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2     
各种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质量,原子质量的量度有取其相对值和绝对值两种方法。在化学和物理学中常采用“原子量A”来表示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有关元素的原子量,1961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规定,以自然界含量最丰富的一种碳同位素^12C的质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化学课本里,先后出现了原子的质量、原子的原子量、元素的原子量等几个“化学量”。不少学生感到模糊不清,容易混淆,很难掌握。应该以对比的方法,严格加以区别。下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认识。 1.原子的质量: 原子的质量又叫核素的原子质量。某核素一个原子的质量称为核素的原子质量,简称原子质量。显然,是指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也就是原子的绝对质量。常以千克做单位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新华字典中的元素周期表,已经引入~(12)C=12为标准的原子量.我们的中学化学课本也采用这种国际原子量.为什么要选取~(12)C=12作为原子量标准呢?下面简单地谈谈这个问题.当原子论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总结出来的时候,原子量的概念也就随之出现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指出,有了原子量,人们就能“从原子体积和原子量的关系说明元素的一系列化学属性和物理属性”,使化学开始“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途径”;有了原子量,才使得“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科学上的一个勋业”,即“依据原子量排列”出元素周期系,并且准确地预言了新元素的存在.所以,原子量在科学上具有很重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一化学课本中引入摩尔的概念,显然摩尔是化学上常用的重要的基本单位,它是以微粒数量来表示物质的量。搞清这个概念,并熟练掌握化学中有关基本量的计算,对学好这门课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怎样从克原子,克分子引出摩尔原子,摩尔分子的概念呢?  相似文献   

5.
中考中有关求原子量的题型是一类重要题型,但课本中却少有叙述。现对求原子量的题型归纳如下:一、根据原子里的概念求算倒1如果用作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该原子的原子量是()。,。、a,、、、b,_、12b,_、12a(A)子(B)“(C)——(D)op”““”b”一”Q”一”Q”一”b用析根据原子量的概念,该原子的原子量。选(C)。练习1如果某原子与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均为6个的碳原子的质量比为4:3,则该原子的原子量为二、根据式量求原子显例2某元素A的氧化物A刀,的式量为M,则A的原子量为解析…  相似文献   

6.
一、重要知识点1.定义阿佛加德罗常数为什么用12克碳-12作基准?由于原子量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采用12克这个数值,能够把摩尔质量和元素的原子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6/12倍,又1摩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个数,所以1摩氧原子质量是1摩C原子质量的16/12倍,即12克×16/12=16克,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  相似文献   

7.
〔课堂实录〕师 :同学们 ,“学校跑道长200米 ,教室面积约50平方米 ,一包盐重0.5千克”中的200米、50平方米、0.5千克各表示什么意思?(板书 :200米50平方米0.5千克)生 :200米指跑道的长度 ;50平方米指教室的面积 ;0.5千克指一包盐的重量。(教师相机板书长度、面积、重量)师 :长度、面积、重量 ,以及时间等 ,都是量 ,都可以用一定的单位来计量。那么 ,如何来计量长度、面积、重量呢?小组讨论 ,可以选其中的一个来举例说明。生 :我以计量跑道的长度为例来说明。我首先要选定一个合适的单位“米”来计量…  相似文献   

8.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其中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里的单“位1”表示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什么叫做单“位1”“?1”为什么要加引号?笔者就此问题曾问过许多数学教师,然而所有的回答都不能令人满意,几乎所有数学教师都只能说出“××可以看作单‘位1’”,而说不出单“位1”是什么“,1”为什么要加引号。现笔者就所掌握的资料及理解,对单“位1”浅析如下:单位,在《辞海》中有这样两种解释:1.量度中作为计数单元所规定的标准量;2.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显然,小学数学分数定义中的单位,应指的是前一…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扬中县八桥中学陈道生指出在国际单位制(SI)的基础上,我国于1984年2月27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在全国施行,其中并规定了摩尔质量用“M”符号表示: 例M(H_2SO_4)=98g/mol即表示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克每摩尔,更替了过去习惯沿用的GM表示摩尔质量(克分子量)的符号。 但在目前高一化学课本“摩尔浓度”这一节中仍指出:摩尔浓度通常用M表示,致使不少的化学教师和部分省、市出版的化学书籍中都用“M”这个符号来表示“摩尔浓度”。例如:把171克蔗糖溶解在适量水里配成1升溶液,求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中学教材高级中学课本(必修本)第一册中,质量数是指忽略了电子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即:质量数一质子数十中子数。而原子量定义为:以”C原子质量的7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IZ””“’”“”—’””——”“”“——””“’””—’”””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原子量。原子的质量用原子的质量单位11表示,且规定一个”C核素原子质量的大为ill。。”—”“————”“12”“—一从上述几个定义中不难看出: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只是在数值上近似等…  相似文献   

11.
“吨”是一个较大的重量单位,学生对比较重的物体接触又少,因此,教学时要从学生已知的重量单位入手,不能把知识简单地塞给学生死记,而应该让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下面就本课谈一些建议.一、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归纳学生的知识结构.具体可分四个层次教学.第一,复习克、千克这些旧知识,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重量是一克,什么物体重量是一千克.例如:一个2分币,十五个大头钉分别重大约一克;个头中等的6—7个苹果,一袋精盐分别重大约一千克.第二,教师出示一袋标有“100千克”字样的大米,请几名同学推一推,抬一抬,看能否推动和抬起,从而体会到100千克已经比较重了.再出示课本70页汽车、火车图,让学生感到这些较重的大宗物品仍然用克、千克作单位,数目一定很大,应用起来就比较麻烦,因此需要用一个比千克大的重量单位来表示.也就是说新知识,总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应运而生.第三,出示课本第70页大米图,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袋.  相似文献   

12.
原子核质量亏损问题涉及面较广,与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等等都有关联,本文仅就原子核亏损值的量子化现象以及与此有关而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做一分析,不妥之处,请赐阅者予以指正.1 原子核质量亏损值的计算1.1 各种原子的标记通式“_z~AX”是各种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原子标记通式.具体形式如_1~1H(氢)、_1~2D或_1~2H(氢)、_2~4He(氦)、_6~12C(碳)……等等.其中大写字母是元素符号(符号第二个字母应小写);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和电子都是Z个,A叫做X原子的质量数,A-Z=X原子的中子数.1.2 无亏损值的原了量与质量亏损的计算原子的质量叫做“原子量”.如果_z~AX原子无质量亏损,它的质量mx=Zm_H (A-Z)m_n (1)上式m_H是氢_1~1H的原子量,m_n是中子(n)的质量.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常用国际上规定的单位,叫做“原子质量单位”,用u作标记符号.1u=1.6605655×10~(-27)千克,是碳_6~12C实测质量的1/12.所以u又叫“碳单位”.以u为单位取六位小数,则  相似文献   

13.
千克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学习的表示物品重量的单位是什么? 2.什么样的物品大约重1克?什么样的物品大约重10克? (通过复习旧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从原有的知识结构出发,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知(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揭示课题。 1.读出下面以“克”作单位的数据,说说有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课本“力的单位”一节,突出了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出现了G=mg的公式。教学中怎样根据课本的这一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呢?我们初步研究,体会如下。一、认识难点该节内容的教学难在何处呢? 1.现本中突出了“牛顿”单位,其有利于把力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中去;有利于区别重量和质量。但由于“牛顿”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极少出现,学生感到抽象、陌生,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难。2.该节中出现了g=9.8牛顿/千克,因此带来了下列问题: (1)在高中物理中g代表重力加速度,单位是米/秒~2,它的大小随地点、高度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吨”这个重量单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 ,所以教材通过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样一组图画 ,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物品都很重 ,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来表示 ,自然地引出了更大的重量单位“吨”。接着通过计算10袋大米的重量 ,教学1000千克是1吨一例 ,让学生实际感受到这个很大的重量单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是建立1吨重的概念。二、说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 ,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采用设问与解疑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提出一些由浅入深、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探究这些问题上来。例如高一《摩尔》一节。教师从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的真实质量是不能用天平称量的;用真实质量与“个数”为单位就必然出现巨大、冗繁的数字,给计算带来麻烦与困难。教师通过揭示这些矛盾,启发学生去思维,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然后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12gC、16gO、1gH所含原子个数各是多少?(2)以N_A个微粒集体作为1个单位来度量“物质的量”是否可以解决上述二个矛盾呢?(3)什么是摩尔?通过(1)、(2)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引入摩尔的  相似文献   

17.
一、从“g=9.8牛顿/千克”谈起 在新编的初中二年级物理课本中,新引入了“g=9.8牛顿/千克”这个常量。学生对这陌生的单位感到很不容易理解,难以接受。怎样才能使学生较易接受这个新的概念呢?我是这样来处  相似文献   

18.
记得有一次在讲授"克的认识"这堂课时,我先利用手里拿着的课本来让学生们认识什么是克,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用克来做重量单位的,然后又用天平为大家演示如何用砝码来称物品轻重,接下来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硬币、茶叶、药片、螺丝钉、小米等分发给学生们,请他们用天平来称一称这些物品的质量,然后把结果记下来,并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中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最基础的计算。为了使同学们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能力,本文就其计算的基本类型和解法作一小结。一、计算物质的式量方法:豆.化学式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就是式量。它同原子量一样,也是个比值。2同种元素的原子量与其原子个数是相乘“X”的关系,不同种元素的总原子量之间是相加“+”的关系。3.化学式前的系数在计算式量时表示物质式量的倍数。4.计算结晶水合物式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关系。例回计算NazCO3·10H20的式量。解NazCO3·10HZO的式…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化学教科书作了相应的修订。但是,目前在使用物理量和单位及有效数字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对这个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物理量和单位1.一些物理量和单位的改变(1)“原子量”、“分子量”分别改为“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其物理量符号分别为Ar、Mr,其单位名称均为“一”,单位符号均为“1”(单位1一般不写出)。由原“无量纲量”改为“量纲一的量”。原子量的定义“……比较所得的数值”改为“……比较所得的值”。作为过渡,现阶段仍可称呼原子量、分子量。“式量”今后将由“相对分子质量”代替,现阶段暂时还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