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夸张。在一定的语言条件下,有意言过其实地夸大或缩小所形容的事物,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增强表达的效果,惹人注目。新闻标题不同于文学作品,一般情况下不运用夸张的手法。但有时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揭出事物的本质,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这种  相似文献   

2.
夸饰就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修飾文辞,在修辞学上属于意境上的辞格。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中,随处可以見到夸師的例子;古代学者对于夸飾問題的論述,也是历朝都有。前几期的《新聞业务》,曾經討論过夸张問題,有些爭論。本文想介紹一些古代学者对夸飾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属于政论文。这种文体主要是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和解释。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分析和论述。一篇优秀的评论文章.往往是在谨严的逻辑推理和证明的基础上,辅之以生动的形象手法,使受众不仅信服作者所讲之理,而且能激起受众热情,使受众受到感染和启发。比喻是作者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作者艺术手法的展现。作为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认知性辞格和重要的表现手法,比喻较为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体。但不同文体的功能、特点不同,写作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用喻方面也带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新闻评论以阐释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关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为己任,其用喻特点表现在以喻释理.时代感强,重在神似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顾名,即由某一事物的名字联想与之相关的事物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使之“顾其名而见其义”的修辞方式。 顾名辞格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新兴的修辞方式,这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所取得的一项成果。因而,这种辞格最能因文制宜、随时随地加以创造。准确地运用顾名辞格,可以使标题句法新颖、别开生面。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运用比较多,也容易出新。如:  相似文献   

5.
新闻不属于文学的范畴,这是定律。它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采用虚构、想象、夸张等方式去写作。新闻的核心是“用事实说话”,新闻的价值在于原汁原味地反映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陈燕萍 《今传媒》2011,(10):130-133
标题是新闻之眼,在新闻标题中恰当地运用各类辞格,有助于增强标题的表现力,使人印象深刻。本文以《西安晚报》中的新闻标题为例,集中探讨新闻标题中辞格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7.
杂文形象的另一手段是刻画人物。杂文刻画人物和小说等叙事文学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差异。其相同,在于它们都运用外形描写、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但是,构成杂文区别于他种文体的特殊本质的,并不是这些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恰恰相反,倒是它自身所包含着的特殊点或独特性。在小说等叙事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貌描写要求具体的描绘其长相、身段、衣着;心理描写也要求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演进,展示人物在不同场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公文写作之道及其现代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作为一部“言为文之用心”的著作,是一部阐述文章写作之道的理论巨著,其论说的对象既包括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也包括当时的各种实用文文体。就文本而言,《文心雕龙》论述的文体中属于文学作品的只有17种,而论述实用文文体的却有65种之多。  相似文献   

9.
真真假假     
读文学作品,硬要把作品中人与现实中人对号,每每令人啼笑皆非。虽然在文学研究中,还有人硬要把《红楼梦》里的贾府派作曹府,把贾宝玉认作曹雪芹,以致使“红学”成了“曹学”,但这种索隐派的研究方法早已为多数研究者所不取。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读文学作品喜欢对号入座或猜测书中人物是影射现实中的某人,但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一论断,也早为广大读者所接受。读新闻作品就不同了。新闻作品所报道的是现实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但如果其中掺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一期《新闻业务》上,林帆同志在他的《夸张与浮夸》一文中,提出在新闻的语言运用上可以采取某些“夸张”手法,并且认为只要“夸张”得当,它将不等于对事实加以歪曲的“浮夸”。对这种看法,我有一些  相似文献   

11.
散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散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一切散体文章统称为散文。狭义的散文,是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体。散文的体裁多种多样,图书的数量较多,在文学作品分类中,不仅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是比较难分的一种文体。散文之所以难以定类,其一是散文的范围甚广,既有文学作品,又有非文  相似文献   

12.
由于动画片常采用神话、童话、寓言、科学幻想等文学作品作为表现的内容,通过夸张的形式加以体现,所以剧情和动作的虚拟与夸张,便成为动画艺术的一种特殊手段,分析其特性,可以更好地用于动画制作。  相似文献   

13.
衡:摄影记者现场观察选择拍摄角度,一是为了较好地表现一定新闻的个性,二是为了获得新颖奇特的构图。殊不知拍摄角度又派生出"夸张表现"的功能。同样一个人,一座建筑,一个新闻场景,不同的拍摄角度,赋予其不同的气质,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葛:尤其是仰视角度,夸张效果特别明显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睁眼看世界,大多平视看前方,俯视观地面;不大可能躺在地上仰视人和建筑而一旦采用这样的角度拍摄人与建筑,夸张的奇效自然令人感叹故拍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大多采用仰视角度,以强化他们的气质、气魄与崇高美感衡:欣赏剖析《北京奥运》,我被作者运用仰视拍摄的夸张手法所折服。作为单幅新闻照片,其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4.
这本书,从作者的本色上看,是才子文章,而又能入世、用世,在尘世间发生着功用而不掩其大美,不肯任一腔优雅、活泼着的才气、灵气随世风堕落,这样才有了这本厚书里诸种文体皆备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127) 通讯是报纸上又一种常见的__体裁,它和消息都属于__报道文体。(128) 通讯作为报纸上的一种主要文体,它具有与__不同的特点。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__而又__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__体裁。(129) 简言之,通讯与消息的不同特点是:①从报道内容看,消息比较__、__,通讯则比较__、__;②从报道时间看,消息要求__,通讯一般要求时间不__;③从报道结构看,消息一般有比较稳定的特有的__形式,而通讯的文体结构则形式多样,比较__;④从报道表现方法看,消息一般以__为主,辅以一些描写或议论,而通讯  相似文献   

16.
梁代著名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说:“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意思是说,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万物的声音、形貌,纷然杂陈,它们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从而便可以看到夸张的手法经常都被运用。夸张手法之所以经常地在文章中加以运用,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功能。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联想,抓住反映对象的某些特征,故意“言过其实”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本质,增强表达效果。在文章中适当地运用夸饰法,可使所反映的事物更加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如果把新闻创作比作“画龙”,那么拟定标题就是“点睛”,运用辞格来制作标题是“点睛”的重要手段.灵活运用多种辞格艺术能使标题出彩,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辞格的定义、功能 1.辞格的定义.辞格即修辞格,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也称语格、辞格、辞式等.  相似文献   

18.
夸张是文艺创作中为了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加强艺术效果所采取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喜剧创作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则是为了强化喜剧效果,获得更高的艺术享受和社会价值。文艺创作的中心课题是塑造真实、生动、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揭示其丰满多采的精神面貌。为了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文艺家、艺术家,常常在形象总体上进行艺术夸张。在《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刮骨  相似文献   

19.
夸张的故事     
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做夸张。夸张修辞法,在拘泥的人看来,很容易认为言过其实,违反客观真理。殊不知文学作品常常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客观事物合情合理地给予夸大或缩小,并不象科学论著主要用准确的数字和严密的推理来说明问题. 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由于不理解夸张这一修辞法在文学中的作用,因而在评价杜甫的诗的时候就出过洋相。杜甫的《古柏行》中有“苍皮淄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两句.沈括  相似文献   

20.
作为修辞手法之一的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但是,在电视新闻专题片中如果喜欢用比喻,又善于用比喻,做到说理、状物、抒情,都能用确切、生动的比喻联翩而来,就能使专题片顿然增加诱人的视听效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善用比喻,是电视新闻专题片的一大绝招。(一)电视新闻专题片用真实人物、事件反映现实生活,纪实性是它的根本属性。它相当于报纸上的通讯,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电视新闻专题片选择的材料比较丰富多彩、系统全面,有故事、有细节、有起伏。电视新闻专题片运用电视形象化的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