沿直线l向正方形EFGH移动,当点C与HG的中点I重合时停止  相似文献   

4.
本期问题初339如图1,P、Q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AB、BC上的点,且AP=CQ,⊙O是过C、D、Q三点的圆,PE与⊙O切于点E.证明:PE=BQ.初340已知在一条直线l上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为10 000 cm,在A、B处各有一个可移动的挡板,并分别设为1号板、2号板.假设在A和B之间有一个乒乓球,且沿着直线l朝一个方向运动时是匀速的.开始时,1号板和乒乓球同时从点A处沿着直线l向点B的方向匀速运动,且速度分别为4 cm/s,5 cm/s,并假设1号板的速度始终保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以一道中考试题为例,说明如何利用几何画板突破难点,解决一类动点问题.题目(2014年烟台中考题)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直线DC,CB上移动.(1)如图1,当点E自D向C,点F自C向B移动时,连结AE和DF交于点P,请你写出A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6.
题目(2012年全国大纲卷第12题):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BC上,AE=BF=3/7,动点P从E出发沿直线向F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一次碰到E时,P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A.16 B.14 C.12 D.10  相似文献   

7.
分类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因为忽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而出现问题,下面就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分类辨析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未考虑位置的变化例1如图1,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AD=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到达B为止,点Q以2cm/s的速度向D移动.(1)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是33cm2?(2)P、Q两点,从出发开始到几秒时,点P和点Q的距离是10cm?错解:(1)设x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是33cm2,此时,PB=16-3x,CQ=2x,BC=…  相似文献   

8.
【题目】如图1,四边形 ABCD 是直角梯形,∠A=90°,AB=8cm,AD=24cm,BC=26cm,点 P从 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D运动,点 Q 从 C 点同时出发,以3cm/s 的速度向 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经过多少时间,四边形 PQCD 成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2009,(12):46-48
776.在△ABG中,∠C=90°,D是AB上一点,在△ACD中作正方形PQRS,R、S两点在AC上,P、Q两点分别在AD、CD上;在△DCB中作正方形EFGH,F、G两点在BG上,H、E两点分别在GD、DB上,若正方形PQRS的边长与正方形EFGH的边长相等,求证:AC/BC=AD2/BD2.  相似文献   

10.
在解证几何题时,若能恰当设元,则能获得简捷明快的解法.同时,这种解法,也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一、直接设元例1 如图1,在△ABC中,∠B=90°,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几秒时△PBQ的面积等于8cm2?  相似文献   

11.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打开数学学习与研究之门的金钥匙,其中分类思想是数学思想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本文举例说明分类思想在相似三角形中的应用.一、对应边不确定例1ΔABC中,AB=10cm,BC= 20cm,点P从A开始沿AB边向B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C点以4cm/s的速度移动,  相似文献   

12.
一、南京市 (南京市第十七中学21。。32程新林供) 1.在比例尺是1:8000的南京市城区地图上,太平南略的长度约为25cm,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画法:①在△AOB内画等边三角形点C在OA上,点D在OB上;CDE,使 ②连结ag并延长,交月丑于点E‘,过点E’作E,C‘//此,交oA于.气c‘,作E’D‘//ED,交〔犯于点D‘; ③连结C’D‘.则△C’D‘E‘是△AOB的内接三角形. 求证:△C’D’E’是等边三角形. 7.如图6,在矩形月刀CD中,八B~20cm汪℃~4cm,点尸从A开始沿折线A一B一C一D以4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C开始沿CD边以I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尸、Q分别…  相似文献   

13.
原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如图1,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B90°,AB=8cm,AD=24cm,BC=26cm.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Q从点C同时出发,以3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经过多少时间,四边形PQCD成为平行四边形?成为等腰梯形?  相似文献   

14.
<正>题目(江苏省淮安市2011年中考压轴题).如图1,在RtABC中,∠C=90°,AC=8,BC=6,点P在AB上,AP=2,点E、F同时从点P出发,分别沿PA、PB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B匀速运动,点E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速度沿AB向点B运动,点F运动到点B时  相似文献   

15.
一、题目 (2010年徐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第26题)如图①,梯形ABCD中,∠C=90°。动点E、F同时从点B出发,点E沿折线BA—A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运动,点F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运动,它们运动时的速度都是1cm/s。  相似文献   

16.
数学创新题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为高层次思维创造了条件.数学创新题是挖掘、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充分展示应用数学思想解题的良好载体.现把一次函数中的创新题型列举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新定文 例1(2013年舟山卷)对于点A(x1,y1),B(x2,y2),定义一种运算:A(+)B=(x1+x2)+(y1+y2).例如,A(-5,4),B(2,-3),A(+)=(-5+2)+(4-3)=-2.若互不重合的四点C,D,E,F,满足C(+)D=D(+)E=E(+)F(+)D,则C,D,E,F四点(). A.在同一条直线上 B.在同一条抛物线上 C.在同一反比例函数图像上 D.是同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相似文献   

17.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为地球运动示意图。读图1,回答1~4题。30°40°50°40°甲乙N图21.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我国北方进入雨季B.南亚进入雨季C.好望角炎热干燥D.巴西高原一片葱绿2.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和返回的日期之间A.地球由F向G方向移动,速度愈来愈快B.地球由E向H方向移动,速度愈来愈快C.地球由F向G方向移动,速度愈来愈慢D.地球由H向E方向移动,速度愈来愈慢3.当地球运行在G点时A.亚洲大陆等压线闭合,数值中…  相似文献   

18.
一、动静互化"静"只是"动"的瞬间,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动静互化就是抓住"静"的瞬间,使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问题,从而找到"动"与"静"的关系.例1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B=8 cm,AD=24 cm,BC=26 cm,AB为⊙O的直径,动点P从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1 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3 cm/s的速度运动,P、Q分  相似文献   

19.
例1如图1,在Rt△ABC中,∠C=90°.∠B=60°,BC=2cm,D为BC的中点,若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B→A的方向运动,设E点的运动时间为ts(0≤t〈6),连接DE,当△BDE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 )  相似文献   

20.
典型题精讲 例1 如图①,在边长为8√2cm的正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它们分别从点A、点C同时出发,沿对角线以1cm/s的相同速度运动.过E作EH垂直AC交Rt△ACD的直角边于H:过F作FG垂直AC交Rt△ACD的直角边于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