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美国乞丐     
我一直以为全天下的乞丐都一样,他们会拿出各种悲惨遭遇或可怜形象,从而博得别人的同情并获得施舍。我这次去了美国之后,发现那里的乞丐虽然也喜欢写“行乞辞”,但是立场却非常高调。  相似文献   

2.
美国乞丐     
我一直以为全天下的乞丐都一样,他们会拿出各种悲惨遭遇或可怜形象,从而博得别人的同情并获得施舍。我这次去了美国之后,发现那里的乞丐虽然也喜欢写“行乞辞”,但是立场却非常高调。  相似文献   

3.
在十余年的教学经历中,我教育了很多后进学生,奉献了很多精力。他们当中多数人接受能力相对较低。同样的知识别人很快就学会了,他们却怎么也学不会,即使学会了,也会很快忘掉,而新的疑难问题又会接踵而来,像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  相似文献   

4.
高建  邓林鹃 《广西教育》2004,(7C):28-28
小时候,父母就常说: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待你。为此,我一直深信: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也一样会对我好。于是,我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直到经历了那件事后,我才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是不是错。  相似文献   

5.
隐形的翅膀     
我说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也会像鸟儿一样展翅翱翔,别人总是不信,说我在开玩笑,甚至嘲讽我,因此,这么多年来,我只不过在向他们证明这件事罢了!  相似文献   

6.
一个学生去请教他的老师:“什么叫做诡辩?”老师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他们谁会洗澡呢?”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博览》2012,(13):49-49
龙凤ask:我从小因为家庭的因素和自身条件而养成了消极内向的性格,我身边肯和我交朋友的人少之又少。我不小心说错话时,会被他们反驳得无言以对。和他们在一起,我又会紧张地说话吞吞吐吐,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生活中,别人的脸色看多了,也渐渐学会了察言观色,别人高兴的时候,我会搭讪一两句,别人愁眉苦脸,我会逃得远远的。我...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2006,(7):16-16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教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 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两个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  相似文献   

9.
成长快乐     
小时候,我并不知道怎样给予别人快乐。我以为给别人吃几颗糖,陪他们做几次游戏,别人就会开心。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学会了通过帮助别人来给予他们快乐。  相似文献   

10.
嗨!老乡     
我深信关于美国风俗习惯方面,你们应该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人们彼此如何进行介绍。在姓名使用方面,美国的社会习惯和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来称呼。他们觉得这些称呼过于正规了。在美国老老少少都喜欢别人称呼他们的教名。比如,某个人可能这样说:“我的名字叫威尔逊——詹姆斯·威尔逊,就叫我詹姆斯吧。”“认识你很高兴,我是米勒,不过叫我保罗吧。”“您好!”“您好!”有时你遇到初次见面的女士,她也会这样说:“不要称我史密斯夫人,就叫我萨莉好啦。”这样,你们可以…  相似文献   

11.
任峰 《下一代》2014,(2):10-10
正有这样一个"肓人点灯"的故事:禅师见盲人打着灯笼,不解,询问缘由。肓人说:我听说天黑以后,世人都跟我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才点上灯为他们照亮道路。禅师说:原来你是为了众人才点灯,很有善心。肓人说:其实我是为自己点灯的,因为点了灯,在黑夜里别人才能看见我,不会撞到我,还会搀扶我、照顾我。禅师大悟:为别人就是为自己。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更多的爱和尊重,却很少有人考虑,在"得到"之前,自己付出了什么。就像很多人时常抱怨生活坎坷、世态炎凉,可每当别人走过来请求帮助时,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雅典同胞们:所剩的时间不多了,你们就要指责那些使雅典城蒙上污名的人,因为他们把那位智者苏格拉底处死。而那些使你们也蒙上污名的人坚称我是位智者,其实并不是。如果你们再等一段时间,自然也会看到终结一生的事情,因为我的年纪也不小了,接近死亡的日子实在也不过了。但是我并不是要对你们说话,而是要对那些欲置我于死地的人说话。同胞们:或许你们会以为我被定罪是因为我喜好争辩,其实如果说我好辩的话,那么只要我认为对的话我或许还可以借此说服你们,并替自己辩护,尚可免处死刑,其实我并不是因为好辩被判罪,而是被控竟敢胆大妄为向他们宣传异端邪说,其实那些只不过像平常别人告诉你们的话一样罢了。  相似文献   

13.
和其他的人一样,当初刚走上讲台时.很喜欢模仿那些年长于自己的同事。尽管这样的模仿并非出于本意,带着一点无奈,效果也并不那么好。但毕竟自己还年轻.经验少之又少。所以常常会看着别人做些什么,自己也学着做什么。看着别人忙这忙那,我也学着他们去忙.当然只是一种瞎忙罢了。不过有时,我会觉得这样可以让自己早一点走进那个圈子。可以早点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心心相“Q”     
来信剪辑:高三就快过完一半了,我的成绩时好时坏。每次考完后,我们班都有同学看别人考了多少分。我特别讨厌这种行为,有几次他们来看我的分数时,我都差点冲他们发火。我怕自己忍不住,得罪同学们。哎,我怎么了?四川成都20中萧颜回复:我留意到你说"成绩时好时坏",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可能是你发火的真正原因。如果是我,一样会抓狂的。我曾经听一些家长反映,说孩子在高三变得不可理解,总是莫名其妙发火。看来大家都一样,有点hold不住了!对成绩的焦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法。有些同学之所以"关心"别人分数,这不是对别人分数感兴趣,而是他们对付焦虑的办法。通过对比,他  相似文献   

15.
项阳 《江苏教育》2007,(2):53-54
9月4日。还没接手这个班.已经大概了解到班上有一个智商比较低的孩子.她的成绩是不算进班级名额的。一般情况认为,不需要多管这样的孩子。接受这个班级后我见到了她,这个女孩叫金美,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孩。今天,当我根据学生的个头重新调整座位的时候。我却发现班级有一种不尽理想的状态——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她在一起.被安排的同桌不是皱紧了眉头。就是重重地放下文具向我无声地抗议。按照身高,调整了几个人,发现他们都有很相似的表现。问他们原因,他们竟直言不讳:因为金美不洗澡,身上很臭.自己不学习还常影响别人,她本来就一直是一个人坐在后面的。我为了安抚暂时的群体不满把她安排一个人坐,但我不想她再一个人坐在后面没有同伴。所以我不顾他们再次反对,要求她坐在教室的中间。我走到她的身边,悄悄在她的耳边说:“我会喜欢你,即使你一个人坐我也会常看着你。”我希望她的改变能从小小的座位变化开始。  相似文献   

16.
邵美丽 《师道》2006,(1):20-21
我讨厌虚伪,厌恶假话和不敢说真话的人。我追求直和真。但是,以前父母警告过我多少次,有时还哄小孩一样哄我,说信任别人,向别人说真话没有好处,什么朋友、友谊,都是假的;有什么话只能对父母说,只有父母才是真的,如此等等。对于这种真理,我不予理睬。以前,我的朋友很多,学校里的,社会上的,什么人都有,最初他们都喜欢我活泼、单纯、会理解别人。但到后来,他们都和我疏远了。他们是怕我的性格。有些人也好心好意地劝我,教我对人不要太相信,太真诚,我当然也置之不理。我也不必再和这些人一起好,因为我同他们之间有堵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摧不毁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的特性及其对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让我提几个问题。什么是美国人?我们为什么不同于法国人、德国人或日本人?这些差别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和社会?最后 ,这些差异又如何帮助塑造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当然 ,时间不允许我深入地讨论这些问题。假设有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美国人 ,他们俩都因为政府缩减预算而突然失业 ,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法国人可能会责怪政府 ,而美国人则会怪他自己。这位美国朋友会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政府为什么没有解雇别人 ,而解雇了我呢?这种差别是由于两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上的差异造成的。法国是一个传统社会 ,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责任都是明…  相似文献   

18.
上帝的选民     
犹太教说,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换言之,只有他们可以上天堂,或者是有进天堂的优先权,别人则大抵都是要下地狱的。我和一位犹太同学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人,可以平等相交,但也只是今生今世的事。死了以后就会完全两样:他因为是上帝的选民,必然直升天堂;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有位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人问苏格拉底:“怎样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那人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那人说:“是干净人.”苏说:“也错了,是脏人要洗澡.他很脏,有必要洗,而干净人没有必要洗.现在你知道谁要洗澡了吧.”那人回答:“是脏人.”苏说:“你又错了,他们都要洗。干净人习惯洗澡.而脏人也该洗澡了.这下到底谁要洗澡呢?”那人说:“两人都要洗.”苏说:“你还是错了,他们都不需要洗澡.干净人根本不需要洗澡,而脏人又不习惯洗澡!”  相似文献   

20.
寒风吹彻     
但在我周围,肯定有个别人不能像我一样度过冬天。他们被留住了。冬天总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个人,先是一条腿、一块骨头、一副表情、一种心情……而后整个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