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教育学认为,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形成优良品质的基础,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产生的种种心理障碍的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成因 所谓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是长期困扰和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心理异常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心理障碍,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依赖心理。有些学生习惯教师把知识“嚼烂”后“喂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心理障碍,急躁心理、畏难心理、害羞心理、从众心理、自卑心理、投机心理等表现突出,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涉及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缺乏、意志薄弱、方法不当、知识断层、考试障碍、教学方法等方面,其解决的途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习毅力、勇气和专注精神,改善学习方法,开展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优化教学过程,不露痕迹地鼓励、激活背景,精心设计分层作业等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赵金生 《中学教育》2003,(3):34-35,30
学习问题是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问题 ,也是教师、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据有关心理研究部门调查统计 ,中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多半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学习问题上。因此 ,了解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分析其成因 ,探究适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学习心理调适策略 ,从而消除学习障碍 ,摆脱学习焦虑 ,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 ,既是现实的需要 ,也是未来发展的要求。一、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及成因浅析实践和研究表明 :要想克服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 ,必须对其做出正确的心理诊断 ,才能对症下药 ,药到病除。1.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呆板 ,造成学…  相似文献   

4.
做好高中文言文教学工作能够完善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且提升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趣味诵读,一箭多雕 学生已经在初中接触到了文言文,然而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难度较初中提高了一大截,导致学生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畏惧情绪。所以,如何打消学生的这种畏惧心理,并且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之中是语文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金华 《考试周刊》2012,(83):116-117
负面心理是体育教学中颇为常见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它会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正常学习行为和体育活动效能。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卫生问题,而且要掌握学生负面心理的类型、特点及成因,以便遵循体育心理健康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提高心理品质,排除心理障碍的影响和干扰。作者对中学体育课中学生存在的负面心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有效的心理调整技术和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学会调控中学生负面心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中学生往往存在一些心理障碍,它们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数学成绩的提高,数学教师要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乐学、会学、学好.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依赖心理、急躁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恐惧心理等方面。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外部的原因如片面追求升学率,教法单调、呆板等;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如未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习方法不正确等。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中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依赖心理、急躁心理、定势心理等心理障碍,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四重、三到、八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丁剑 《学周刊C版》2015,(9):152-153
英语在我国小学开设这些年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效果,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心理障碍,普遍的表现是学习英语时缺乏自信心、产生畏难心理和焦虑心理等。在小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小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罗莉 《中国教师》2014,(10):52-53
<正>众多科学研究表明,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歌唱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学生因为心理障碍会让学习的过程变得困难,这样的障碍影响身体各方面的器官运作,使之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在歌唱教学中首先需要对学生心理进行观察,通过心理的调节,帮助学生恢复到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让学生快乐地进行歌唱学习。  相似文献   

11.
徐时雨 《湖南教育》2005,(10):13-13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表现焦虑、胆怯、紧张、强迫、恐惧等心理障碍。这些表现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提不高。如何消除这些心理障碍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种有效的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学习心理,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是学习成败的关键.从调查结果看,我校相当部分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是学习效率不高,成绩不好的症结所在.本文分析了造成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并提出了消除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学源性心理障碍与学习心理辅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源性心理障碍是指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要因素引发的,表现在学生认知、情感、自我意识、个性及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障碍。目前,学源性心理障碍已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源性心理障碍具有弥散性、后效性、渐进性、多源性等特点,是由于学习活动的风险化、学习期望的外压化、学习环境的异常化、学习评价的单一化、学习方式的机械化、学习指导的简单化、学习主体的消极化等原因造成的。消除学源性心理障碍必须遵循重点辅导与全面辅导、主体辅导与协同辅导、过程辅导与结果辅导、互动辅导与体验辅导、发展辅导与矫治辅导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支持性策略、训练性策略、调整性策略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4.
由于时代久远,社会环境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中学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拦路虎。如何拉近古代作者与今之“学者”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厌倦、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已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5.
李振 《现代教育》2003,(5):111-112
学习心理,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研究学习心理,对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学习、处理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是十分有益的。研究后进生的学习心理,掌握后进生学习情况,是转变后进生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后进生学习心理一般有下列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实施新课程已有六年了,农村学生遇到的困难和心理障碍比城市学生大得多。为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进行对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以教学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全面提高,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科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各种能力和心理品质;不仅要注重发展智力,更要注重能力和心理的发展。由于科学知识既抽象又严格,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又缺乏实验等探究能力,造成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焦虑心理、定式心理、急躁心理、惰性心理;笔者认为可通过学习心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习题变式、创设生活化情境等突破科学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8.
杨方正 《考试周刊》2012,(63):42-42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师的一个"心病"。学生是谈"文言文"色变,普遍存在厌烦情绪,主要表现在学习心理方面:学习文言文的心理比学习现代文要复杂些,这是因为:时代距离遥远,缺乏语感基础,不易感知;不能直接以文言为媒介进行思维,学后在生活中很少应用,因而容易遗忘;教学方法单一,除了串讲、评点、诵读之外似乎别无他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篇文章必须背诵,对学生来说是件头痛的事。  相似文献   

19.
王虎 《现代语文》2014,(2):112-113
一、文言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文言文在现行教材中的比重约占四分之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以来教师虽对其教学方法做了改变,但收效不是很明显,学生仍存在文言文学习的抵触心理。其表现可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中应实施学习心理的辅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勤 《青海教育》2004,(7):55-55
学习心理的辅导对于学生学玎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去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规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充分发掘个人潜能.形成完美和谐的人格,从而给学生提供心理上帮助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