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课程群结构整体功能效益,提出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课程群建设思路,介绍了课程群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建设成效。建立了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的交织模块化信号处理课程群体系;进一步改革优化了教学方法;构建了三平台、多层面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持续建设与课程体系配套的精品教材;研发搭建了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网站。实践表明,其结果促进了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综合现代教学手段及该门课程对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比如采用双语教学、结合MATLAB的实践教学平台、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若干设想。在教学过程中着重研究提高"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方法,实现该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并逐步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增强教研互动、加强师生互动、强化师资队伍等目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以"应用为主线"的信号处理类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经验总结。首先介绍了我校信号处理类课程体系的现状,以此为基础探索了信号处理类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性课堂内容教学、研究性实践教学设计等改革措施,提出了基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研究性教学考核评价手段和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对研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横向比较,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信号处理类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学生在校期间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新工科”建设,结合邢台学院生源情况,对信号处理类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课程思政,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构建思政元素库;重构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式、翻转式教学加强学生学习实践,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的素质目标;采用公平、公正、科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体系中同时加入课程思政效果考核。以上教学创新改革实践后,教学班学生在能力和素质上都有显著的提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A4):5-6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气测控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文章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初步探讨了"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改革,阐述了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采取的相应措施。教学实践表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处理类课程内容的紧密关系,为充分发挥课程群结构整体功能效益,提出并建立了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的树状交织模块化信号处理课程群体系,强调了融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依托我校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了三平台、五层面阶梯式实践教学模式,详细描述了该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想和实现过程。实践表明,构建的课程群教学、实验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加强了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综合协调发展,对整个专业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保证三基、突出三性"的实践教学新模式,通过设置"电子技术综合应用"集中实践教学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对电子技术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提高了电子技术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高职教育《化学分析》课程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采取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和实践探索,并尝试"过程考核"进行学业评价的考核方式改革,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电工学课程教学,对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从教材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改革等多个环节出发,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是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实验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广西漓江学堂以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推行线上学习网络课程、线下开展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考核目标由记忆知识与熟练操作技能扩展到高阶认知目标达成,以综合性实验为考核内容,在此基础上实施"无次数限制"考核方式。通过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