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影响举重运动员比赛成绩发挥的原因除了技术、体力、准备活动、伤病、体重等因素之外,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不佳是直接影响试举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研究分析,降低举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波动,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水平得到发挥,是目前许多举重教练员最为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法、数据统计法,对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员通过赛前科学的心理训练,能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让运动员在精神上放下负担更好的发挥最高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培养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过程中,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结合举重项目特点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因素的简要分析,旨在引起举重运动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等相关人员对心理训练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统计等方法,对轻量级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优秀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模型,其具体内容为髂宽指数、克托莱指数、上臂松紧差3项指标.构建了优秀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均值模型、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标准的选材模型,为轻量级少年男子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各项体育赛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举重运动作为已有二十年历史的力量型体育项目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近些年来,举重运动项目的世界纪录一次次被刷新,给运动员突破力量的极限带来了更高的挑战.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结合理论和实际经验并实行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挖掘举重运动员各方面潜能,从而达到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目的.本人作为一名举重项目教练员,将根据以往的实际教授经验来科学系统的阐述如何提高举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王波 《华章》2009,(22)
本文通过对举重运动员心理训练重要性、心理训练种类和方法以及运动员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等问题的简要梳理与阐述,旨在引起举重运动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等相关人员对心理训练的重视,在以后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能够科学、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以提高举重运动员的整体素质,为我国举重运动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虞琴岚 《新疆教育》2013,(16):23-24
举重运动不局限于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让运动员举起重物,对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而言,以跑步训练作为基础,将跑步训练作为举重的体能训练重要内容,能促使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更好地提升自身运动素质。本文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训练要点,对跑步训练在举重训练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对跑步训练的方法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举重项目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也存在一个普遍的而且是竞技运动不可避免的问题—运动损伤.长期以来,许多运动员被运动损伤所困扰,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有些很有天赋的运动员因伤病的困扰被适退出体坛.所以要培养优秀的举重运动员,除了专项所需,必须具备的力量、速度、技术外,预防运动员损伤的发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针对举重运动员伤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等做简单论述,旨在为一线的教练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短章三则     
也谈负担其实,“负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首先,是个体负担的相对性。举重运动员感到轻的,普通人可能感到重;这个举重运动员感到轻的,那个举重运动员可能感到重。这在各种比赛中更能体现。其次,是不同类型负担的相对性。对“举重”这种负担,举重运动员感到轻,长  相似文献   

9.
随着举重运动的日益发展,运动员初始接受训练的年龄不断提前,运动员启蒙训练要求也更加严格.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早期的专项训练,着重于技术、力量、爆发力、柔韧性、耐力等几个方面的训练,为进入成年后承受更大的运动负荷、大强度训练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举重没有身体接触也没有实质的对抗,但其仍旧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项目,中国运动员之所以能在国际大赛上屡获佳绩,我国体育工作者对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工作的良好开展可谓功不可没.任何运动项目,运动员先天素质的高低都决定着其未来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其影响性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说科学的选材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本文对举重运动员的选材概念、标准依据以及方法等做简单论述,旨在为从事在一线的教练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4名广西体工队男子举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运动损伤的调查,结果发现广西男子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比较高,多见于慢性损伤,损伤的常见部位多见于膝部54.7%、腰部41.7%、肩部33.3%,腕部25%.损伤后80%的运动员受到部分影响,但仍能坚持训练与治疗相结合.建议运动员要提高预防意思,科学合理训练,降低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举重运动员理想竞技心理素质作为其专业技能正常发挥的基本精神和心理支持,对他们竞技过程的安全、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具有启发和激励作用,因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基础训练阶段举重运动员理想竞技心理素质的培养展开研究.研究认为:通过开展日常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与模拟竞技训练,对举重运动员们树立阶段性进步目标、训练耐挫能力与培养不服输精神,具有直接地助力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运动员气质评定的方法,对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大多为混合型,尤以亚粘液质和粘液质结合其他气质类型呈现优势,占总人数的86%。该论文可为举重教练员的心理选材与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举重运动是一项以力量发展为核心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青少年阶段是举重运动员培养的奠基阶段,因此科学地开展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对于其竞技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统计等方法,对轻量级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优秀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指标模型,其具体内容为髂宽指数、克托莱指数、上臂松紧差、前蹲、左握力、纵跳6项指标。构建了优秀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均值模型、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标准的选材模型,为轻量级少年女子举重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运动员是经过多年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造就的,培养一个运动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启蒙、基础发展、提高创造和保持等训练阶段,每个阶段都互相衔接、互相制约,执行总的训练功能,帮助运动员成长.业余举重训练的教学同样要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本文以挺举的教学方法为例,谈谈举重运动训练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文献资料及运动实践的角度分析并探讨了举重运动员赛前合理、科学的减体重的调节方法,从而可以正确指导赛前的举重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8.
举重是一种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目,爆发力是举重运动员的重要素质基础,也是影响举重成绩的重要因素。所以有针对性的了解举重项目爆发力的影响因素,爆发力的训练方法,以及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便于能够更好的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海燕 《考试周刊》2013,(95):120-120
文章采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方式对举重训练进行分析,并对举重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以期为举重运动员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举重训练以及举重比赛过程来看,我们发现好多运动员胆小、不敢大声吼起来、缺乏拼劲,导致运动员的试举成绩,往往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普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举重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运动员的拼搏精神的培养,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