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湘西麻阳苗族地区清康熙至民国时期的系列民间纸契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历史的珍贵史料,其中部分纸契受损严重,亟待保护。为制订科学的保护方案,对系列纸契的用纸原料进行鉴定,并测试纸张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纸契的原料种类呈现多样化,构皮纸、竹纸、三桠皮与竹的混料纸兼而有之,不同历史时期的用纸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造纸业主流发展趋势的影响。红色染色纸契仅以竹纸为原纸,可能与其紧度高、吸水性强、染色效果好有关。民间纸契的原料种类和相关物理性质的差异性较大,对此类档案的修复需重视纸张本体的科学检测,有助于选取合适的修复用纸以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依据造纸工艺的不同及造纸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可将纸张分为手工纸和机制纸。手工纸自从我国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造纸术以来,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档案馆所收藏的历史档案中,相当数量的纸质档案载体是手工纸。机制纸则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传入我国后的产物,此类纸张的纸浆含有较多的非纤维素类物质,制作时添加了矿物成分,因此机制纸含有较高的杂质,柔韧性不高;同时纸浆通常用强酸或强碱蒸煮,加之漂白时所用强氧化剂的残留,为纤维素的水解创造了条件,促进纤维的氧化,导致纸[1]张的发黄变脆。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古籍普查工作过程中,发现古籍有着不同的用纸种类,这些古纸是我国传统手工纸。结合福建省的竹纸制作历史及福建省图书馆所藏古籍,简要地谈谈古籍中常见的古纸之一——手工竹纸。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赫兹伯格染色法分析邯郸学院收藏的太行山文书的材质。分析结果表明,此批文书档案的材质组成包括韧皮纤维、稻草纤维、竹纤维和木材纤维等,部分文书档案的材质由两种及以上纤维组成。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民间文书倾向于选择中国传统的麻纸和皮纸等韧皮纤维纸,官方文书在选纸上受造纸行业发展趋势影响较大。上述发现有助于扩展明清时期造纸史研究,同时为民间文书档案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藏手工纸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藏纸档案文献也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本文从纤维组成和微观分子结构角度,通过显微观察、红外分析和元素测定等方法,对1份约700年前的古代档案藏纸和5种现代藏纸的纤维理化性质和元素成分进行研究。确定现代拉达克、尼木、不丹和金东藏纸主要由瑞香或结香属的纤维构成,古代藏纸和现代金东狼毒草纸主要由狼毒草根部纤维构成,并且能够观察到手工制浆的工艺痕迹。根据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总结晶度指数,以及现代与古代藏纸中整体元素比例和主要原料成分差异等相关信息,可以确定古代藏纸制造工艺已相对成熟,而现代藏纸制造技术和纤维性能均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洪岸 《浙江档案》2009,(1):29-29
造纸术是我园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富阳是我国传统造纸的重点产区之一,素有“土纸之乡”之称。富阳竹纸制作技艺,始于南宋,世代相传,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富阳多山,毛竹资源丰富,竹料是传统手工造纸的主要原料。竹料纸分白纸类和黄纸类。其中自纸类以“元书”质量最为上乘,这也是富阳竹纸制作技艺的代表。据清光绪《富阳县志》载:“浙江各郡邑出纸以富阳为最良,  相似文献   

7.
陶琴 《中国档案》2014,(1):68-70
档案害虫具有耐干性、耐寒性、耐饥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档案虫蛀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受损者会失去利用价值;特别是珍贵的纸质档案主要为传统的手工纸,为档案害虫喜欢的食料,更易被蛀蚀。同时,害虫的蜕皮、蛀屑和排泄物等会污损档案纸张;而档案库房内温湿度管理不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某综合档案馆为例,对其馆藏纸质档案pH值进行了抽样测试,再从纸张种类、保存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纸质档案酸化的主要因素,提出综合档案馆应宣传使用无酸纸、改善纸质档案保存条件、降低酸化档案使用率、建立档案分级保护体系等纸质档案酸化治理与预防建议,为综合档案馆缓解或解决纸质档案酸化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造纸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宋代是较发达的时期,纸的种类、质量等都大大超过前代。宋代官府的公文,根据用途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纸张,主要有黄纸、白纸、绫纸和罗纸。同时宋政府为保护这些文书档案,还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后人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纸作为档案的载体材料可谓源远流长,传统手工纸张更有"纸寿千年"之美誉。但在机制纸广泛使用后,纸质档案的长久保存已成为全世界的档案、图书和文物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即便其他各类载体档案呈急剧增长之势,纸质档案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馆藏主体的地位。纸的寿命长短将直接决定着其承载的档案信息能否得到持久的记录和延续,特别是永久档案能否得到"永久"保存。纸质档案酸化,就是档案保护工作中亟待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纸作为档案的载体材料可谓源远流长,传统手工纸张更有“纸寿千年”之美誉。但在机制纸广泛使用后,纸质档案的长久保存已成为全世界的档案、图书和文物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即便其他各类载体档案呈急剧增长之势,纸质档案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馆藏主体的地位。纸的寿命长短将直接决定着其承载的档案信息能否得到持久的记录和延续,特别是永久档案能否得到“永久”保存。纸质档案酸化,就是档案保护工作中亟待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手工造纸是贵州省丹寨县南皋乡石桥村特有的民族传统工艺,从唐朝中期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且传统工艺保持完好,被誉为我国现存的"造纸活化石",南皋乡石桥村也被称为"中国国纸之乡"。据专家考证,石桥白皮纸属唐代造纸工艺,它是石桥少数民族苗族先民借鉴汉民族的造纸技术,利用当地丰富的构成、杉根和清澈的河水为原料制作而成。传说石桥古法造纸源于蔡伦,利用丰富的构成麻和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史档案及古籍多为手工纸制成,因而手工纸是修复工作的首选对象。选择修复用纸是历史档案、古籍修复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修复质量乃至修复后文献的寿命。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常用修复用纸的使用情况,基于适用性,从造纸原料、工艺等提出修复用手工纸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由于时下手工纸种类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修复用手工纸的选择和使用遇到困境,定制和认证修复用手工纸可避免其选择时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纸质档案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伟 《兰台世界》2005,(7):23-24
目前,各级档案馆或档案室所保存的档案材料,大部分是纸质的。纸张在生产、使用、保管过程中,受环境或自然因素影响,其色泽、强度、弹性等性能发生逆变,耐久性减弱,给档案的保护、保管、修复等工作带来一些新问题。因此,从影响纸质耐久性的相关因素入手,研究减缓纸质老化的方法,提高纸质档案保存的年限,意义十分重大。一、纸质档案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纸质档案保护中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增强其耐久性。影响纸质耐久性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两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制纸纤维的种类、质量、胶料、酸、金属离子的存在及纸张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档案馆中,保存最久远的纸质档案是唐代的档案,历经近两千年流传至今。也有一些档案保存只有几十年却因纸质不好面临抢救修复的局面。由此看出纸张对档案重要性。纸张是档案的重要载体,档案用纸的好与差直接影响档案的寿命,决定着档案能否长久的保存。因此,每一个档案工作者和文书工作人员都应对档案用纸予以关注。什么样的纸最适合作档案用纸?首先,因为档案在形成和其后的整理保管利用期间会被人们反复翻阅,所以纸张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即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抗摩擦、折、拉的能力。以纸张的耐折度为例,纸张的耐折度表示在一定的张力下,把纸…  相似文献   

16.
党霞 《兰台世界》2023,(S1):75-76
<正>一、传统纸质档案的优缺点分析传统纸质档案存储管理方式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档案是珍贵的历史记录,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情况。纸质档案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记录和凭证的作用。1.纸质档案具有保存长久的特点。我国在汉代就出现了纸,但官府文书普遍使用纸大约是在东晋时期,辽宁省档案馆藏有五件唐代纸质档案,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留存的最早的纸质档案。纸质文件一旦形成,其制成材料——纸张、字迹材料、字迹三者永远结合在一起。所以,纸质档案保存得当的话具有保存时间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纸质档案在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具有一定酸碱性,其酸碱度变化是影响档案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档案酸化会催化档案纸张纤维素水解,使纸张机械强度下降,酸度越大,纸张老化速度越快,纸张PH值每降低一个数值,纸张寿命相应降低2—5倍,美国科学家巴罗通过大量科学试验指出:酸是纸张破损的主要原因。我国各时期的纸质档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酸化现象,特别是纸质  相似文献   

18.
庄富泉(中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富阳竹纸制作技艺代表人物):我的祖辈是明朝宪宗年间徽州歙县迁入大源庄家村的,祖祖辈辈以纸为业。我是1954年出生的,算是土生土长的富阳人。富阳,大家都晓得是“土纸之乡”。从唐、五代起,富阳开始用嫩竹为原料生产土纸,名日“竹纸”。到了宋代,  相似文献   

19.
<正>一、载体档案概念法院档案,按档案载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纸质档案。是指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档案。法院的档案绝大多数是纸质档案,利用率也最高,主要分为诉讼档案(包括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不同类别)和文书档案。2.照片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以静止摄影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法院收集的主要类型有照片、X光片等。3.录音录像档案。又叫磁性载体档案,是  相似文献   

20.
黄纸具有美观、防虫避蠹等特殊功效,在我国古代曾被指定为官府公文用纸得以广泛使用,对于保存我国古代纸质档案,丰富档案馆藏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古代档案用纸一一黄纸的制作工艺及其性能,本文结合历代文献记载,以现代手工麻纸为载体,川黄檗为染纸原料,采用超声技术提取黄檗有效成分,尝试对古代黄纸的复原及其性能的研究,这对于深刻理解古代黄纸的制作工艺,揭示古代黄纸得以广泛应用的科学内涵,开发更多类似黄纸功效的纸张应用于档案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