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互联网+"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学传播方式。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新特征,分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充分利用"互联网+"特点,为高校创造思想政治教育产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的新常态,在各领域掀起了发展创新的热潮。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成为我国思想政治建设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时代课题。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创造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为此,眼下我们应当积极探寻"互联网+"时代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生为本",将"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互联网+"创新2.0下教育大转型的应有之意。"互联网+"不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便利,而且其复杂的信息内容、开放性的信息平台双面性的特点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我们在充分认识"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还要认清"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达到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开辟"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因互联网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各种思想混杂的互联网环境下有效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很多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正负面效应入手,简要论述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95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方法创新进行了讨论,文章不仅阐述了"互联网+"的相关概念,而且还对"95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这一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正式教育带来的挑战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策略,不断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1):136-137
在当代社会,互联网被人们广泛利用,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希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2012年,"互联网+"的概念首次进入大众视野,到2015年"互联网+"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国务院颁布了鼓励高校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相关政策,这意味着对于"互联网+"教育工作探索的重要性。"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既是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更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将作为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为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研究生的基本特点,对比传统方式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杨艳 《陕西教育》2020,(5):20-21
互联网属于开放型移动平台,存储海量数据信息,监督管理部门难以发现其中许多细微部分。而高校为了在互联网领域拥有话语权,必须深入其中,占据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位置。通过"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弥补不足,从而实现"互联网+"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本文主要对"互联网+"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势不可挡,"互联网+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网络传播,教育者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受教育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知识信息,有效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广大少数民族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顺应时代潮流,紧扣现实需求,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开辟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箕子的“子”不是爵位,商王朝没有子爵。“子”是由王族的姓变为尊称的。箕子是中国第一个称为“子”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2.
钟嵘《诗品》中的"滋味"说体现了其诗歌审美理论,在古代诗论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滋味"说吸收了前人"味"论的文艺思想成果,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五言为体、抒情写景的详切充分、追求"自然英旨"、"风力"与"丹采"的具备等方面,它对后世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古代的诗歌创作和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两课”是教育部规定包括高职学院在内的高等院校的必修课,“两课”课程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必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外,还必须做到“六多”,即多看,多思,多记,多背,多写,多听。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关系,并对共产主义实质作了科学的说明。然而,纵观这一章,我们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总离不开一个概念一“人”。“现实的人”是他们展开研究的基础,并贯穿他们研究的全过程,“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则是他们研究的最终目的。反正“人”在这一章中的重要性处处凸现,它成了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是整篇文章的“魂”。  相似文献   

15.
《庄子》是哲思和文心的结晶,“物化”是渡入《庄子》的要津。从哲学、美学、文学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庄子》“物化”思想的研究做一个综合的论述,以展现其历史演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构成《金瓶梅》间架重要元素的"墙"共有三堵,分别位于王婆家与武大郎家、西门庆与花子虚家、李瓶儿与潘金莲居所之间。这三堵墙不仅促使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金瓶梅》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语文教学中“教和学”“先”与“后”关系的论述,指出语文教改的关键就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即应采取“先人为主,先学后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应采用“先入求感得、先学求知得、后教使悟得”的三层阅读法;在写作教学中,应变“指导-写作”为“写作-指导”,即“先人为主。先写后导”。  相似文献   

18.
在概括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网络交流中的传受心理和语言进行了分析: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理想化的互动交流;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传播空间,语言就是身份。网络生活是一种真实的虚拟人生。  相似文献   

19.
以"门"这一意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红楼梦》中出现的"门"所代表的具体和抽象涵义,论证"门"与身份等级、人物性格命运以及悲剧结尾的象征性联系,以此揭示作者意欲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20.
大学去行政化之“积极”与“稳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大学行政化该不该"去"的认识并没有统一,对如何"去"的路径也颇多争议。对此,应在思想层面上坚持改革信念不动摇,发挥高校引领社会的功能,"积极"推进大学去行政化社会共识的达成,调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在具体操作上则"稳妥"设计好如何"去"的战略路径,通过推进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处理好大学自主发展与政府宏观管理的关系,处理好教授治学与校长治校的关系,寻求去行政化改革的示范性突破口等,争取去行政化改革最终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