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92年第2期[金三角]栏[征答角]里刊登了演海县债集乡读者的来信并向界中朋友征答。现选登金坛县广播电台洛国平、海文俊同志的应答稿。欢迁读者朋友就界中事,旁边事经常来信点翅、征答,让我们之问的热线更热乎些,好吗?  相似文献   

2.
从快、量、质中寻找广播新闻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担心,一旦电视机普及的程度超过收音机,受众从看电视、听广播,改成了看电视、听电视,广播怕要遭灭顶之灾。也有人乐观,刚刚开始试播的可视广播,将使广播重振雄风。我们不必杞人忧天,也不可守株待兔。广播还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一次──客观的调查1998年春,南京一家媒体在城市抽样调查队指导下,按科学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涉及500多户、取得5015个数据的广播市场调查。下面是这次调查中的几组数据:表示每天都听广播的人占41.97%;经常听的38.33%;表示很少听(一周少于一次)只占18%。在较固定的收听时间…  相似文献   

3.
评奖归来话广播北京广播学院郭镇之首次参加全国广播新闻评奖,感触颇多。作为一个学术研究者,这次难得机会使我学到许多东西,了解了广播事业和节目的现状及新近的发展,很有收获。我深深感到,实际工作向我们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人提出了许多问题,提供了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侧重抓的是听众联系和听众服务工作。它在广播联系听众、服务听众方面作了贡献,起到广播联结听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今后,我们仍需做好处理听众来信的工作。听众来信反映了许多内容:点播节目、征答问题、寻求帮助、反映社会问题等等。此外,来信中有一部分是评议节目、提意见、出主意的,对办好广播很是有用。但是,单靠听众来信,难以全面了解听众对节目的评价,也无法向广告投资者提供节目收听率等方面的可靠数据,因此我们同时强调做规范的听众调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节目,须建立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定量和定…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全省93年度广播优秀节目(稿件)的评选,今天就要结束了。现就这次送评和获奖的广播作品说点想法。 一、评优的概况与问题 这次全省各台、站送来的参评节目(稿件),有这样  相似文献   

7.
陆群 《视听界》2000,(5):52-53
从“媒介经营”的角度看广播,“听众”是一个最重要的概念。认识听众,研究听众,是我们每个“广播人”的基本职责。在日趋走向“网络时代”的今天,这个问题尤其显得重要。本文拟结合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对近期广播市场的调查成果,就  相似文献   

8.
荆婵 《青年记者》2008,(12):112
广播电视报作为一个边缘媒体,在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下,已经走得步履蹒跚.很多人对广播电视报的生存意义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最终将淡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广播电视报不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广播电视存在一天,广播电视报就有其生存的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广播电视报重新走近百姓,走人家庭.下面我们就从石家庄广播电视报<声屏之友>的改版成功来分析一下广播电视报的生存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一、广播新闻创新的意义我们广播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没有技术上和节目内容形式上的不断创新,就没有今天的广播,更没有今天的广播事业。但是,电视等新媒体异军突起,广播发展到了今天,却渐渐有了英雄暮年之感。对此,有人迷茫,有人悲观,更有不少人在努力探索,希望找到重振广播当年雄风的良方秘诀。其实,广播作为一种还不到百年历史的现代传媒,凭着她自身的优势,她总是会占据她应有的一席之地。广播要在竞争中不败,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是不行的;创新依然是一大法宝。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电台之所以在很多方面能走…  相似文献   

10.
为广泛征求听众意见,精办节目,力创名牌,把广播做强做大,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于2001年上半年开展了一次全方位多层面的听众调查活动。 这次听众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内容包括各类媒体受众状况比较、电台各类节目收听状况、电台总体形象、节目质量以及采编播控形象等项指标调查。 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分送问卷时,我们注意到分送对象的方位和层面选择。做到城市乡村、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和各个文化层次的人,不论是否收听或经常收听广播的人都能够随机接受调查。 广大听众对我台这次调查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1.
这次洪水对广播电视造成的损失,为我们系统自身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的各级领导和人员,留下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里仅谈谈本人在走访和调查中的一些想法。第一是农村有线广播建设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平时真正能重视广播,在有线广播上肯下功夫,愿花钱的乡镇,不到20%;而50%到70%的乡镇,能维持广播通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把握神秘之感彰显广播之魅力,是我们今天的老调新谈。这里所说的神秘,是说那些让人有摸不透的高深莫测之感的东西。所谓神秘就是有魅力,只是一家之言,一管窥测。  相似文献   

13.
吴槟 《新闻窗》2008,(2):20-20
贵阳电台有三个系列台,分别是贵阳人民广播电台、贵阳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贵阳人民广播电台都市女性广播,三个系列台均是24小时不间断播出。这次严峻的自然灾害,作为省会城市的广播电台,如何应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广播快捷、迅速的特点和功能,是摆在我们广播人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我们陆续组织了《汉江行》《湖乡行》等几个大型系列广播,取得了比较好的宣传效果。一组织系列广播,在一定的时间之内,选择较重要的主题,在广播中进行系统、全面、深刻、突出的报道,正是“扬广播之长,避广播之短”的好办法。为此,我们组织了有27人参加的《汉江行》采访队伍。由正副台长、编辑部主任和记者们一道,统一研究报道汉江的选题计划,分头深入沿江采访,从汉江源头,经陕西、河南、湖北到汉江出口,共写52篇,累计16.3万字。我们在研究《汉江行》系列广播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要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基调,以历史故事、今日成就、山川名胜、风土人情和开发汉江、建  相似文献   

15.
从飞机上俯瞰,菲律宾的七千多个岛屿,就象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撒落在碧波万顷的太平洋上,真是美不胜收。今年六月,我随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访问菲律宾。我们参观了一些广播电台,对那里的广播业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菲律宾的地理特征,使得广播成为这个国家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根据菲律宾广告顾问公司(PAC)最近的统计表明,在大马尼拉市拥有电视机的居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其他地区占百分之二十六,报纸的订户数在大马尼拉市是百分之七十五,其他地区占百分之四十二。广播则占明显的优势,全国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拥有收音机。马科斯总统在会见我们时说:“根据最近一次调查,有百分之八十的菲律宾人是从广播里得到消息来源的。”菲律宾的农民在耕地时,习  相似文献   

16.
年初一场雪灾考验了媒体。被视为"弱势"媒体的广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在这场雪灾报道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威力,使广大受众重新认识广播,而广播人也重新审视自己的媒体特性和优势。大灾之后话广播,如何进一步认识地方电台记者的职业定位,完善新时期地方广播通联协作网络有何现实意义?这些都是这场冰雪灾害报道留给我们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十三大闭幕后不久,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江苏省广播电视科学研究所及南京市广播电视局合作,在南京市区和郊县居民中就十三大新闻报道的效果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是在去年11月7日至9日进行的。这时候十三大刚刚结束,干部、群众对十三大文件还没有开始有组织地学习,新闻宣传效果的自然状态基本上还保持着,尚未受到多少组织传播的影响,这就为这次调查的高信度提供了前提。调查采用等误差分层抽样法在城乡各阶层居民中随机抽选了800名样本,邀请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部分学员担任调查员登门面访进行间卷调查,计回收有效问卷792份,回收率为99%。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城乡居民接触十三大新闻传播情况统计资料表明:十三大新闻传播强烈吸引了广大受众。有75.4%的人通过广播收听了赵紫阳的报告,有66.6%的人通过电视收看了赵紫阳作报告,有69.8%的人阅读了报纸上刊登的赵紫阳报告内容。文化程度越高的人接触程度越高,文化程度低的人接触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初,“德国之声”的培训部主任芭芭拉·斯洛拉芙来到广州,参加“广东国际音乐博览会”,她提交的一篇论文有这样一段话:“经过多年来在宁静、平缓甚至是停滞的水中航行,如今我们发现广播之船已被逼到广阔的大海中,如果不想沉船的话,就不得不适应风向的变化并探索新的领域。”(《试谈处于转折时期的广播事业》)这位来自欧洲的广播人发表的一番议论似乎表明,广播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已经是世界性的了。但正是这一切,将激起人们“适应风向变化”的创造力,唤起人们革新广播经营方式和传播形式的勇气。广东毗邻港澳,比较特殊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各类传媒日益现代化,号称三大传媒之一的广播,在受到电视、报纸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仍以其特有魅力和优势受到听众的钟爱.下面,仅就我多年来从事广播通联与群众工作的感受和体会,谈一谈广播新闻的优势.一、调查揭示的奥秘——广播新闻快捷吸入我们的广播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了开门办台,使人民群众成为广播的主角和主体,我们经常问计于民.除日常处理好听众来信,到听众中去座谈,请听众进台提意见,设立监听员、建立听众联系点之外,最重要的则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听众调查.从1987年以来,我台共进行了6次调查.6次调查揭示了一个共同的奥秘——在广播、电视、报纸三大传媒交叉共生的情况下,其广播收听率多次高于电视的收视率和报纸的阅读率;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渠道之一.在调查和座谈中,一些听众风趣地说:“小方匣儿随身带,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市青浦县广播站编辑部办公桌上,摆着两封信,一封是凤溪乡一位农民写来的:“近两个月来,我坚持收听有线广播里关于老山英雄的事迹宣传。以前,我只在报纸上,电影、电视里看到英雄,总觉得离我们很远,现在,这样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信!”一封是县府办公室一名干部的来信:“从广播里听了老山英雄的事迹,真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激人奋进!”这两封信从一个侧面对本站在广播里宣传老山英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肯定。去年4月,我们从民政部门获悉:在老山“1·15”大捷中,有一百十位青浦籍战士参战,四人壮烈牺牲,三人荣立一等功,十二人荣立二等功,十八人荣立三等功。参战人员之多,立功人员之多,这在本县历史上是罕见的。这是青浦人民的光荣,也是青浦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