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琪 《海外英语》2011,(4):120-12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它的交际功能。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外语的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达到英语教学之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积东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东西方的社会是在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人们的思想、信仰、习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要想真正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3.
文化背景知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教师应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传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掌握的策略:重视差异比较、随机讲授与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4.
<正>一、英语歌曲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百度将文化定义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而语言则是传播文化最便捷的工具,就此而言,任何一门外语教学都离不开它的文化背景介绍,英语教学也如此。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很重要 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一、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拿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意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丁严一、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载体,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孤立存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摒弃传统教学中重语言基础知识传授,轻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分析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可从习语、宗教文化、社交文化、历史文化、政治文化、民族心理和民俗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语界就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普遍认为相当重要。人们在外语教学的实践中发现,要掌握一门外语,如果只掌握其基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系统内的语言基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习与了解目的语语言系统以外的社会文化知识以及交际准则。本文试从教学角度出发,就如何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进行交际文化教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对语言的研究已从过去的只注重语言的内部结构与形式(如语音、语法、词汇等)转向了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外部条件。特别是交际功能概念的提出,对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交际技能。“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而不是分析对象,与文化不可分割”。语言学习需要在文化的环境中进行,因此,语言教学要与文化知识的传授相结合。在学习外语的同时也了解该语言的文化内涵,是将文化因素转化为交际功能不可缺少的条件。本文将就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哪些文化知识要导入外语教学和文化知识的导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浅见。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当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达到中学英语教学之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积东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想牢固掌握一门外语,必须要了解、学习与其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本文主要讨论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介绍了中日文化的差异。主要以谚语、惯用语等为例,分析阐述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在外语语言教学中应大力加强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解决目前外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它比不理解语言内容更为可怕。由于长期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过去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只注重语言形式,忽视了文化导入及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但是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人相关的文化知识。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语教学中对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视有些不够,传统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这不足以保证人们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有效的交际.语言和文化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产生和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否则就不能真正掌握它.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必须注重方法和策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传授相应的语言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是使学习者切实掌握所学语言的基础知识,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根据社会语言学,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熟练地应用一种语言,必须了解和熟悉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因此外语教学也社会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任何培养目标的外语教学都必须重视所学语言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该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  相似文献   

19.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同样,我们学习英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You are indeed alucky dog"这句话,如果按字面翻译成汉语就是:"你真是一条幸运的狗。"这在汉语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不可分,它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用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口头和书面符号;同时,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习惯所使然,是约定俗成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历史的积淀,都反映着该民族人民的劳动创造、艺术成就、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一、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语言也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