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和谐社会和思想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人文社科论坛,是继我校首届以“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人文社科论坛之后,各文科院系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叉一次大规模的论坛式讨论。在此,本刊将选取论坛中的部分讨论发言整理分二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以“和谐社会和思想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人文社科论坛,是继学校首届以“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人文社科论坛之后,各文科院系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论坛式讨论。在此,本刊选取论坛中的部分讨论发言分二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WWW.SINOSS.COM)于2003年7月1日正式开通。同日,以“信息化建设和繁荣发展高校人文社科学”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大学校长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  相似文献   

4.
论坛综述     
2005年4月28日下午,以"和谐社会和思想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届人文社科论坛在学校八号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这是继首届以"教育创新"为主题的人文社科论坛之后,我校各文科院系围绕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论坛式讨论.本届论坛由校党委宣传部、人文社科办公室主办,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承办.论坛在确立主题到向各文科院系发出征稿通知的短短十余天里,共收到来自经济学院、人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文华学院和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来稿20多篇,经过甄选,10位专家学者及学术新锐应邀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师系统联络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协办的以“办刊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主题的全国高师文科学报第七次年会,于2007年8月11—15日在银川召开。教育部社科司出版处田敬诚处长,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前理事长潘国琪教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副理事长姚申、张积玉、李大明教授,以及来自全国高师及兄弟院校文科学报的近5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5月19~20日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1”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采用主题报告和圆桌论坛两种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等出席会议并作了大会发言。圆桌论坛的四个主题分别是“为人文社会科学把脉”、“21世纪会不会再次爆发金融危机”、“21世纪中国国际环境与国家安全会面临哪些挑战”、“21世纪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本次论坛汇集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其他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 ,体现了人文社会…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高层论坛”。主题是“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的改革与发展”,议题是“大学在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使命”以及“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研究的对策”。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和党委书记程天权主持。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中宣部理论局局长陈俊宏,全国社科规划办副主任佘志远,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靳诺,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  相似文献   

8.
德育创新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笑最新信息链接:1.《二00二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开讲——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中国教育报》2002年10月15日在以“推进教育新理念——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为主题的“2002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指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多年来各国高教界以至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早已关注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具有非常现实的迫切意义和长远意义。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举办首届“思想政治教育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建设:问题、路径与意义”。来自教育部社科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中国社科网等媒体的6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研究部主任胡乐明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致辞。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的“第五届全国社科学报发展论坛”,于2007年8月19日至8月2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召开。全国200多名学报界的编辑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是以往河北师大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前四届学报论坛的一个自然延续,也是第一次在河北省以外的城市举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龙协涛教授赞扬了我校学报承办前四次论坛的成功实践,称其为论坛的可持续召开奠定了基础。会议有两大亮点:一是同行交流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信息;二是业界公认的最权威的…  相似文献   

11.
《职教论坛》2021,(3):F0003-F0003
3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发布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正式发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和“202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两项成果。教育学科涉及全文被转载的期刊数量为182种,转载全文总量为1129篇。《职教论坛》以全文转载量25篇在教育学学科期刊列第8位,以综合指数0.513983列第14位,并再次被评选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教育部社政司在湖南长沙召开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会议以总结“九五”工作和讨论“十五”规划为主题,提出了今后社科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九五”期间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发展,整体科研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取得了一批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的重大成果,其科研优势和实力已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据有关部门统计,“九五”期间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共出版学术专著2.9万部,发表学术论文59万篇,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3.
文章应用DEA方法对“十三五”时期江苏省46所公办本科高校的人文社科科研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总体科研效率水平较高“,规模效率”是影响部分高校无法实现DEA有效的重要作用,人文社科科研效率水平存在校际差异,各层级、各类型高校的人文社科科研效率均衡性还有待提高,部分高校人文社科科研存在严重的投入冗余及不同程度产出不足。需要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创新,建议完善高校内部人文社科研究管理制度、推进高校人文社科科研均衡发展、优化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投入、推进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面对种种生存困境,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社会的构想和期望,留下了非常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如今,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给理论学术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课题。以“和谐社会与思想文化建设”为主题,2005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第二届人文社科论坛,本刊选取了其中三篇论文先行发表,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专家学者们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以及他们从不同层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思考。当前关于和谐社会的讨论虽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共识,但多半是套用西方…  相似文献   

15.
认为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需要正确处理学术史梳理与研究现状、“博”与“约”、“述”和“作”、“新”与“旧”、问题与方法等五个关系,这五个关系对提高人文社科博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和培养人文社科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推动山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的发展鲁教一、“八五”以来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本情况“八五”以来,我省高校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贯彻“双百”方针,省教委及各高校注意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在...  相似文献   

17.
文科大学生科研能力指的是文科大学生运用文科理论知识和必要的方法论,以人文社科视域内的现象和问题为对象进行理性研究、科学观照的能力。它的养成,在以“创新”、“转型”为时代主题的当今社会展现出了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科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养成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2009年6月27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跨学科论坛第一期在东五楼302室举行。跨学科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主办,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处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共同承办。本次论坛议题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新能源发展》,论坛主讲人为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者副教授黄栋,主持人是经济学院宋德勇教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柳朝晖教授及公共管理学院王冰副教授担当了本次论坛点评人。校长李培根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校党委副书记、学报主编欧阳康教授,能源专家郑楚光教授,人文社科处处长刘建平教授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哲学系、公管学院、经济学院、历史所、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控系等单位的近30名教师学生参与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9.
李金 《文教资料》2014,(12):107-109
大学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使他们理解和坚守人性“真、善、美”,勇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理想追求、敢于担当和道义感的优良品德。然而,在高等教育功利化办学目标及当下大学生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高校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学实效性普遍低下,致使部分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不安于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最终使人文社科公共课陷入“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处境。构建完善的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修养,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理解和尊重学生,成为如今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师角色正确定位、增强人文社科公共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战略(太湖)论坛,4月9-10日在由江南名城无锡举行。这次论坛是由江南大学主办的一次国内社科学刊界的盛会,包括《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