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和科学家(或曰科学工作者)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人们把鲜花、掌声和荣誉献给了科学家。这是应该的,但这并不是无条件的。科学家是一种社会角色,又是一种社会职业。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人们对于科学家这种社角色的社会期望。科学家不违反科学家的职业道德,人们有理由希望科学家的言行符合人们对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的社会期望。有些科学家的言行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但也有一些科家的言行辜负了人们的期望。我们不认为政治权力都是同科学道德冲突的,但我们必须承认政治权力有时是同科学道德冲突的。当…  相似文献   

2.
侏儒眼镜猴     
毕役 《百科知识》2009,(19):45-45
1921年,当最后一只侏儒眼镜猴被制成标本收藏在博物馆,人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这种动物。因此,科学家认为侏儒眼镜猴可能已经灭绝了。2008年,这种像老鼠一样大小的灵长类动物被科学家意外地发现,原来它们一直隐藏在印度尼西亚茂密山林中。  相似文献   

3.
彭慧 《发明与创新》2006,(12):29-29
人类寿命的极限到底是多少?这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答案。尽管百岁老人仍然少见,人类的平均寿命(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在延长。但是这种趋势能保持多久?科学家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发现,包括限制热量摄入在内的一些方法可以显著地延长它们的寿命。但是这些方法是否可以成功地应用到人类的身上,以及能延长多少寿命呢?一些科学家认为,至少人类活到100岁可以成为家常便饭。加拿大渥太华心脏研究中心主席罗伯兹表示,科学家曾认为,可能还需要100年,人类的寿命才能延长一倍。但多项研究成果已使科学家相…  相似文献   

4.
据以色列科学家称.大脑系统获得感觉的逢径就象调频收音机一样.他们认为,人们在触摸物体时皮肤有感觉是因为人的大脑在不断地调整变化着神经源频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飞碟是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常盛不衰的话题,许多人认为这是地外生命乘坐他们的“宇宙飞船”访问地球来了。有时随飞碟的出现,会发生一些离奇、神秘的现象,于是人们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都归结为外星明的力量在地球上的显现。然而,有科学家却打破了人们的幻想,他指出飞碟并非什么地外生命的“宇宙飞船”,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参与其中的主要角色是被科学家称为“地球黑子”的物质。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四十年代问世的系统理论,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有人认为,它的重要作用在于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他指导人们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从对象与环境、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作用、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进行分析,从新的角度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而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为现代科学发展开辟了新路、提供了新方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个空前浩大的系统工程。各级领导人才群体是这次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最佳组合及由此产生的最佳效能是四化建设顺利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感光细胞。原先人们一直认为,只有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才是能将光能转变成电脉冲的光感受器。科学家认为,新发现的细胞在调节生物钟的工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发现的细胞位于视网膜中比杆状细胞和  相似文献   

8.
人们曾经认为原子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粒子.后来原子被打开了,人们又认为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和电子是基本粒子.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基本粒子的种类已远不止这几种.《打开原子的大门。向我们讲述科学家们是如何发明了光谱分析方法,并在地球上找到了氦元素,讲到了20世纪科学家们是如何打开了原子的大门,并从中解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能.本书曾屡获奖励,并被评为“科学家推介的20世纪科普佳作”.  相似文献   

9.
猛犸(又称长毛象)在地球历史上最后一个冰河世纪纷纷灭亡,从此人们再也见不到这种浑身长满长毛的可爱动物了。此前,有科学家认为猛犸灭绝于全球变暖,也有科学家认为猛犸死于人类的过度捕猎。最近,美国科学家却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猛犸灭绝于一次彗星撞击地球的事件中。  相似文献   

10.
动物数学家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只有人类才有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动物不具备这些能力。然而,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一系列观察试验后发现,某些动物不仅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和逻辑思维,而且它们这方面的能力有时候甚至还大大地超乎人们的想像,非常令人吃惊。招潮蟹:回家要量步在世界  相似文献   

11.
趣味数字     
《百科知识》2010,(19):44-44
英国科学家研究认为,地球的年龄比人们认为的45.37亿年要少7000万年,地球的孕育期为1亿年,而非之前设想的3000万年。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在政府决策中的参与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现代各国政府决策过程中 ,科学家的参与现象渐呈普遍。该文初步分析了科学家参与政府决策的基本动因 ,概括了科学家参与政府决策的基本形态 ,并认为对科学家在政府决策中的参与及其作用应当辩证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认为 ,笑口常开有益于健康 ,可起到预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一个人充满愉悦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小欢乐 ,也能使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延续数小时之久。而不安和痛苦所带来的恰恰相反。科学家们对人们在欢乐和痛苦的情况下 ,唾液中起抵抗感冒及呼吸道感染作用的抗体———免疫球蛋白———A的水平 ,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 ,在欢乐的心情下该抗体的水平可升高 2 0倍 ,并且在 4 5分钟后 ,还可以进一步地升高。由此可见 ,笑口常开对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是显著的。此外 ,科学家还认为 ,闻到热巧克力的味道以后 ,免疫球蛋白—A的水平 ,…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信息》2003,(6):44-44
德国科学家日前介绍说,他们在鲑鱼和鱼的脑中发现了普里昂蛋白。不过科学家认为,这些普里昂蛋白并没有发生错误折叠变异,因此引起鱼类海绵状脑病——“疯鱼病”——的可能性很小,人们目前对此无需担心。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可以陶醉于自己的音乐世界中。不同的人会被不同的歌曲打动。人们通常认为乐曲本身具有动人的音符,而且乐器及演唱者的音质好,乐曲就会吸引人。这只是原因之一,科学家研究认为,人们陶醉于歌曲还另有原因。不知每个人是否注意到一点,我们都很偏爱老歌。似乎老的作曲家总是那么地技艺高超!若是这样想,很大程度上就冤枉了新的曲作者。再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喜欢老歌的过程,一首新歌听第一遍,往往不会觉得好听,甚至根本就不喜欢,但听上几天,你会发现不知何时,你已经暗暗喜欢上了这首歌。这就是科学家发现的歌曲迷人的一大因素:熟悉的旋律。我们…  相似文献   

16.
科技快递     
地球变“老”了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地球和火星诞生的时间比人们原先认为的要早2000万年。科学家过去认为,太阳系诞生于46亿年前一场巨大的超新星爆发。爆发的冲击波使残余的气体凝聚成团块,形成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但这些天体诞生的时间和速度都难以估计。对太阳系演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     
正人活到一百五十岁,世界会怎样?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年龄极限在120~130岁之间,但是,将其提高到150岁并非是荒诞不经的想法。但另一些人认为,人类活到150岁,现在可能不太现实。哪怕人们普遍都能活过100岁,对于社会而言都是极大考验。为了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们可能要工作到80岁左右,这意味着老人仍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适应能力。如果人们普遍长寿,世界人口将越来越多。科学家预计,在50~100年后,全球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3,(14):50-50
美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Y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发现这个一向被认为脆弱的性染色体,自我保护能力比人们想象的更强。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一向认为地核是高密度高温度的物质,其实这只是一个未能最后确证的假说.现在,科学家又提出了两个令人称奇的新假说…………  相似文献   

20.
<正>过去,科学家普遍认为人脸的进化与咀嚼食物有关,人手的进化与制造和使用工具有关,但最新研究表明,人脸与人手的进化与暴力有关。人脸的进化是为了抵御暴力从前,人们普遍认为脸部的进化是为了更好地咀嚼食物,但最近一些研究分析认为,多数古猿并不咀嚼坚硬食物。不久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充满争议的观点:人类的脸部进化是为了更适合抵御暴力。考古证据表明,从类人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