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路欣 《成才之路》2011,(25):47-4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有正常的智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阐述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德育的基础、智育的源泉、体育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要坚持原则 ,又要避免存在的问题 ,才能造就 2 1世纪的英才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非智力因素也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骆秀萍 《生活教育》2014,(14):87-88
非智力因素是学习的动力系统,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对其终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正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进行幼儿学习兴趣、创造品质及合作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吕晶 《考试周刊》2012,(8):125-125
物理的学习活动室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效应。非智力因素能够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陶冶情操,在提倡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今天,我们要把培养非智力因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非智力因素作为人的心理特征,对人才的成长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者要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非智力因素进行开发和培养。  相似文献   

7.
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情商(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工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非智力因素在此过程中起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的作用。要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必须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加以重视。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呢7笔者认为:一是要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二是要培养情感,使学生热爱学习;三是要锻炼意志.使学生勤奋学习j四是要养成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对于语言自身的研究和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但对于学习者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我们一直非常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本文对非智力因素的提出.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非智力因素可激励学习热情、调动创新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应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苟永豪 《考试周刊》2012,(10):48-49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通过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托升智力因素作为学科教学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学习语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的成效,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活动,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但要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情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等策略以培养和发展小学生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黎树疆 《广西教育》2010,(18):103-104
在化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本文从广义的非智力因素角度出发,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界定了智力因素、非智力户素的概念,概括了非智力因素的内涵,论述了它与智力因素的相反相成关系,肯定了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培养与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四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周玉春 《成才之路》2010,(30):30-30
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而学习动机和兴趣是重要的心理成分,是学习最活跃的因素,因材施教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周清亮 《考试周刊》2013,(86):66-66
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促进或减缓智力的发展,对智力起到维持调节的作用。因此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给出了具体的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强调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应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教学内容等去把握最优的培养策略.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之持久化;其次,要创设激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喜爱化学的浓厚兴趣;第三,要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第四,要引导学生努力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8.
周仁农 《考试周刊》2010,(18):76-77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和推动智力因素的发展。要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务必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把这种培养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20.
贺鑫 《文教资料》2006,(31):91-93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决定智力因素发挥的程度。因此,在3dsmax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