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你们都是记者,访问过许多地方,采访了不少人,今天我先来采访你们好不好?你们今天可以发这么一条消息,题目就叫总书记采访了我们。行不行呀?”在场的三十来名港澳记者和其他同志都大笑起来。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四月九日上午在中南海会见港澳记者时的一个场面。这些港澳记者是来京采访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他们  相似文献   

2.
《经济日报》是一张年轻的报纸,青年记者在编辑部占了很大比例。我的同行告诉我,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和其他领导同志都很重视对中青年记者的培养。他们支持罗开富徒步采访红军万里长征路,在记者队伍中引起了“六级地震”,紧接着,驻河北记者董立国骑车采访河北四十六县,又有赵健、邓维的“西藏行”和姜洋的“长江行”……我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经济日报编辑部访问时,无论在记者调度中心,夜班编辑室,还是其他部门,仿佛置身于处处有生气的环境里。在那儿,中青年编辑、记者挑起了大梁。特别是记者调度中心指挥记者采访,编发出一组组组合报道的,竟是几个青年人。我,不由地想起两年前,安岗同志对该报青年同志说过的话:“我喜欢和青年人在一起,有人认为,青年人常招麻烦,我不这样看。我们自己都是从青年过来的,我十七岁参加革命,十九岁从事新闻工作,一直到现在。《经济日报》对青年人来说,是事业的开拓,对我来说,可能就是生命的归宿。”给中青年记者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经济日报社的一支重要力量,也许就是安岗所说的“生命的归宿”所闪现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学艺札记     
记者的采访本每个记者都有一本采访本。一位做过多年记者工作的同志对我说:“我们记者的采访本,可是一样好东西;简直可以这样说:采访本是我们记者认识社会生活的‘万宝全书’!”他说:“作为一个记者,需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但是,这些知识和经验,常常是很难从书本上学到的。要熟悉社会情况,根本的办法就是向社会作调查,向一切具有丰富的社会知识的人请教。”  相似文献   

4.
五年前,我到一个村子去采访,围了一大群人来看。我觉得自己成了一只猴子,心里很不是味儿。一位老大爷说:“我活了一辈子,还没见过记者同志是个啥样儿,今天开眼了。”他希望“记者同志下乡来,听听我们农民的话,看看我们农村的样,这联产承包责任制可是个好东西。”几位青年人,热情邀我们“合个影儿”,说是“让我们也光荣光荣”。当时我为此而着实  相似文献   

5.
“野战部队”和“人民武装”《人民日报》创办伊始,记者不多。在冀鲁豫前线随军采访的,有齐语、方德、吴象等同志;陈勇进同志为冀鲁豫分社记者,在前线为《人民日报》供稿。在后方采访的,只有杜展潮、任冰如等同志。我作记者,又作编辑,并担负采访部门的组织工作。当时能够完成相当繁重的宣传任务,重要原因之一,是继承“全党办报”的传统,组成了一支包括“野战部  相似文献   

6.
在基层,虽然难以遇到“大记者”、“名记者”光顾,但是,省、市、县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每年我却要接待不下十来个.可以肯定地说,我所接待的记者中,有的思想敏锐,有的务实求真,有的勤奋刻苦,有的公正廉明.他们都不愧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这一神圣的称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原《湖北日报》摄影部主任光羊老师,更是叫我难以忘记的一名好记者.1994年9月中旬的一天,镇党政办公室通知我,说是湖北日报一名记者来镇里采访,要我代表镇里陪同他“全程采访”.待我赶到镇里时,办公室的同志告知,记者已下榻在镇政府客室里.镇政府客室异常简陋,室中两床一桌,既无卫生间,也没有一台电视机,床是硬板床,桌是办公桌.我说:“怎么能把省报的记者安排到客室里住呢?”办公室的同志说,这记者坚持不住宾馆哩!办公室的同志把我领到客室,刚介绍完,光羊老师就一把拉住我的手,十分热情地说:“曾馆长,我打扰你了,实在对不起!我叫光羊,姓李,你就叫我李同志吧!”李记者一脸慈祥的笑容,头发花白,微胖的身体显得十分稳健.在办公室的同志离开客室  相似文献   

7.
采访的准备     
“不打无准备的仗。”采访新闻当然和打仗不同,但需要准备,这是一样的。有些记者同志说,采访前准备得充分,等于完成了报道任务的一半。我个人也有同样的体会。想起了好几年前的一次采访。大概是1954年,中国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二十五周年纪念之际,中国科学院组织北京各报记者去参观周口店——中国猿人产地。回来后几家报纸的记者和我都写了一篇访问记,很多报纸刊登了这些通讯。最近我才发现有一些比较生动的情节当时我们都不知道,所以都没有写到通讯  相似文献   

8.
一个记者应该怎样进行采访?如何观察和了解周围的世界?有人说,这是新闻工作的ABC,凡是搞过几年采访的记者,都知道该怎么办。可是,事情并非这么简单,现在有些记者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并未解决得很好。记者应该怎样进行采访?相当长的时间以来,我始终觉得我们的记者活动缺乏主动性,不少人习惯于领导出题目,自己作文章。有的甚至是领导不给任务不出门,不带上题目不下去采访;即便有了题目出了门,也习惯于搞那种“单向采访”,眼盯一地,只问一事,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有人指出我们的新闻工作中存在着“机关化”、“事务化”的问题,象这样的采访作风和采访方法,该算是表现之一吧。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高级记者刘振英。刘振英是中央电台的资深时政记者.从1973年起,一直采访邓小平同志的内事,外事活动。他说:“能够在小平同志身边采访.亲聆教诲,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6月28日上午,一位衣着朴素,头发花白,年约60岁的女同志,提了一支网兜,踯躅着走进湖北随县商业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见了忙说:“老妈妈,您来办什么事呀?请这儿坐!”老同志拿出证件,那位工作人员一看,楞住了,原来是人民日报记者刘衡同志前来采访。他心想,以前遇到报社记者来采访,总要有领导陪着,这位记者可真有点出奇啊!就是这样,刘衡同志开始了在随县的采访。她一不住县招待所,二不要小车接送,三不要招待吃喝,四不要宣传部的同志作陪。县委宣传部的同志过意不去地说:“您年纪这么大,到随县人生地不熟,我  相似文献   

11.
怎样进行目击式采访。谈起这个问题,可用原苏联名记者莎吉娘一句话来回答:“在可能的条件下,要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事物。”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说得更具体:“如果我是个大学校长,我就要设置一门必修课‘怎样利用你的眼睛’。”从上述外国记者和作家的论述中可以说明,用好目击式采访的关键是善于利用自己的眼睛。新闻界前辈穆青同志谈到这个问题时说:“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记者偏偏不会用眼睛。十八  相似文献   

12.
粉碎“四人帮”之后 ,我有幸作为国家通讯社采访中央新闻的主力文字记者 ,接触和采访了当时中共中央几乎所有的领导同志和国家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头面人物。使我至今感念和敬仰的长辈之一 ,就是叶剑英元帅。叶帅是我党历史上关键时刻屡立奇功的儒帅 ,也是一位居功不傲的仁厚长者。据说 ,毛泽东主席曾用“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的话称赞他。由于年龄和时代关系 ,我所接触和采访的叶帅 ,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这位老人家的几件事一直铭记在我心头 ,当时不便写成新闻公开报道 ,现在把当年采访的…  相似文献   

13.
“野战部队”和“人民武装”《人民日报》创办伊始,记者不多。在冀鲁豫前线随军采访的,有齐语、方德、吴象等同志;陈勇进同志为冀鲁豫分社记者,在前线为《人民日报》供稿。在后方采访的,只有杜展潮、任冰如等同志。我作记者,又作编辑,并担负采访部门的组织工作。当时能够完成相当繁重的宣传任务,重要原因之一,是  相似文献   

14.
受河南日报社领导委派,我随出席党的十五大的河南省代表团赴京,作采访报道工作。省委领导同志向代表们介绍代表团工作人员,在谈到我这个省内惟一与会记者时说:“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老记者。”做记者有二三十年了,如果说“老记者”尚可的话,“有经验”就不敢当了。跑一般会议的经验自然是有的,但进京采访如此重大的会议对我还是第一次。10天忙下来,9月19日我向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辞别,并祝贺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他亲切地说:“也祝你胜利完成任务。”我把此作为领导同志对一个普通记者的勉励和鞭策。 观察·接近·思考 观察事物,接近采访对象,结合思考一些问题,这是记者的基本功。采访大型会议,由于任务繁重,对象繁多,这方面功夫的养成和提高,尤显重要。 9月9日晚,我随代表团乘火车赴京。  相似文献   

15.
值此国庆佳节50周年之际,我访问了当年采访和报道开国大典的新华社记者李晋。走进新华社宿舍楼,一位身穿大红T恤衫的白眉老人与我如约而见。知道我是来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后,李老开门见山地指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的实现。”“我有幸采访和报道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和开国大典。”李老强调说他是和李千峰同志共同承担并完成这项任务的。当时他们既是新华社负责发布公报式新闻的记者,又是政协新闻处的工作人员,被安排住进了中南海勤政殿,并于IO月1日那天登上…  相似文献   

16.
1983年底,我到大别山里采访一个航运公司.好不容易找到满面红光、嘴里喷着酒气的公司领导,他们打着哈哈,一问三不知。什么运输状况、经济效益、职工思想等具体情况,怎么也说不清楚,一会派人喊会计,一会喊统计。我心里不由得打上了几个“?”。我扫兴地回到旅馆,刚坐下就有人敲门。开门看,来了一批衣衫褴褛的老人,齐刷刷跪在我面前。领头的石大爷眼里含沼,颤声央求:“记者同志,你救救我们……”  相似文献   

17.
我们该如何面对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最近所写的《一名年轻记者的困惑》在新闻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2004年6月,李宁源去采访在阿富汗遭恐怖袭击身亡的中国工人邓明文的家人。当时,邓明文的家人担心其88岁的老母亲难以承受失去爱子的悲痛,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可在场的记者得知这一线索时不仅无动于衷,相反“眼睛都发亮了”,在当地干部的帮助下强行闯入。在闪光灯的不停闪烁下,老人很快便知道了事实的真相并“配合”地释放了自己的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一种怎样的人间悲剧,每一个人都可以想象其中的痛彻心扉。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孔繁森同志的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记者》杂志第四期“焦点”栏目刊发了几位新闻工作者关于“小分队记者怎么当”的文章。其中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杨三军说,对于不熟悉的题材,采访前的“恶补”必不可少;《解放日报》记者邱曙东说,我一边“恶补”信访知识,一边从“外围”接近张云泉。正因为他们在采访前特别注重“恶补”,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才出色地完成了采写任务。对这样的“恶补”,可用两个字概括:“善哉!”“恶补”就是在较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超量地补充马上要运用的知识和材料,以作采访的前期铺垫。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年代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不打无准备之仗…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1日至14日,是我连续第三次采访全国“两会”。这一次与前两次都不同:前两次我是单纯采访政协会,而这一次,则是兼顾。重庆晨报4名采访全国“两会”的记者中,3名是文字记者。按照分工安排,我的同事赵君辉和谢夷,分别采访人代会和政协会。我呢,两边跑。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引用到新闻工作上,我们可以说: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报道.复旦大学新闻系前系主任恽逸群也说过:“没有采访工作就没有新闻.”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著名编辑鲍勃·福尔斯曼说过:“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是不善于进行采访是决当不好记者的.”可见,新闻采访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