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采用中国大五人格简式版(CBF-PI-B)、社交焦虑量表(IAS)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3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大五人格在性别、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社交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3)神经质、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4)社交焦虑、宜人性、外向性、神经质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表明人格的培养和完善,以及社交焦虑的缓解有助于降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采用择业效能感量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对贵州省6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性别差异不显著。(2)大学生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年级差异不显著。(3)择业效能感各维度及总体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均呈显著正相关,与人格特质中的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道德感呈显著正相关,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与人格特质中的利他性和道德感呈显著正相关。(4)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择业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五人格在择业效能感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问卷和大五人格问卷对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成就动机与年级、成就动机与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2)成就动机与适应性,道德感及利他性呈显著正相关;(3)适应性、开放性和道德感对大学生成就动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人格存在着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SMHS)和《大五人格量表》对某科技大学的3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男女之间自卑和强迫差异极其(P<0.01)显著.在不同专业之间焦虑和抑郁方面差异非常显著.(2)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大五人格的开放性方面差异极其(P<0.01)显著,不同专业之间神经质和开放性方面差异非常显著.(3)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各维度水平和大五人格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神经质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开放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Spielberger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Inventory,TAI)在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适用性,验证其信度和效度。研究通过TAI和Sarason考试焦虑问卷(Test Anxiety Scale,TAS)及其他两个量表,对233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TAI在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TAI总分、担忧性和情绪性分量表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文理科差异,但年级差异显著。并得出结论:考试焦虑量表(TAI)的信、效度较高,在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17):3-4
考察Sarason考试焦虑问卷(Test Anxiety Scale,TAS)在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适用性。通过TAS和Spielberger考试焦虑量表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40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TAS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少数民族大学生的TAS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文理科差异;但年级差异显著。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的信效度较高,在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群体对自己有较高要求,面对未来挑战承受更大压力,更易于遭受抑郁侵袭。以《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研究工具,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抑郁水平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抑郁水平在年级、专业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与抑郁水平显著相关,人格因素中的外向性、宜人性和严谨性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随机取样的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和成就动机进行相关性研究,得出大学生考试焦虑在性别、生源地、专业和年级上均无显著差异;考试焦虑与成就动机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考试焦虑测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调查,了解工科大学生考试焦虑在性别、专业及人格维度间的分布特点及规律,探讨大学生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考试焦虑在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工科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与人格密切相关;考试焦虑对一些专业课的考试成绩有显著影响(P<0.05);轻度焦虑所占人数最多,同时轻度焦虑的学生平均成绩也最高,显著高于非焦虑、中度焦虑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焦虑与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焦虑在手机依赖与大五人格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大五人格问卷对L省39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手机依赖、焦虑、大五人格之间存在两两相关;(2)焦虑与大五人格各维度对大学生手机依赖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3)焦虑在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等维度与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心理健康、自我控制和人格的关系,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对枣庄学院的16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心理健康的各维度和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等四个维度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大五人格的严谨性和神经质维度与自我控制的各维度和总均分存在显著的相关;自我控制的各维度及总均分和心理健康的各维度及总均分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自我控制在人格的严谨性维度与心理健康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人格的神经质维度与心理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大学生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的现状,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拒绝敏感性关系,对178名大学生施测了社交焦虑量表、拒绝敏感性量表。测试显示:大学生拒绝敏感性及社交焦虑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从而可知,拒绝敏感性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2007年至2018年间40项采用人格五因素的量表简版(NEO-FFI)测量中国大学生人格的研究进行横断历史元分析,考察我国大学生(被试为39948人)的人格各个维度水平在这十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人格各个维度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2)男女大学生的人格各个维度水平也呈下降趋势,其中宜人性、外向性、开放性和神经质的下降趋势差异不显著,尽责性的下降趋势达到显著。结论:(1)从2007年至2018年,我国大学生的人格各个维度呈下降趋势;(2)从2007年至2018年,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神经质、宜人性、外向性和开放性呈下降趋势;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尽责性随着年代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衡书鹏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6):82-84,90
探讨贫困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452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贫困大学生在大五人格各因素上和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F<0.01);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外倾性、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并且大部分指标相关显著,而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与自尊的关系,利用就业焦虑问卷,自尊量表以及就业相关调查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通过相关分析,独立性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发现:1、大学生就业焦虑与自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并且与焦虑的每个维度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自尊高低影响就业焦虑,自尊水平越低就业焦虑越高,自尊水平越高就业焦虑越低,而且低自尊水平的人在就业焦虑得分以及各个维度上都显著高于高自尊水平的人;3、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发现自尊与就业焦虑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以自尊水平为研究的自变量,以就业焦虑为研究的因变量.回归方程为=119.290-2.103X.4、就业焦虑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变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毕业意向上差异不显著.5、自尊在性别、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毕业意向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5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依赖在恋爱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手机依赖在人格特质中的差异显示,精神质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外倾性在恋爱人群、年级中差异显著。在社会支持上的总分上,恋爱人群显著高于非恋爱人群、非独生子女显著高于独生子女。手机依赖与精神质、神经质之间存在正相关,与外倾性、社会支持之间存在负向相关。社会支持与外向型呈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在精神质与手机依赖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考察了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现状。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独生/非独生、父母职业、家庭所在地、年级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总分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在普遍信任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家庭所在地、独生/非独生、性别、年级大学生在特殊信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大学生人际信任受内部因素(性别)、外部因素(家庭、学校)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运用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和社交焦虑量表考查了353名大学生体像烦恼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结果表明:(1)体像烦恼在性别和家庭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体像烦恼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学生的体像烦恼显著高于农村学生;(2)社交焦虑水平在家庭来源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学生;(3)大学生体像烦恼与社交焦虑呈显著相关性.社交焦虑与形体烦恼、容貌烦恼两个维度呈显著相关,与性别烦恼、性器官烦恼两个维度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姚海娟 《教书育人》2013,(21):52-53
采用心理控制源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对16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和焦虑上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时间监控感上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及焦虑上皆没有显著差异;(2)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3)时间效能感对焦虑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焦虑是人们常会出现的一种情绪状态。随着高校扩招,现  相似文献   

20.
探讨在SARS流行时期 ,疫区大学生由SARS事件所引起的焦虑状况以及应付方式和人格特征对焦虑的影响。方法 :以河北师范大学 40 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应付方式调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以及主观压力自评问卷 ,对他们的应付方式、人格特征、焦虑水平以及主观压力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1 )主观压力与焦虑相关显著。 (2 )疫区大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3 )不同应付方式之间的焦虑水平差异显著。 (4 )心理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应付方式的采用和焦虑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5 )人格特征与焦虑有显著相关。结论 :通过调查可以认为 ,SARS确实是引起疫区大学生焦虑的应激事件 ,但成熟的应付方式、丰富的心理知识以及外向、随和、平缓的人格特征都可以降低心理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