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软磁铁氧体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及NiZn铁氧体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Fe_2O_3、MnO和ZnO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级Mn-Fe-Zn磁性复合粉体,并通过SPS烧结成锰锌铁氧体块体,在锰锌铁氧体纳米粉体中掺杂了纳米Si O2,结果表明随着Si O2添加量的增加,矫顽力先下降后上升,磁损耗先下降后上升。杂量为0.5%时,样品的密度达到了最大,矫顽力最低,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高熵合金(Al Cr Nb Si Ti V)为靶材,Ar为工作气体,N2为反应气体,利用反应式直流磁控溅镀在硅晶片和车削刀具上制备高熵合氮化薄膜,探讨不同溅镀沉积时间对(Al Cr Nb Si Ti V)氮化物薄膜表层微结构及机械性质的影响。沉积薄膜中所有元素的相对原子浓度与高熵合金靶材相当。氮化物薄膜组织均匀、致密地附着于基材,薄膜表面为颗粒状组织。随着溅镀时间的增加,显示薄膜表面晶粒变大,薄膜沉积速率下降。应用高熵合金(Al Cr Nb Si Ti V) N氮化物薄膜镀层刀具干式切削S45C中碳钢圆柱工件时,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和刀具的侧面磨损显著降低。研究显示镀层可有效提升刀具切削效率,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溅镀时间30 min时,车削刀具的切削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磁控溅射(Sputtering)方法在Si(100)上成功生长了Al2O3薄膜,并以此为衬底,实现了ZnO薄膜的低温准外延生长。通过ZnO薄膜的表征。表明,ZnO薄膜能在Al2O3过渡层上沿c轴准外延生长,采用适当的Al2O3过渡层后,其电学性质也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161-164,136
科学家发现量子尺寸效应对原子表面扩散的影响物理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SF4组与美国犹他大学合作,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Si(111)单晶衬底上Pb薄膜中  相似文献   

6.
用热丝化学汽相淀积法以硅烷、甲烷、氢气为源气,在低温下沿Si(111)晶面异质生长SiC薄膜。用XRD法对生成的SiC薄膜进行分析检测。实验表明在钨丝温度为1900℃,钨丝到衬底的距离为0.8cm时可生成优质的SiC薄膜。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法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了BaZr0.75O3,(简称BZT)薄膜。对其先体溶液进行了差热与热失重曲线(TG—DTA)分析,并以此来确定了薄膜的热处理工艺。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650℃时已经基本形成了钙钛矿结构,结合原子力显微图确定薄膜的热处理温度为750℃。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2):161-161
物理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SF4组与美国犹他大学合作,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Si(111)单晶衬底上Pb薄膜中的厚度变化对原子表面扩散运动的影响。他们分别在不同厚度的Pb薄膜和楔形Pb岛表面沉积了不同覆盖度的Fe原子,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Fe原子在初始生长阶段的形核密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Fe在不同厚度Pb薄膜上的形核密度可以相差近1倍。在楔形Pb岛表面,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SF4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薄膜生长动力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Si(111)单晶衬底上Pb薄膜中的厚度变化对原子表面扩散运动的影响,证明了量子尺寸效应对原子表面扩散运动的调制作用。该成果被选作封面图片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Rev.Lett.97,266102(2006))上。  相似文献   

10.
铁氧体的饱和磁化率有着对温度的依赖性且铁氧体材料在其居里点附近的区间内饱和磁化率对温度的变化相当敏感。利用这一特性并设计出相应的测量电路,将温度量转化为电压数值从而达到测量温度的目的。研究中验证了以铁氧体作为测温探头的可行性及不同铁氧体测温探头在各自居里点附近测温特性的相似性,并制作了一型以铁氧体为探头的温度测量仪器,测试了其测温性能。本研究打破了铁氧体传统的应用范围,将铁氧体用作温度的测量,发现了其在测温方面几点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了臭氧-铁氧体法处理含锌、铜离子的布尔哈通河水,初步探讨了臭氧法与铁氧体法的相关性,并研究了温度,PH值,投料比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臭氧-铁氧体可以成功去除了布尔哈通河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可以达到国家Ⅱ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柔性铁氧体是近场通信天线(NFC)的关键材料.高品质柔性铁氧体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在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绵阳北斗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电子科技大学承担的"5G通信用高品质磁电材料与器件研发与应用"课题,针对铁氧体片式材料的叠层烧结、增产降本等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突破铁氧体低温多层共烧关键核心技术,研制了近场通...  相似文献   

13.
正一些电源线或USB线上会有一个小圆柱,它的学名叫铁氧体磁珠或铁氧体扼流圈,可以用来减少电磁干扰和射频干扰。当两个电磁设备通过电缆连接后,电缆就相当于一条天线,能接收和传播各种电子设备传出来的信号,这时就会出现噪声等干扰。铁氧体磁珠能很好地屏蔽这些干扰,保证电缆不会发送"计划之外"的其他信号。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对塑料包装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有基本性能,同时还应该满足环保要求。目前高阻隔性材料备受欢迎,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此种包装材料对人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现如今,世界各国都在研发具有高阻隔性的节能、环保的材料。主要通过实验对磁控溅射陶瓷薄膜Si OX阻隔性机理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此种高阻隔材料的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3)
永磁铁氧体作为基础功能材料,在经济生活与科技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理论发展日趋成熟,其工艺探索便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本文就永磁铁氧体主要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吸波材料是飞行器规避探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铁氧体吸波材料进行介绍,按照晶型结构对其进行分类并分别介绍其晶体结构和研究进展,概述了铁氧体材料吸波性能改进的研究概况,并总结了在选择适宜材料时应重点关注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铁氧体吸波材料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非常大的优势,它的价格相对比较低,同时吸收的效率也非常高,所以在当今的很多领域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技术也会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所以其也会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当中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分析了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pH值、FeCl_3及Fe SO4投加量(Fe3+/M+比值)、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H_2O_2-铁氧体体系的影响,试验采用H_2O_2-铁氧体法,以含镍离子和锰离子的嘎呀河水为处理对象,进行了镍、锰离子去效果的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嘎呀河水中锰离子与镍离子去除最佳条件分别为:投料比为4、pH值为10;投料比为4、pH值为11。嘎呀河水经过H_2O_2-铁氧体法最佳条件下处理后,可以达到国家安全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光学系统中,SOI(绝缘体上的半导体)上制备集成的MMI(多模干涉)型光耦合器已成为一种愈来愈引人注目的无源器件.由于Si和SiO2 之间具有大的折射率差,在SOI波导中可以采用SiO2 薄膜( <1.0 μm)作限制层,这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相兼容.描述了采用SOI技术制备集成的MMI型光耦合器和光开关的设计和制造结果.业已证实,2× 2MMI MZI(多模干涉 麦赫 曾德干涉)型热光开关的开关时间小于 2 0 μs.  相似文献   

20.
在铁氧体材料领域我国企业起步较晚,核心技术较少,需提高运用知识产权规则的能力以提升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