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明海 《收藏》2007,(7):141-141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史称“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范阳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上元元年(760年)史思明为解决军费需求,大肆毁佛销铜以铸“得壹元宝”大钱,以一当开元百枚。后因“得壹”非长祚之兆,随改铸“顺天元宝”,也是以一当开元钱百枚。顺天钱的质地厚重,制作精整。作为一种军需货币,尽管只在占领区短暂流通了一年多,  相似文献   

2.
周少华 《收藏界》2010,(6):105-105
"得一(壹)谁知谶未真,顺天新铸有重轮,洛阳古寺铜销尽,都是如来劫后身。"这是清代的《古泉杂咏》。《新唐书·食货志》:"史思明据东都,亦铸‘得壹元宝’钱,径一寸四分,以一当开元之百,既而恶‘得壹’  相似文献   

3.
李兆民 《收藏》2006,(12):107-107
“顺天易得,得壹难求。” 我在初涉钱币收藏时,就从老一辈钱币收藏家那里知晓“得壹元宝”钱较难寻觅。当时由于工薪收入不宽余等原因,我将收藏定位于中档钱币,“得壹元宝”钱自然被列入重点寻觅对象。  相似文献   

4.
陈康 《集邮博览》2003,(1):52-5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同样唐代的钱币在中国货币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唐高祖在武德四年(621年)废止实行了700余年的五铢钱制,开始铸行“开元通宝”,“开元”意为开新朝之元,开新币之元。“通宝”意为通行宝货,旧谱家亦将其释为“开通元宝”。通宝体系的钱币更新了五铢体系,一直沿用到废止方孔钱的使用,共实行了1300余年,以大钱为1两,革新了秦汉以来以廿四铢为1两的旧制,这是一项伟大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皇统元宝”乃古钱大珍,为玩家百余年来追求之尤物也。近年渔利之徒多有伪造赝鼎之品,掩人耳目,乱人视听,且丑陋不堪,上手即可识之。此品以彩照视之,感觉尚好,包浆锈色皆较自然,但未见实物,难以下定论。如系真品,其市场价格当又有新突破矣。  相似文献   

6.
周少华 《收藏》2008,(2):121-121
咸丰宝武局铸钱,分通宝、重宝和元宝三大类。小平为通宝,当五、当十、当五十为重宝,当百为元宝,共五等面值。从钱文的“宝”字来看,“尔”宝居多,为常见品。“缶”宝则少见,尤其是当五的,很难寻觅到。马定祥先生主编的《成丰泉汇》中将其定为一级三星,目前为仅见品。  相似文献   

7.
秦洁 《收藏》2008,(9):110-112
西汉末年,外成王莽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王莽在位期间共进行了五次货币改革,这位“改革家”改革速度之快,实施态度之严肃彻底,令人叹为观止。其第一次币制改革在即位前的居摄二年(公元7年),王莽改变汉制,于五铢钱外更铸大钱,文日“大泉五十”,一当五铢钱五十枚,又铸“契刀五百”.一当五铢钱五百枚,错刀“一刀平五千”,一当五铢钱五千枚。几四品并行。  相似文献   

8.
王连根 《收藏界》2011,(3):68-69
唐王朝进入中期后,迅速由兴而衰,到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了历时八年(公元755-763年)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后,造成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市场凋敝,政府财政匮乏。"得壹元宝"与"顺天元宝"大钱,就是在这动乱年代产生的钱币。  相似文献   

9.
傅绍庆 《收藏界》2012,(6):68-68
金海陵于完颜亮于公元1158年(正隆三年)始铸的“正隆元宝”以制作精美而著称于世。其中以“正”字之第四、五笔相连为一笔的四笔正隆存世最多,而“正”字分作五笔书写的五笔“正隆”则甚为稀见,为泉界认知度颇高的名誉品。  相似文献   

10.
银锭,顾名思义,即熔铸成锭的白银,而元宝则是作为货币流通的一种银锭,又称“宝银”。因其形似马蹄,又叫“马蹄银”。我国白银的形式,自古有铤有饼,为长条状或圆状,从元代以后,就以元宝作为白银流通的主要形式。元宝每只重约五十两,上面铸有铸  相似文献   

11.
王泰初 《收藏》2013,(1):101-101
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的宋钱以北宋钱为主,大多数窖藏中还夹杂有少量南宋的“建炎通宝”“建炎重宝”“绍兴元宝”“隆兴元宝”以及金代的“正隆元宝”等钱。这一情况与北宋末南宋初金人入侵有关,这些钱币是人们为躲避战争,仓皇逃亡时所埋藏。当时关中沦陷较中原晚,这些钱币的时间下限在南宋初期的“隆兴”年间。1991年3月2 8日宝鸡市人民街邮电营业所盖楼施工时,离地表4米深的地下出土了“建炎重宝”和“钱树”及坩埚、铸钱残渣等遗物。  相似文献   

12.
边力 《收藏》2010,(2):139-142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河南巡抚陈夔龙鉴于“各省可仿粤省之例铸造铜元”之上谕,以“豫省银贱钱荒”为由,具奏朝廷“设局开铸铜元”,获准后遂将地处开封南关的机器局改为铜元局,并命官员从上海购来机器设备和一应材料等,于同年10月正式开铸“光绪元宝”铜元。光绪三十二年,河南开封铜元局划归户部管辖,改名为“度支部造币汴厂”,铸行“大清铜币”中心“汴”铜元。  相似文献   

13.
陈瑞海 《收藏界》2010,(4):88-88
辽道宗寿昌年间(1095-1101年)铸“寿昌元宝”钱,这也是他在位所铸的最后一个年号钱。“寿昌元宝”小平钱铸量虽不多,但却也有数种版别。  相似文献   

14.
何文育 《收藏界》2010,(7):91-91
金代崇庆年间(1212-1213年)所铸的“崇庆元宝”篆书折五型铜钱,在泉币界名声显赫,为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列。然未见有“崇庆元宝”小平钱的报导。  相似文献   

15.
带馅面食是我国的传统食品,如包子、饺子、烧麦、馄饨等,颇受大众欢迎。北方人有一句口头禅:“好吃不过饺子。”每当逢年过节、星期天或家有贵客来,大多要包饺子。尤其是每年除夕吃年夜饭时,全家人团团围坐,以热气腾腾的“元宝”(北方人称除夕之夜的饺子为“元宝”)作团圆饭,喜气洋洋,吃起来别有风味。  相似文献   

16.
袁永成 《收藏》2011,(4):109-109
1992年秋,笔者在洛阳古玩市场上购得一枚五代初幽州(今北京)刘守光所铸"顺天元宝"背"千"大钱。该钱生坑绿锈,背面有部分白碱锈,直径37.5毫米,重16克(见图)。当时由于锈迹太大很难看清钱文,虽卖家索价不菲,但我初步认定这是枚好钱,毅然购得。  相似文献   

17.
北京顺天德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与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共同创建的一所独具特色的中医医院。是全国风湿病分会的临床基地,坚持中医为主,专科为主,中西医结合,以风湿病为主攻方向。医院奉行“顺天济世、德善惟生”为院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本,诚信第一,疗效第一。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学术水平为医院之崇高追求。瞄准风湿病疑难重症,组织重点攻关。医院拥有多种治疗风湿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对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症、硬皮病、皮肌炎、痛风、骨关…  相似文献   

18.
清代咸丰年间,因西方资本主义势力进逼及国内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导致政局危机四伏,财政基本枯竭。清政府为挽救币制行将崩溃之势而铸造咸丰大钱。大钱可统分为两大类:当百以下称"重宝","咸丰重宝"可分为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共八等;当百以上称"元宝",可分为当百、当二百、当  相似文献   

19.
戎畋松 《收藏》2006,(12):102-103
淳熙元宝·松十 南宋教宗赵育淳熙十年(1183年)始铸。孝宗即位之初,任用主战派重臣张浚主持北伐,以图收复中原失地。由于参战将领不和,导致“符离之战”失利,孝宗杭金信心受到打击,在秦桧余党主和派汤思退的蛊惑下,与金甸达成“隆兴和议”。  相似文献   

20.
信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利用鸽子通讯的历史悠久,《圣经》记载有诺亚方舟的故事,“鸽子衔着橄榄枝,报告陆地就在不远处。”公元8世纪初,唐代诗人张九龄少年时在家乡岭南饲养鸽子,用来与亲友通信。《开元天宝遗事》写道:“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