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学习产出"(OBE)理念的学习,结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对目前《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基于对OBE工程教育模式的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旨在提升本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当前地质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构造地质学》作为我院煤田地质与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已经历了四十年的教学实践。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坚持改革探索,特别是经过《构造地质学》课程建设,通过院级验收,获得了院优质课程。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水文学》课程对工程教育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出发,分析了《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综合评定课程成绩等方面提出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并未形成相融合的体系,对采矿工程专业煤矿地质学课程群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筛选、整合,教学及考核方法改革,以"金课"及翻转课堂建设为抓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实践案例,对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建设适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群体系.  相似文献   

5.
煤矿地质学是一门与煤矿密切相关,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的实用性课程。为了实现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课程达成度,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当前课程设置情况,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三方面对煤矿地质学教学进行改进,以利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工程地质学是高职钻探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分析,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分别从教材的选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要求,结合《金属材料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属材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并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指出改革要点,进而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认证与推进国际化进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在港航工程专业《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课程改革的方向。文中强调了专业基础类课程的重要作用,并指出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地质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而提高其构造解析的能力。 《构造地质学》的课程特点是知识点较多,涉及的学科较多(如岩石学、平面和立体几何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变学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本课程  相似文献   

10.
《大气与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是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及大气与噪声污染控制的技术特点,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面临挑战。结合笔者的相关横向课题,从工程案例题目设计、工程设计任务书制定、课程教学改革三方面,对《大气与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展工程案例的教育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工程力学》课程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文章就《工程力学》课程的体系设计、教学内容编排、多媒体运用与模拟实验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工程力学》课程建设应结合具体实际,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核心,将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思想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逆向工程"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训练课程中开设逆向工程实训项目,丰富了工程训练的内容,开阔了参训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实施过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做了探讨,为相关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设置的课程体系,探讨《工程导论》与《工程实践》开设的背景和意义,并详细介绍了两门课程开设的内容与作用,充分实证了两课在工科学习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水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堂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以达到促进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结合新形势下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依托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形成了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学科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模式,系统构建了“一体化、三层次、五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一三五”实践教学体系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培养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学科学生在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从事大型工程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企业的调研及研究生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标准意识缺乏现状,面向重大装备制造的技术需求,大连理工大学为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机械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围绕机床标准、工程机械标准、模具标准及刀具磨具标准等四大模块,系统介绍了"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知识体系及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模式及课程考核方式等内容。最后,通过教学效果证实了该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机械工程标准知识,具备运用相关标准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7.
18.
《机械工程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带有较深的学历教育的色彩,在任职化教学的改革中,《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如何能够真正为后续工作服务,就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改革。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保障条件的建设及师资力量的建设方面阐述了《机械工程基础》课程从学历教育到任职教育的改革。课程采用了任职化与模块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课堂拉到外场实习中心,教学方式实行任务牵引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农科类高校进行《农业生态工程》课程教学的现状,阐释了《农业生态工程》教学中授课内容的改变,总结出讲授《农业生态工程》关键环节和关键措施,最后通过对《农业生态工程》教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更好地开展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