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解释《孟子》的过程伴随着自己的解释逻辑,从"探寻文本本义"到"体验圣人之心",最终实现"通经以明理"的目的,这是朱熹的解经逻辑。从意义的局限性与开放性、理解偏见的合理性等解释学视角来看这一逻辑,对理解朱熹的解经过程具有方法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文琴 《山东教育》2012,(Z4):60-61
文本解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课标、教材及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等)的内容和意义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教师文本解读得准确与否、深入与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这里谈一谈文本解读的几种策略。一、走进文本文本解读是对文本逐步走进的过程,从陌生到亲切再到创新。首先,要善待文本。犹如观察的视线,对文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平视",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文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应多一些文本,少些架空分析、少些课外文献、少些  相似文献   

3.
朱熹解释经典的过程有着自己的解释逻辑,从"探寻文本本义"到"体验圣人之心",最终实现"通经以明理"的目的,这是朱熹的解经逻辑。通过意义的局限性与开放性、理解偏见的合理性等解释学视角来审视这一逻辑,对理解朱熹的解经过程具有方法论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对文本的解读,还是教学实施,教师都不能人云亦云,而要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让看似平淡的文本彰显出奇崛之效。在具体的实践中,要从"传统"到"适切",在平淡中发现新奇;要由"课内"到"课外",在惯常中突出重围;要由"整体"到"聚点",在文眼中拓展视阈,从而在创新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性保存的诠释学忧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民俗制度的变化、白话文和汉字改革运动造成的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差异,加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之间的距离,使得民众对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异常地艰难.借鉴古代经典文本诠释中的"经--传--注"等多层级结构模式,强化文本理解与解释的社会化诠释学循环,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从"文本性"走向"精神性"、从"学术化"走向"社会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和创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认为文学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引的"火",导的"路",其实就是文学作品的"语言",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营造的"语辞世界"。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文本细微处的深入理解和探究就成为回归"语辞世界"的关键。在此,笔者尝试以文本中数字的深刻内涵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以发现文本动态的细微点所蕴含的深刻语境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师与文本对话是教学有效的关键点,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蕴于文本对话中的是教师的自我理解、自我反思、意义追求与意义超越,是教师教学素养的根性觉醒。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施状态,故此,探寻文本对话的实践路径将成为有效教学的本源。一、文眼品读,把脉章络文本有"文眼",是文本中  相似文献   

8.
课程理解不但追求课程文本的"意义",而且追求课程文本的"意味"。追求课程文本的"意义"体现了课程理解的认识论旨趣,它追求的是客观化课程文本之中的作者意图和课程文本所言及的事物本身;追求课程文本的"意味"则体现了课程理解的本体论旨趣,它追求的是课程文本之于读者的生存所指示的可能性。两种旨趣的不同决定了追求课程文本"意义"的方法有别于追求课程文本"意味"的方法:前者使用的主要是客观的语言分析、心理分析和"文实互训法";后者使用的则主要是读者与课程文本基于"问—答"结构而进行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在"阅读"部分出现了许多新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鲜明地提出"理解力"、"感受力"概念,将一般对文本理解和感悟,转变为学生语文阅读实践能力.对学生要求从"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到"转变为语文实践的能力",这一转变,是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的对外开放思想,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孙中三的"开放主义",历经坎坷,与时俱进,走过了一条艰苦卓绝的道路,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对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