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全景式的社会发展目标,而且还能够作为一个具有普遍背景意义的理论指导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生态意识作为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自觉反思,是体现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不仅是对其进行环保理念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将生态意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继而成为他们常态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教育途径有很多种,而提升他们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安排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然,这也能保证大学生教育的实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将自我、学校、社会三方结合到一起的教育形式,通过这种资源调整后的教育形式,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和基层,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建立起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公民意识,从侧面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促进自身多方面的发展。基于此,现主要对构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体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在整个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他们的要求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一是要使大学生建立起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二是要使大学生建立起资源节约的责任意识,三是要使大学生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文明是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的文明形态。基于生态文明要求,中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文明体制变革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依托生态文明建设实质内涵,根植生态文明观,探究大学生思政教育,既是我国各大院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又是大学思政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同时,生态文明观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全新要求。这就意味着思政教育不可简单沿用传统课堂理论教学,而应将生态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培养具备生态文明意识、道德意识与价值意识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新时期赋予大学育人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我国将绿色发展列入到"十三五"规划中,对于大学生而言,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形式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提升他们生态素养,让学生充分理解到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生态责任感和使命感。文章首先对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概述,分析绿色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顺应时代的历史发展和符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和社会语境中愈益凸显。可是,在诸多因素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却十分薄弱甚至严重缺失,这使他们难以承载建构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重任。因此,高等教育应自觉承担起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责任,促使唤醒大学生的生态良知,强化生态责任感和生态正义感,型塑生态美德,养成自觉践行生态行为的道德自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社会家园和实现人的本真存在的回归与解放,促进社会善和个人善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赵蓉  蒋建平 《文教资料》2013,(18):79-80
全人教育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态道德观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工业发展造成的生态危机促使了生态道德观教育的兴起。强化高校生态道德观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消费观、科技价值观和发展观,已成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高校德育教育方法和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研究是时代赋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现代转换的学理认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概念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当代发展与现实危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的社会生态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直接关系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将其上升到了战略高度。新形势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而大学生是传播绿色文化、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对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大学生生态文明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路径,以期提升其生态文明意识,从而对推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美丽中国是绿色发展的价值目标,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开阔大学生生态文明视野、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建设美丽中国中坚力量的必然要求。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利用课堂教学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利用校园文化渗透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利用社会实践平台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利用网络平台巩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和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一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培养;二要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体系;三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四要开展多样化的生态文明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高校教育领域也实现了阶段性的创新发展,而从当前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现状来分析,应当打破注重大学生知识传授这一教育理念的局限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基于教育现代化,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社会适应性、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其成长为补充社会缺口的专业人才。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制订合理的教育培养方案、建设完善的课程体系、优化教育形式。本文基于以上几点开展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5.
高校德育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景明 《教育探索》2008,(11):98-99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加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赋予高校德育的时代内容,是人性的自然回归,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为了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念,高校必须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青年学生跳出现代工业文明的思维模式,从制度、理念、技术等诸方面理解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健康、稳定、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城市的建设者,对他们进行城市文化教育十分必要。这种教育主要包括现代城市理念教育和现代公民意识教育两个方面。必须采取通过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城市文化教育的"通识类"课程体系,以"社会实践"完善大学生城市文化教育的教学体系,以"社团组织"为载体培养大学生校园公共空间意识与集体荣誉品德等措施,大力加强大学生城市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新疆高校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是促进和保证新疆社会长治久安,实现新疆经济、社会、文化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性要求;也是提高新疆各民族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上述高度出发,提出对新疆多民族高校大学生重点开展国家意识与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与监督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建议。同时,针对目前新疆多民族高校大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里的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和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没有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的公民,中国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大学生做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祖国的栋梁之材,他们将站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最前列,所以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决定了祖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重点对待的问题之一,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环境污染开始影响到人们生活和生存,因此,加强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的意识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作内容。教育是渗透生态保护意识的最好平台,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行动与思想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本文将重点探讨大学生开展生态教育的意义,同时结合大学教育的特点分析生态教育如何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保意识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反映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与社会生态环保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包括:开设生态环保公共课程,开设环保实践课程,教育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