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永玉     
《出版参考》2009,(5):M0002-M0002
黄永玉,1924年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十六岁开始以绘画及木刻谋生,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擅长版画、彩墨画。曾在香港从事木刻创作活动,任长城电影公司剧本特邀撰写人,香港《新晚报》画页编辑,1953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作品有《春潮》、《百花》、《人民总理人民爱》、  相似文献   

2.
艺术家档案     
吕胜中男1952年生于山东,中国“85美术新潮”时期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以剪纸“小红人”为基本表现符号,传达了中国传统美术在现代蜕变历程中的强大力度,并将这种力度推向世界。著有《中国民间剪纸》、《中国民间木刻版画》、《意匠文字》、《再见传统》、《觅魂记》等。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档案  相似文献   

3.
一部记录中国现代版画发展历程的著作《中国现代版画史》,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于近期出版。该书由老木刻家陆地先生编著。值出版发行之际,人民美术出版社召开了座谈会,一些著名木刻家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到会。与会人士回顾了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云南著名版画家郑旭的妻子左燕飞向省档案馆捐赠了郑旭1991年绝版木刻作品《拉祜风情5——上门》,郑旭个人照片档案资料37张,以及郑旭编写的云南版画技法专著《绝版木刻》、美术理论专著《韵律二记——艺术创意的分析与絮语》等。郑旭的妻子对我们说:"丈夫生前的作品以及个人档案能够放到省档案馆永久收藏,意义非凡"。作为普洱绝版木刻开拓者之一,郑旭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在他版画创作30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5.
新版《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自2001年6月正式启动,历时四载,终将完成。在过去的几年间,热爱鲁迅和鲁迅作品的广大读者,虽然在等待着新版《全集》的问世,却也并没有离开过鲁迅。因为自2002年春天开始,承担着《全集》编辑工作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还推出了一套鲁迅作品普及读物。它们是《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阿Q正传》、《赵延年木刻插图本狂人日记》、《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野草》、《赵延年木刻插图本故事新编》和《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这套颇具创新性质的“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鲁迅作品系列”图书,一经面世,便受到读者热烈的欢…  相似文献   

6.
葛霞 《档案与建设》2003,(10):28-28
木刻,亦称“木版画”,属版画的一种,是用刀在木板上划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美术作品,为中外版画的最早形式。木刻使用的木板有梨木、黄杨木、白桃木及优质胶合板等。用纵剖板面刻制的叫“木面木版画”,用横断板面刻制的叫“木口木板画”。以凸线为主、构成白多于黑的画面者,叫“阳刻”,以凹线为主、构成黑多于白的画面者,叫“阴刻”,也有阳刻、阴刻混用者。江苏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资料中刊载有很多的木刻作品,如莫朴(墨璞)的《向着西风挺进》、《人牛太平》、《高梁熟的时候》;鲁莽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迎接新的战斗》、《喜洋…  相似文献   

7.
赵延年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是我国现代版画艺术大师之一。在他八十大寿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出版《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我想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赵先生的版画创作,以鲁迅作品插图为多,已近200幅。他是我国版画界钻研鲁迅作品最为深刻,实践鲁迅木刻教言最为勤奋,获得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以黑白为多。鲁迅说:“木刻究以黑白为正宗。”他是我国黑白木刻的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鲁迅先生之所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全力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固然是因为“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但他还说过:版…  相似文献   

8.
周露露 《兰台世界》2015,(9):101-102
经过千年历史积淀形成的清代扬州木刻版画,艺术表现独特,艺术特色鲜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反映着民族本土审美情趣,成为与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齐名的木刻版画艺术明珠,在木刻版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和版画史上,解放区的木刻版画艺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解放区的木刻版画艺术继承了由鲁迅先生倡导培育起来的新兴木刻的传统;另一方面,它又根据解放区特定历史条件和革命需要,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积极探寻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最佳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梳理了鲁迅先生作为一个文人,与一群画家——客家籍木刻版画艺术家的关系及其原因,鲁迅在新兴木刻运动时期以各种方式对客家籍青年画家进行栽培和鼓励,直接或间接培养了一批客家籍青年成为中国新兴木刻版画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1.
刘春杰是北大荒第三代版画家中的佼佼者,他的《私想着》和《私想者》连续两年获得当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他乐意像小人物那样"私想",用日记与木刻,与人性照面,与现实交谈。这本《新私想》是老刘近一年来瞎想、空想、妄想、梦想、私下里偷偷地想的新记录,一次版画精神与随笔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2.
正【前记】赵延年,1924年出生,浙江湖州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版画家。他于1939年开始版画创作。从艺七十多年来,创作木刻作品八百多幅,培养了几代版画新人。他从1956年开始,创作以鲁迅形象及作品为题材的木刻,仅鲁迅小说的插图,就刻制了一百五十馀幅。曾先后荣获中国版画界最高荣誉奖——"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和"有突出贡献老文艺家金质奖章"。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藏书票史上,不能不提李桦。特别是1934年,其与唐英伟、赖少其等人在广州成立“现代版画研究套”,不定期出版《现代娅画》手拓木刻画集。其中第九与第十八辑都是“藏书票特辑”,从此不但推展了新兴木刻运动,同时开启了藏书票创作的风气。  相似文献   

14.
中西编结合的成功探索——评《文献编目教程》陈树年文献编目,在各类图书馆中都是主要业务工作之一,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学专业都将其列为自己的核心课程。1983年我国颁布《文献著录总则》以后,原有的《图书馆目录》等教材与此相适应都做了重大修订,并陆续新编一批...  相似文献   

15.
军事     
《全国新书目》2010,(16):33-34
令人称奇的军事渊源,军事谜云,军事理论教程,新编大学军事教程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三昧》2006,(7):F0002-F0002
“七一”精品图片,新工会干部工作指导,新时期新阶段工会业务指导丛书,新基层工会干部岗位培训教材,《创建学习型班组百题问答》系列丛书 全国“创建学习型班组 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指导用书,工会干部能力丛书,安全生产系列,《新编基层工会干部培训简明教程》,《工会维权100问》  相似文献   

17.
版画选登     
羊砖垒的圈(塑料版画) 文科袅袅炊烟牵万家(木刻) 公玉炎卜扫片卜除毖卜卜‘丫﹄卜卜华介f︺份匕吓r﹄︸卜︸川︸﹄卜r聪甲比陌咐︺汁砂盯巴徐以盆阻膝肠网盼叭汾肋卜限以队脂从卜份口框炭队陀既晒肠酝服钻咐脚﹄川淤尹卜畔可卜卜rl!.........…映秋趣(木刻) 赵述初归(木刻) 樊武版画选登  相似文献   

18.
武大明 《编辑之友》2018,(4):97-102
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版画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1949年-1966年十七年间出版的一些杂志封面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发现这些杂志封面装饰包含有众多艺术形式,其中木刻版画所占比例较大.新中国成立后,版画便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使其在期刊封面中的应用相当普遍,由此归纳出版画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民族性特征、抒情性表达,以及对现代版画形式语言成果的彰显.  相似文献   

19.
霍艳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7):135-138
胡正言是明清时期著名的版画家,他用饾版套印方法所刻的《十竹斋书画谱》代表着其水印木刻的最高成就。众学者只知推崇《十竹斋书画谱》在中国版画史上的贡献,而对此书的具体内容、成书时间、所用技术、形成经过、流通和版本情况、具体价值和重要影响缺乏系统认识。然而,从这几个方面深入研究此书,是最为迫切和最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潘擎 《兰台世界》2012,(1):71-72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重要门类之一.在版画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从复制到创作两个重要阶段,其中,中国版画的复制阶段约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在隋唐之际便已经出现.早期的版画目的是为了印刷与出版,画、刻、印三者分工合作,刻者只需按照画者的画稿进行刻版,所以称为复制版画.古代版面最常见的就是木刻,也有非常少数的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古代版画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