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代文化名门世家俞陛云、俞平伯父子分别编著有词选《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唐宋词选释》。在唐宋词这一特定研究领域,二本《选释》因其精彩纷呈的评点,严谨独到的考据,皆受时人所重而又各具特点。赏论其选本特色,方可探讨俞氏父子不同的选取标准和诠释理念,进而阐述词选所体现出的词学思想差异。  相似文献   

2.
毛晋与《六十种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十种曲》是迄今所见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明传奇选本,除传奇作品自身的艺术魅力外,选家毛晋独到的眼光和审美趣味是决定选本价值的极为重要的原因。本文试图对《六十种曲》进行分类,并在分析其艺术特征、与明传奇流派的关系等基础上探讨其流传至今的原因,以加深对《六十种曲》选本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明末瞽人唐汝询选解唐诗,勒为一书,是为《唐诗解》。其所选受高榛《唐诗正声》及李攀龙《唐诗选》的影响,试图整合高、李二选之长,选出“于唐诗或庶几矣”之选本,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仍表现出明代“尊尚盛唐”的主流选诗倾向。然究其选诗标准的生成,则与明末唐诗选本的时代评判有着重大关系。而其诗学理论则上祧严羽、杨士弘,近尊高榛、李攀龙,展现出一条明显的沿袭轨迹。  相似文献   

4.
《昭明文选》和《文心雕龙》都对文体加以分类,特别重视诗和赋两种文体。但它们是两部性质不同的书,对文学分类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文心雕龙》作为一部理论著作,重在研究和阐述各类文体的历史发展及创作特征;而《昭明文选》是一部文学作品的选本,重点在选出各类文体中最优秀的代表性作品。前者偏重于从文学理论方面去研究文体的类别,而后者则偏重于从文学创作角度区别不同文体。前者以理论为标准,不论作品好坏,只要有理论上的意义,就需要提出来讨论;后者以创作为标准,选出优秀作品,有些文类没有好作品,则可以不选。  相似文献   

5.
文学选本是选录文学作品的作品集,第一部中国文学选本是《诗经》。但由于古代尊经观念和不同阶段对文学的不同认识,对于第一部选本的论定也有不同。传统目录中将《文章流别集》作为第一部文学选本,历代选家又大多祖《昭明文选》之例。因此,本文从各阶段选本的形式、体例及其功能入手,辨析各主要选本的历史地位,从而澄清有关选本的一些认识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6.
明末郭濬所编的《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参考了唐汝询《汇集唐诗十集》合编明代具有影响力的唐诗选集的做法,将高棅《唐诗品汇》、李攀龙《唐诗选》两种唐诗选本用新的体例进行合编,且将李《选》独选的篇目及郭濬自认为属于唐诗“正声”而高、李二人漏选的篇目增入。注释及评语方面,高棅《唐诗正声》原编收录评语计27家,以唐宋间最多。而郭濬本精选评语23家,以明代评语最多,高氏所收评语大多汰去。此外,郭濬又将高、李两种选本中属于“平调”的诗作别编为附录,附于每卷之后。选诗的增删和评语的辑选,体现了郭氏作为晚明唐诗选家有别于明代前期以高棅、李攀龙为代表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7.
高棅的《唐诗品汇》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唐诗选本。高棅在总结前代选诗经验的基础上,为学诗者提供了最佳的阅读范本,更为后世的选家建构了有效的选诗模式:一部主流的诗歌选本,既要宏观地展现诗坛的全貌,又要清楚地标明这个时代诗坛的主导风格;借助于选本,选家必须在他人的诗歌作品和自己的诗学观念之间构建起一种动态循环;无论选古代诗歌还是当代诗歌,选家都应当着眼于“当下”,通过选本影响、左右“当下”的世运、风会。  相似文献   

8.
《宋词三百首》是清末民初最重要的宋词选本,但由于朱祖谋论词文字极为少见,其选旨、选心仅能通过况周颐等人的评价来揣度一二。通过对《宋词三百首》三次增删的比较及其圈点的分析,可较为真切地感受到该选沉郁静穆的特色,体会隐于其后的编选观念,亦可藉此一窥选者以"重、拙、大"为旨归的编选宗旨,是理解朱祖谋词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钱仲联《清诗三百首》虽是目前清诗的最好选本之一,但其中谬误之处也不少。本文从选目、注释、评论三方面指出其中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0.
魏禧的作品大都收在《宁都三魏全集》里。此外还有不少《魏叔子文钞》即散文选本流传,是研究魏禧散文的重要依据。最近在江西省图书馆发现一种《魏叔子文钞》清抄本,不见于各种书目,也未为研究魏禧的学者所言及。这种抄本有以下几个特点:选目数量多,超过现有的所有《文钞》本;它应该是从《全集本选录的,所据是比通行的道光本为优的康熙本;有的地方和《全集》本有出入,有些是佚文;抄本保留了《全集》中的批评,又有一些新的批评文字;抄本的纸张和字迹都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11.
摘要:唐宋婉约词与传统诗文在功能和表现对象上的不同,形成其以“缘情”为主的特征。本文着重从咏唱男女爱情与表露士大夫文人心绪两个方面,论述其真挚深细的抒情形态。  相似文献   

12.
论述形象的概念、构成及其思想文化内涵,分析"形象识别系统"的意义和作用,探究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全方位传达问题诸层面和发展趋向,加深该课题现实意义的认识,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WTO成员国,中国的建筑业从总体上看,同世界建筑业比较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法规的建立、制度的规范、行为的自律,企业整体形象的整合、升华,已经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王船山对“宋人”与宋诗的看法与评价,有其正确的一面。但由于受儒家诗教观的影响和局限,其中有不少过激言论与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15.
宋朝士大夫主张厉行法治,倡导“以法治国”,用法律手段来维护统治、稳定秩序,并且在法治实践的诸多领域中自觉践履、身体力行,为宋朝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洛阳与武则天的“颂”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则天的存诗中,"颂"的比重是最大的,共39首。她的《颂》诗,也就是说,她做为一名政治家所做的政治宣言,全是在洛阳发表的;大部分《颂》诗,用四言写成,具有帝王之气,也是在洛阳呈现的;诗境的开阔和气象的宏大即诗歌由初唐走向盛唐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从洛阳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结买、结籴是市易务官吏或由市易务招募商人,承办政府上供采买和购置沿边军粮的制度.其原则是政府预支本钱给承办人,预支数额要比原来政府采购的成本低.承办人以房、田契书和金银作抵押,并向主管部门立下保证文状,不能按时完成承办额要受处罚,赢亏自负.结买、结籴本钱的性质是预支款而非贷款,不必按市易赊贷法支付利息.由于结买上供预支本钱少,未能推广,结籴军粮虽可赢利,但多被市易务官吏及其关系户承办,存在经营不善、挪用结籴款等弊端,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8.
在康熙诗坛,宋荦尝一度与王渔洋并称诗坛盟主,声誉颇。然其诗史地位却难以从创作认知,而是主要体现于他对“江左十五子”诗歌集群的建设。“江左十五子”是考察清初诗坛向清中叶诗坛过渡的一个关键性诗歌群体,由他们与宋荦共同推扬的创作风气从正负两方面对清中叶诗坛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宋“蛮变”频繁剧烈,除了官吏贪暴激起蛮众反叛的原因外,汉沔流域蛮汉杂居引发族际冲突亦是重要原因,蛮民的斗争带有改变贱民化及恢复自由身份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词林韵释》是一部是关于近代汉语语音的重要著作,其声母中知组、章组、庄组字已经不像中古时期那样泾渭分明,而是已经合流。本文就其合流情况进行初步探讨,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