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初中阶段,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觉得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学生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学生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成绩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呢?我做了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3.
邹承清 《广西教育》2012,(14):83-83
初中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学科,知识点多,内容繁杂,概念抽象,学生入门学习感到非常困难,不免有些乏味感。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呢?一、趣味开篇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学科,教师可根据中学生对物质变化的好奇心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当增添趣味性的化学实验,以实验中的各种变化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上启蒙的"开篇课"时,为学生做三个实验:一是用喷壶喷写红色的"欢迎大家学化学"七个大字,向学生发出学习化学的号召;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我们进行化学教学的主阵地,要想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化学,我们教师就要在课堂上下功夫,建立快乐的化学课堂,课堂中要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帮助学生产生快乐的情愫、获得学习的动力,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感到化学是一门奇妙的学科,走进化学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5.
在化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学"到"愿学"到"会学"、"乐学"。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借助各类实验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需要注重联系生活,激发探究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习兴趣;作业类型多样化,巩固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和渴望。  相似文献   

6.
赵福杰 《考试周刊》2012,(31):132-132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可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化学学习中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就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心理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对象持续产生兴趣时才会感到学习是轻松愉快的,才肯动脑筋去思考,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也就容易记住;反之,当学生对学习对象缺乏兴趣时,则会感到学习空乏无味,成为负担,产生厌恶情绪,不愿动脑筋思考,也就不可能学好。要让化学这门科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学生形成一种力求认知或趋近的倾向,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接近它、认识它、获得它,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果一个学生对化学产生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那么他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进而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笔者在课改…  相似文献   

8.
一、利用化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自主探究 化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兴趣和注意力就会被调动起来。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韵探究欲望,把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强化了明显的动机,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中那些瞬息变化的各种现象,令学生们感到新奇和兴奋,由此产生了直接兴趣,这是初中学生对化学更感兴趣的主要因素,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如何使这种兴趣持续下去,使学生对化学从有趣转化为乐学,这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尤其是初三化学教师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知识或趋近的倾向,也称为"求知欲".化学教学要使学生做到"要学——学会——会学",其中要学是前提,而学习兴趣是"要学"的先导.人们把学习兴趣看成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化学本身的兴趣将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激励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对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化学学习来看,化学用语、物质的性质及其制法和用途、化学实验现象、化学实验知识等都是需要记忆的。而进入高中,多姿多彩的化学实验一下子激起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然而,随着所学知识量的增多,有些学生会感到学习化学  相似文献   

12.
颜艳 《教师》2012,(22):107-108
化学源于生活。化学的学习应该是让学生从最贴近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在生活中追根溯源,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体验化学,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皆化学",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更带动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韦知桓 《广西教育》2010,(29):53-53
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恰当地开展课外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发展智能,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但由于农村经济落后,条件较差,农村中学开展课外活动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5.
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轨。新课改提倡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的自身优势,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对于初中学生,要使他们对化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感到:学化学有用,化学就在身边。把化学教学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享受学习化学知识的乐趣,从而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是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动力,而且也是学生发明创造的一个源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观察更敏锐、想象力更丰富、理解更快、记忆更准确牢固,同时也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了积极的探索热情,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说"能力的意义和策略。实践研究表明,培养学生的"解说"能力,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化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8.
王以亮 《考试周刊》2010,(45):173-174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途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托尔斯泰也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使学生学好化学知识的关键,也是初中化学教学任务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化学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化学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化学课堂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时,教师要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观察、比较以及分析能力,使学生在浓厚学习兴趣下,逐渐认识到化学实验重要性,会提高化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