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李浩 《广东教育》2006,(4):56-56
又到了高考备考时间,任教高考班的语文,最为头疼的是作文辅导。有同行跟我谈起这个问题,认为应当提倡学生多学点文言文的腔调,多背点文言词句,练一些“文自相间”的文字。这样显得有文采,可以拿高分。他还罗列出例证: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有很多是文言或文白相间之作,如什么《赤兔之死》之类……  相似文献   

2.
刘飞 《语文天地》2010,(7):40-42
好的考场作文.固然是文质兼美。虽然质是本.但好的文采亦是非常重要的。论语中就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之说。在历年的考纲中都有对作文文采的要求.“作文要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我们把考纲的要求展开便是:在语言上,  相似文献   

3.
王贵兴 《阅读与鉴赏》2009,(8):56-56,13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需要具备深刻的主题、新颖的题材、创新的结构,还有一项重要的要求,就是语言优美靓丽,文章文采飞扬。讲究文采是美化作文语言的“不二法门”.是做好考场作文的制胜宝典.也是我国悠久辉煌的文学之优良传统。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缺少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流传也不会久远。刘勰说:“文温以丽,可谓乎一字千金。”除了强调文章要惜墨如金。唯陈言以去之处,还应讲究词藻和语言的优美。使得文章得于柔和之美。  相似文献   

4.
方锦松 《学语文》2005,(3):4-34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古人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文采。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语言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5.
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中,对作文发展等级中的要求就有一条是“有文采”。这里的“文采”,指的是文艺方面的才华。在高考作文评分中,“文采”已成为评判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语言是比较稳定的因素,它最能显示出考生实际的写作水平。文章是否有文采,是高考阅卷人比较容易把握和评判的,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必须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把“有文采”作为训练的重点。一般说来,要做到“有文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章,一定有好的语言.近年来高考,将语言表达作为了作文的重要评分标准之一。《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所作的规定中,共分“深刻透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4个方面。“有文采”主要是指语言。因为人们看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语言,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流畅、隽水、精炼、圆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优劣。谁忽视语言.就等于放弃写文章。  相似文献   

7.
王玉兰 《成才之路》2010,(20):97-97
俗话说:“义虽深.理虽大。词不工者不成文。”好的文章离不开文采.因此,“打造语言。增添文采”便成为我们学习作文的一节必修课。那么怎样使妙笔生花文笔斐然呢?下面就来介绍几招。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评分中的发展等级一项.从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去衡量考场作文。其中任何一方面做得较好,都可以得到相应的等级分。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生作文缺憾之一就是文句缺乏质感与文采。分析个中原因,除生活阅历、观察能力不够外,教师引导训练不足也是重要因素。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调整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确立自己作文教学训练目标。下面就学生作文语句“质感与文采”训练之一——“咏物”语句训练,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有文采”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语言标准。在考场作文中,如果写景状物。绘形绘色;写人叙事,生动传神;议事言理,生动风趣;在语言上广采博学.遣词造句力求神韵,广用修辞,文笔飞扬多姿,那么通篇就会文采洋溢,处处精彩。  相似文献   

11.
蔡静 《现代语文》2014,(10):144-145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作文,好的开头就是一篇优秀作文的开始。文章的开头要做到有文采,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这样才会让自己的作文分数尽可能提高。然而,笔者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却发现很多学生作文的开头存在问题,如:或拐弯抹角,总喜欢“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或离题万里且开头过长,有些“大头娃娃”的风格;或空洞无味,泛泛而谈,不能很好的切入主题或表明观点;或平淡无奇,直白得索然无味;或千篇一律格式化,有些没话找话说,重复雷同;或似绣花枕头,看似有文采,实则文不对题,表达不明不白,虚假欺人。以上的情况不符合高考作文要“生动形象”、“有文采”的要求。因此,高中作文要力避以上种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丁光辉 《学语文》2003,(3):34-34
“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即讲究作文语言的艺术性。那么,怎样使作文语言有文采呢? 一、摘藻布彩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文学作  相似文献   

13.
范晓伟 《教育文汇》2007,(12):47-49
孔子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可见文采对于一篇文章何其重要。当然,能使作文有文采的方法很多,我认为,巧借古诗,是增强作文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代诗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巧借古诗,可以激活文章的语言表达,彰显文章的底蕴,使文章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芳香。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来为作文增辉添色呢?  相似文献   

14.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因此好的文章离不开好的文采,好的文采,读之如饮茗茶,余甘未尽。高考作文要想取得高分,除了要注意思想向上、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外,还要注重语言文采。那么在高考作文复习中如何突破“语言文采”这一关,已成为了我们在复习中的一个追求。下面笔者结合高考作文复习以及往年高考优秀作文来谈谈如何突破作文语言文采关。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小远”。一篇好的文章,如果没有好的语言作为载体,那么即使有好的立意和构思,也不能给人以形象的直感,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部分也明确提出要“有文采”。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对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文采飞扬,让作文亮起来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发表了孙如明《高考作文评价应淡化或删改“有文采”》(以下简称“孙文”)一文,认为近年来套话作文的流行与《考试说明》将“有文采”纳人作文评价标准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与坏的语言》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佛教里的和尚在禅房里讲经.讲得天花乱坠.百鸟全飞来了,猛兽也驯服了,路上的小贩们也都放下担子来听。这不是佛法无边,而是老和尚巧妙设色的结果。这里的“色”。就是行文要有文采。有“文采”也是高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要求。伴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高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也作了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18.
作文“看文采”,是《考试大纲》在“语言通顺”基础上提出的高一级的要求。需要明确的是,词句漂亮,行文华丽,固然是有“文采”,但更多的情况下,“文采”,指内含的一种韵味,一种气派,一种光泽,它以自然流露为上。怎样做到有“文采”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决定着一篇作文质量的高低。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缺乏文采的文章是没有吸引力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一等作文有严格的要求,这就是“主旨鲜明,表达有文采”。文采,主要是指语言要新鲜活泼,充满灵气和个性。同时,好文章一定要显示出内在的文采,要体现出作者思想的个性美,要新意迭出。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的作文教学,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作文如果辅导好了,学生的作文写得文采飞扬,大气磅礴;如果辅导不好,学生作文不是抄袭,就是无话可说。其实学生作文,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抓住教学,就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训练和发展,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好作文。不管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自拟题目的作文,其实都一样,无所谓题目的命题,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心中要有写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学生有了写作的技巧,什么样的作文都是手到擒来,笔到文成。所以,训练学生作文的方法是作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