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九章 社会主义道德及其基本原则 一、道德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 1.道德的本质和特征:①道德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同时,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活动。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在同一个社会不同阶段,又各有自己特有的道德。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状况决定着社会道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张玉琳 《德育信息》2002,(6):24-26,23
所谓道德是指一定社会正确处理或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但就道德发展的主流而言,它是用善恶荣辱等观念,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与他人无关的、孤立  相似文献   

3.
所谓品德,是指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品质是指人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本质。它是就人的个性而言的,比如某家的孩子经常帮邻居、同学做好事,人们便称他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就是这个孩子的个人品质。而道德准则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规范和准则。如“尊老爱幼”就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违反了这一道德  相似文献   

4.
一、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底线的挑战 “道”指内心的情感或信念,用于人伦,即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行为特征,宋明理学家更把“德”称作是实行某种原则,有所得于心;亦为法则、规律,与事物特殊规律的“德”相对;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所谓道德,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并通过社会的和一定阶级的舆论约束对社会生活起反作用。  相似文献   

5.
道德价值观代际分化的本质 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分化是指道德价值观在不同代的人那里,具体而言,是未成年人一代与成年人一代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差异和代际隔阂在社会常规发展时期也会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而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道德价值观不仅有代际差异和代际隔阂,甚至有代际冲突。  相似文献   

6.
科学揭示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本质,是高校社会捐赠系统良性生态机制形成与运行的前提和理论基础.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的本质是满足高校和捐赠主体的不同需要.美国高校社会捐赠是高校与捐赠主体遵循自愿、自主和非对等性原则的互利互惠的社会交换行为,是在社会环境制约下的理性自觉的社会交换行为,并在捐赠主体间关系、捐赠功能、捐赠原则等方面表现出社会交换特征.美国高校社会捐赠交换本质及其特征,为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系统良性生态机制形成与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道德总是带有阶级性的,是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又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也就是说,永恒不变的道德是根本不存在的。作为阶级的道德,无论是奴隶主阶级的道德,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还是资产阶级的道德,都无法和无产阶级的道德相匹比,无产阶级的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诚信在本质上是一种信念。诚信道德原则是建立在科学信念基础之上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诚信道德原则有其鲜明的社会属性,倡导和坚持社会主义诚信道德原则有其特殊的重大意义。采取有效措施,促成诚信成为人们普遍自觉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并在这一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论道德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偏见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主要指道德生活中对人(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品质、人格等所持有的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看法与态度;它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民族、群体及其成员之中,其消极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但以往学术界对此未曾引起重视。本文从社会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首次论述了道德偏见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消除或减少道德偏见提出了基本对策,对重建道德规范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道德和法律都属于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指导、规范人们的行为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道德是协调人们行为的唯一手段。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建立,使法律成为统治阶级主要的统治手段,但道德的作用并不因此趋于消灭,而是作为社会调节的一种特殊方式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处于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之中。当今社会.道德和法排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睦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各有作用。道德的主要职能有三:一是调节职能。道德以它特有的原则、规范和范畴,度量着人人的行为,以“评价──命令”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道德悖论既是一种认知结果,又本质地涉及了人的道德实践(行动),因而有其特殊性及由此决定的复杂性:导出矛盾性结果的出发点涉及不同的道德原则;只有将遵从不同道德原则形成的道德判断付诸道德实践,才会产生道德悖论。始终坚持从道德实践出发,将导出悖论性结果的不同道德原则进行辩证把握,既可推动伦理科学的发展,又将在实践层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道德社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荣辱观是伦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道德范畴。是社会舆论对人们进行行为调节的道德评价的重要手段。一个人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辱,如何评价行为的荣辱,这就构成了一个人的荣辱观。所谓荣辱观就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从主观上讲,荣辱是指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客观上说,荣辱是指社会对个人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肯定或否定的赞扬或谴责。荣辱观不是抽象的,永恒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甚至不同的职业中,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例如,奴隶社会的贵族将奴隶制、等级制当作荣耀评价的标准。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将忠君、门第、权势当作尊严和光荣评价的标准。而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用金钱的多少来评价荣辱。一般而言,每个历史时代人们的荣辱观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道德规范的制约,道德提倡的行为是光荣的,道德不允许的行为则为耻辱的行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标准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进步多做贡献作为最大的光荣,把损害人民利益,损害社会文明和进步作为最大的耻辱。社会主义荣辱观主张个人荣誉同集体、国家荣誉联系在一起。集体、国家荣誉高于个人荣誉,需要每个集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个人的...  相似文献   

13.
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当我们力图为消除社会罪恶现象而寻找良策之时,对恶的本质认识就成其为首要前提。本文的要旨在于论述恶的价值本质。首先,从恶的多义性入手,对恶进行了道德价值观界定。其次,揭示了恶的价值本质在于,它是事物或行为在社会道德关系中所具有的消极反动意义,并且有客观关系性、社会历史性、行为实践性、负向可度性等特征。最后,具体分析了恶的反道德性:它是对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损害、是对合理的社会秩序的破坏、是对道德自由的践踏。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伦理学思想中,有一种伦理道德观特别引人关注。这就是强调“人格”、义务和为人根本原则的人格主义道德观。人格主义道德论者把道德和人格紧密地联系起来。主张在人的道德性中有自我构成的人格。一个人实现他本质的中心性行动,就是道德行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道德就是在人与他人的人格相遇时成立其人格。在社会团体中,道德是指生命在团体中建立其人格。具体地说,在人格主义道德论者看来,首先,人格与生命里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人格的生命总是个体自我的生命。我的身体、意识、记忆和期待、知觉和思想,意志和感情,一切都属于我,都…  相似文献   

15.
伦理就是社会角色配置之道,人们把对社会角色配置之道的认识与体悟现实化就成为"道德"。道德的本质就是伦理的现实化,现实化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化为社会道德规范,二是现实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三是现实化为具体道德实践。伦理总是对一定时空范围的社会共同体而言的伦理,我们把特定伦理适用的时空范围称为伦理时空。伦理关系的本质就是自我主体(self-su-jects)与他者主体(other-subjects)之间的价值关系。哲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伦理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关系"。正义是具体条件下最能够实现共同体价值最大化的价值。道德正义有四种含义:一是指道德规范的正义性;二是指作为美德的正义感;三是指道德实践领域的正义,即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均衡;四是可以作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总原则的规范。我们将对金规则的解释合起来就是:"以人为人、助人成人;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  相似文献   

16.
每一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道德人格。理想道德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以及社会道德价值几方面最完美的结合 ,它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体现着做人的方向和标准。笔者认为 ,现实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体现当代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理想人格。一、主体性道德人格及其特征主体性道德人格是主体内在的道德规定性 ,是主体所具有的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品格的总和 ,是对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肯定 ,是统一人的各种素质的本质特征的价值。如果说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在个体人格上的凝聚与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一、道德需要的含义及本质 所谓道德需要,就是人们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自觉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践履一定道德要求的心理倾向。第一,道德需要是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表现为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践履一定的道德要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它表现出一个人能够把对社会、对他人的献身、贡献和给予当作是一种崇高的义务和责任,并能够在履行这种义务和责任时感到愉快、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18.
一、以社会制度引导公共伦理的生成,为道德教育提供道德的社会环境作为育人德性的活动,学校道德教育深刻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人在环境中能够习染成一种符合环境的特性,逐步被环境同化,形成道德素质。由于德育主体生活于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无不影响他们的道德心理,反馈到学校德育活动,并影响着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效,尤其是社会风俗、习惯、道德等文化意识构成的巨大伦理性场域,深刻地影响着德育。公共伦理是指治理和协调在公共领域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良好的公共伦理…  相似文献   

19.
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 ,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一般认为 ,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观念是指个体通过学习获得的关于道德概念、命题和规则等 ,主要包括集体、真诚、尊老、律己、报答、责任、利他、平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道德情感是指人的道德需要是否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 ,包括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自尊感和羞耻感 ;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导和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可以看出 ,无论从观念…  相似文献   

20.
爱情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爱情是人类异性个体之间基于性生理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相互倾慕、积极奉献的行为和心理,它包括性爱、理想和情爱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类性行为的道德基础,爱情作为性行为的人类特征,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文明发展、道德进步的产物,爱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性爱与情爱的统一及其专一性、排他性,但它们并非存在的状况,而是社会的规范,爱情不仅把人类的性生活提升到一个高尚的境界,而且有利于人的本质的确证、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