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郑尹 《教育教学论坛》2013,(27):209-211
艺术设计史论课是艺术设计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轻视理论"消极抵触"死记硬背"挂科率高"等问题。本文拟探索艺术设计史论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克服学生在此类课程学习中的负面情绪,引导学生在开心愉悦的环境中完成理论课程学习任务,为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开设艺术设计理论教育课程,其目的不仅仅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化、艺术、设计方面的常识,而是要让学生在了解艺术设计历史的基础上,把握人类艺术设计的本质以及艺术设计风格演变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为将来的艺术设计学习和工作搭建坚实而雄厚的人文平台和学术平台。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设置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开设,同时要进行基础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和专业设计理论课程以及艺术理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划分。  相似文献   

3.
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对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艺术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公共雕塑材料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了创作公共雕塑艺术的基本前提。学生通过研究"生活废材"在公共雕塑课程中创新运用,研究公共雕塑材料艺术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专业设计水平,铸就扎实的造型能力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正一、实践教学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比较前沿的设计理念,在教师指导下,构思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如何能让学生的作品更加符合社会需求,这就需要实践教学训练,让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其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人机工程学的学科特点,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寻求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探索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和师生互动的教育模式,掌握课程的相关理论。做到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并将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到产品设计中。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研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这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需要具有宽厚的艺术设计基础,而现行的基础课程已经失去"基础"学科的支持而严重失衡,为此,需要对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设计进行重构,即在明确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设计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上好<造型基础>、<色彩基础>、<构成基础>三门课程.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设计专业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是各个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就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形势来看,工作室化教学法是可借鉴的一种有效方法。工作室教学模式具有开放多元的特征,可以搭建、营造艺术设计的工作学习氛围,有效激发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力,模拟艺术设计工作流程,突破原有教学模式。设计教育方法的不断拓进应是予以不断探索的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设计史论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此门课程,可以了解设计的历史演变、风格流派等内容,进而发现设计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前瞻性设计意识。艺术设计史论教师在处理施教者、教育媒介和受教者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应充分重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通过选用合理的教育媒介和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9.
设计概论课程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对学生艺术专业的理论学习帮助很大,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为使该课程达到更大的实效性,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性研究和实践就迫在眉睫。因此,在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之上,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加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模式,以期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陈妮娜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9):112-112,F0003
电脑艺术设计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在学习中扩展了学生的创作领域,也在教学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新兴的电脑科技带进了课堂。但由于目前国内电脑设计教学才刚刚起步,在高校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所以文章从加强理论课程教学,加大学生徒手绘画能力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阐述。从而在电脑艺术设计教学中将注重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与电脑这一现代高科技手段结合并加以应用,培养出适应行业需要的专业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