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 1.学习文言小说、人物传记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古典小说、书序、传记等文体知识。 3.学习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掌握本单元“岁”、“惊”,“习”等28个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然”的用法和意义。 教学突破方案 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的要求,学习本单元可运用比较阅读法,了解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辨析小说和人物传记在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点,《序》则可与一般书序相比较,区别其异同;比较四篇课文在评价人物上写法的异同。 (一)自读为主,提出问题讨论答疑,实行导学法学习《促织》、《柳敬亭传》两文。  相似文献   

2.
[阅读要求] 1、重视积累:①积累本单元常见的文言词语,掌握它们在课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②积累本单元课文出现的文言句式,做到能辨识,会翻译;③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背诵《逍遥游》和《虎丘记》的部分段落;④积累相关的文学知识——庄子及《庄子》的一般情况、袁宏道及明代公安派、蒲松龄及《聊斋志异》、唐代传奇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单元四篇文言文都属杂记。学习本单元,要进一步提高诵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并从中借鉴传统的表现手法和富有生命力的语言。由此,本单元教学重点为: 1.以《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为学习重点,学习记叙和议论有机结合的表达手法,比较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2.掌握文言虚词“其”、“而”,文言实词“名”、“鼓”等和常见的文言句式。 3.掌握诵读要领: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读出语气。  相似文献   

4.
〔大钢要求〕掌握一些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了解一些文言句式。能够翻译文言课文的一些片段.〔教材依据〕24篇文言文基本课文的“教学要求”并课文注释及“思考”、“练习”.  相似文献   

5.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单元教学目标及设想 1.本单元选取了孔子、孟子、韩非子和庄子的文章,意在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体会到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学习本单元,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并能区别文章中反映出来的儒家、法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 2.让学生了解我们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掌握并运用对比、比喻、事例等进行论辩、阐明观点的方法。 3.文言基础知识,应掌握“见”、“列”等十七个文言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五篇课文除《诗词五首》外,其余各篇都是历代著名的山水游记。学习本单元课文,重在阅读与积累。具体目标有三:一是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二是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三是通过几篇课文的比较阅读,体会各自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而体会山水游记的一般写法。  相似文献   

7.
【单元教学设想】穿越时空,走进春秋战国,触摸历史,我们便能一睹社会风云剧变,聆听诸子百家争鸣,看墨子热心救世,赏庄子机敏诙谐,明孟子治国理想……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为先秦诸子散文。学习这些课文,要注重:1.加强诵读,把握文章思想观点,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2.加强探究,了解文章的论述方式,体会诸子散文的语言风格;3.加强积累,梳理集纳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单篇教学方案】《公输》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赏读美点,读写结合。主要教学步骤:1.导入课文,简介墨子及本文背景。2.疏通课文,学生相互质疑解答,分类积累文言词…  相似文献   

8.
文言断句是考查学生文言综合能力的好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是中学文言教学的一项主要教学目标。学生在文言断句时必须首先读懂文言文,其次要掌握文言断句的法则。要掌握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法则,学生除了学习文言文知识外,还要多读文言文,在读中融会贯通,培养语感;多做练习,在实践中取得经验,逐步提高文言断句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单元教学设想】本单元属古诗文单元,选有四篇文言文和五首诗词曲。题材多样,有信札,有传记,有杂说,有赠言,有绝句、律诗、词、曲;内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这些作品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无不表达着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学习本单元,要求:1.大致读懂课文,整体感知内容;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感情;3.了解表达艺术,体味语言妙处;4.诵读背记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单篇教学方案】《与朱元思书》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欣赏性美读———欣赏美画,诵读美…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是初中语文中第一次接触的文言文和文言诗单元。其教学要求是:1.了解几个常见语气词的用法,学习“之”“于”“者”等虚词的主要用法;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懂得词有古义、今义的区别;3.了解古代寓言的一般特点和设喻的写法。在思想情感教育方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认识到做学问只要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转难为易;懂得学习无止境,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懂得熟能生  相似文献   

11.
[单元概说] 本单元由五篇文言文和五首诗词组成。从体裁来看,《公输》和《唐雎不辱使命》可以当作记叙文来读。《(荔枝图)序》、《核舟记》、《山市》可以视为说明文,条理非常清楚。《诗词五首》,前两首为唐诗,第三首为明诗,最后是两首宋词。学习本单元,通过诵读培养文言语感,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2.
一、通读语段,理清文意近几年,文言断句题相继出现于各省市的高考试卷之中,而且大有发展之势。在新一轮的复习备考中,我们很有必要了解文言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加强这方面的专题训练。其实,文言断句,有法可依,掌握以下几点,会有效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2.理解两篇讲读课文的行文思路和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掌握若干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4.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5.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6.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  相似文献   

14.
一、内容举要1.整体把握本单元的内容与特点。内容 :本单元有教读课文三篇 :《读报常识》《消息、通讯》《评论》;有自读课文三篇 :《副刊、文摘》《答记者问》《积累资料、学习办报》。(以下出现课题时均以课题首字代之。)重点学习内容是三篇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副》。特点 :本单元为读报单元 ,《读》与其他五篇文章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课文中有选入的报刊文章和“怎样阅读”的方法介绍 ,举例直观 ,主要靠学生自读。学生要重点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读报方法。积累资料要在读报过程中随时进行。办报 ,要借鉴读报的一些经验办…  相似文献   

15.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崇高智慧,认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残酷掠夺劳动人民血汗的罪行;自觉磨炼自己,将来为建设祖国担当重任。 2.初步理解“说”的体裁特点。 3.掌握几种常见的句式和修辞方法。 4.掌握一批实词。 (二)教学重点 1.课文中的实词及之、于、而、焉等虚词。 2.判断、省略、倒装、被动等文言句式。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断句是高考语文新课标卷必考题型,掌握正确的方法与技巧能有效提高学生文言断句能力。从借题解文、借文解题和熟记断句技巧入手,结合近三年高考试题,分析文言断句题做题方法,以期提高学生文言断句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从过去偏重字词的讲解,转移到指导学生顺畅地朗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篇或段上来.这个转移是重新修订后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原大纲中的要求是“阅读文言课文.了解初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能够翻译文言课文的一些片断”,“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了解一些文言句式”.修订后的大纲改为:“阅读文言课文,能理解基本内容”,“能顺畅的朗读文言课文”,新旧大纲都要求“背诵基本课文的一些篇或段”.今年我区的中考命题就体现了修订大纲的精神.今年初中毕业会考暨初中中专招生语文试卷文言文试题共有五个小题,第一小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诸葛亮的《出师表》的主旨;第二、三,四题都是考  相似文献   

18.
断句标点是对文言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我们必须先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和虚词,了解文言句式特点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是阅读文言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哪方面知识不足,都会错误理解文句,断错句子。养成正确的断句习惯对于我们阅读文言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本单元为古代人物传记单元。前3篇课文的传记性质十分明显,《祭妹文》可看作是别具一格的传记文。本单元教学,宜按照人物传记的体裁特点和提高古代散文阅读能力的总体目标编制教案。一单元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联系已学的同类课文,熟悉古代传记文的两个特点:善于选取典型事迹繁简分明地表现人物;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结合进行评议、抒情。 2.从高中毕业班角度考虑,抓紧文言语法和古文知  相似文献   

20.
<正>[锁定考点]1.掌握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辨别古今异义词的不同含义;3.翻译文言句子;4.学会文言断句;5.理解选文基本内容、景物特点,理清选文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6.掌握选文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妙处;7.品析选文语言;8.写感悟。[新题演练]一、《醉翁亭记》阅读[甲](选文略,见课文《醉翁亭记》)[乙]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