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卫星直播与国际法□陈绚通过卫星向地球发射电波讯号,就是卫星传播。“卫星传播又有卫星转播和卫星直播之分。前者是由通讯卫星转发电视信号,由大型地球站接收,再经地面线路送往电视中心,然后向用户播发。后者是指利用专门的大功率电视直播卫星直接向用户播发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近年来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一些非法销售、擅自安装与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行为,所以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这些非法销售、安装以及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备行为的监管和治理,规范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规范化管理途径,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3.
§1 项目堤出的背景和必要性目前,各省均利用卫星通信,作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的手段,其优点有目共睹,但其无线和高频的传输特性,使其传输极易受到如下干扰: (1)气候变化的干扰使传输信号电平产生波动(如雨衰、雪衰等); (2)上行站发射系统受外界因素干扰(如温度)后, 输出功率极易发生变化(固态功放尤显突出)。 (3)非法信号的干扰(如法轮功对中央电视台电视信号的干扰);这些干扰均会造成信号传输质量下降,有时处理不当,还会带来恶劣后果。例如:非法分子对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概况有线电视1948年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由一些电视机零售商开发,利用同轴电缆把地面电视信号传送到看不到或看不好电视信号的地方。有线电视在我国出现较晚,1964年开始立项研究,1974年北京饭店第一个公用天线系统安装使用,标志着中国有线电视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有别于使用模拟信号的传统电视,数字电视是指电视信号的处理、传输、发射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信号的电视系统或电视设备.  相似文献   

6.
兰声 《现代声像档案》2004,6(6):27-27,26
在侦察卫星中,照相侦察卫星发展最早,发射也最多,其发射数量约占军用航天器总数的40%,迄今仍是一种最重要的空间侦察手段,俗称是一体化C41SB信息武器装备的“眼睛”、照相侦察是利用卫星上装备的可见光、红外与多光谱照相机的测视雷达。以及电视摄像机等设备对地面摄影,把有关目标的信息记录在胶片或磁带上,然后由地面回收胶片或接收卫星发回的无线电图像,  相似文献   

7.
移动电视频道亦要重视节目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电视媒体是一种新兴的电视传媒载体,它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设备接收的方式进行电视节目的播放与接收,能保证在时速不超过120公里的移动交通工具中稳定地接收电视信号,且清晰度高,音响效果好。是一种新型的、时尚的可安装于公交、地铁、出租车上的科技含量较高的电视产品,因而,人们可以在任何可安装接收装置的交通工具上和地点进行接收。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在我国出现已经近半个世纪了,它的传输形式经历了从无线到有线——电视信号从电视台无线发射,老百姓家中的电视机用电视天线接收。这种早期的电视信号传输方式,信号单一,一个城市也就几个台,而且信号接收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9.
张晞  游勇 《视听界》2004,(6):62-65
一、数字电视的由来在电视的发展史上,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飞跃,被称为电视传播的一次革命。经历了100年,电视台传输的节目信号仍然是模拟信号,其音频和视频信号质量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干扰和损失,频道的拓展也受到限制。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广电业的运用,电视行业的设备商开始以改善电视信号质量为目的推出数字化摄录设备。此时,数字化只是一个技术概念。90年代,欧美和日本的广电业在技术上实现了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发射到接收全程运用数字编码和数字传输,形成了“数字电视”概念。1996年上海开始筹备数字电视,从而拉开了我国数字电视试验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湖南电视台C波段卫星车的结构及设备组成,详细介绍了卫星车实践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原理C波段卫星车是以卫星通信系统作为传输平台,利用3.7-4.2GHZ为下行和5.925-6.425GHz上行进行电视信号传输。转播车或演播室出来的数字视音频信号,经卫星车上编码调制放大处理后,发射到同步通讯卫星,通过卫星上  相似文献   

11.
信息·数字     
严格管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中采用条件接收系统设备5月7日,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出《关于严格管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中采用条件接收系统设备的通知》(技科字[2012]0115号)。通知说,根据广电总局地面数字电视发展政策,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主要用于公共服务,采用非加密方式传输覆盖。近期,广电总局接到群众举报,一些地方企业违规发射地面数字电视并加密向用户收费。通知强调,为确保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公益性服务,未经广电总局批准,不得销售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  相似文献   

12.
有线电视系统初装完毕的试机阶段及正常投入使用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其中电视信号传送过程出现干扰属一种较常见的故障。有线电视系统向用户提供的电视信号应是无干扰的,当系统出现干扰后,首先要判明干扰源是来自系统外部还是系统内部。判断方法是在前端送入电视信号发生器的标准图像信号,若此时干扰消失则表明干扰来自前端之前的信号源;若干扰依然存在则说明干扰是系统内部自己产生的。本文根据工作实践谈谈杂波干扰故障产生的原因、检查要点及排除方法。一、屏幕网纹、斜纹或杂乱花纹干扰1、故障原因这些现象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戴杨 《视听界》2009,(3):61-64
我国预定于2015年基本停止模拟电视信号的播出,全面实现数字高清信号的有线、地面、卫星播出。而目前我国的数字高清电视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高清电视用户比例不足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作为新媒体既有同传统媒体的相通性又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由于CMMB在大城市采用多点单频网发射,这样就对发射机监测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而且CMMB接收未采用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这样就对非法干扰的监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作者对CMMB监测设备部署方式的一些观点,为CMMB监测网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数字移动电视是国际公认的新兴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接收电视节目。它最大的特点是在处于移动状态、时速120公里以下的交通工具上,保持电视信号的稳定和清晰,使观众可以在移动状态中轻而易举地收看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卫星以地面电视台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吸引着各国政府和广大的电视观众,近几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发射试验广播电视卫星或者广播电视卫星。1974年,美国最早发射了“应用技术卫星——6”,进行多频段的电视广播试验;加拿大于1976年发射了“通信技术卫星”,用12,000兆赫频段进行电视广播试验;日本于1978年也发射了试验广播电视卫星;印度利用美国的“应用技术卫星——6”,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教育电视广播试验;苏联发射“荧光屏”静止通信卫星,实际上是一颗实用的广播电视卫星,它使全国特别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电视信号覆盖问题,得到了解决。没有发射广播电视卫星的国家也纷纷制定计划,或者购买,或者自己研制。如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狭长如带的智利,南亚各国以及国土毗邻的西欧各国,都准备发射广播电视卫星。德国和法国合制的广播电视卫星“交响乐”,将于1983年投入使用。“广播电视卫星热”已在世界范围形成。  相似文献   

17.
国外动态     
最新通讯技术xMax向用户提供无线宽带连接【7月5日eNet硅谷动力消息】据一位宽带通讯技术的发明人表示,一种正在忙于无线频道上“耳语”的全新通讯工具可以向正在工作中的无线设备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或者向还没有接入宽带连接的家庭用户提供宽带连接。据发明这项技术的一个名叫乔的人表示,xMax是在宽带通讯技术中一项最新技术发明,它利用了已经用于播放电视信号等无线信号的频道。xMax正在侵扰其它信号的频率,尽管用“侵扰”二字不太准确,因为它并不干扰其它更强的信号。而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够发射普通天线所不能接受的微弱信号…  相似文献   

18.
张倩 《新闻爱好者》2007,(10):53-53
数字移动电视是一种新锐的电子媒体,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地面数字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接收电视节目。它的最大特点是支持便携接收和移动接收,在传输电视信号上具有高画质、高音质、多频道、高性能等独特优势,使观众能随时随地方便地收看电视节目,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电视长了脚,跟着观众跑"。  相似文献   

19.
无线电信号传输技术的出现及其广泛应用推动了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该类电视信号发射范围广,用户收看的节目种类多,且部署起来相对其他类型电视更加容易,因此,数字电视发射机的稳定运行成为相关技术人员越来越关心和钻研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发射机的演变过程,论述了发射机及功放版块的器件组成结构与运行原理,针对该装置中最易发生故障的发射机功放部分进行结构解析与原理介绍,并就一些常见的故障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修复及维护手段,旨在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优质播出。  相似文献   

20.
杨丽丽  王锐 《中国传媒科技》2014,(6):128-128,143
从简述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技术的相关概念入手,针对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了研究,并重点分析了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在测试技术指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促进我国地面数字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