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谈我国的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到观念、科技、生产方式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这不仅包括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 )和环境条件(光、热、水、气、土 ) ,还包括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 ,是这些复杂因素组成的多层次、多因子的统一体。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是建设良好的生态农业系统的重要保证 ,为此 ,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1 正确认识农业生态平衡所谓的农业生态平衡 ,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农业总体内各个农业部门之间的平衡 ,以及各个农业部门内部的平衡。农业总体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平衡 ,就是大农业的平衡。所谓大农业 ,就是说农业不能只局限于种植业 ,还…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从“两高一优”农业的内涵及其特征出发,依据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思考当前发展“两高一优”(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关系。试图说明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必须充分运用农业生态系统原理,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互补,保证其持续、高效发展。同时,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应重视农业的投入,特别是智力投入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所具有的长远效应。  相似文献   

4.
林业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农业的基础和桥梁。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才能使生态农业和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热点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态系统,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也体现为社会整体发展与作为物质支撑的自然系统的协调,要求保持人类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可持续性。国家和省区对待自身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式和程度直接关系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由此审视大型图书《陕西名优土特产》的出版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资源开发、环境安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开发、环境安全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资源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与社会新秩序,协调资源与环境间的矛盾,寻求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探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对策,厘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域限,明确产品的生态与环境成本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即自然成本),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方向:发展生态农业王文学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前进的水恒主题。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旅游生态学的产生及其研究对象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认识到旅游发展带来一些生态安全问题之后,开始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考虑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生态学于是产生了。对于旅游生态学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是研究包括自然、社会、旅游经济系统的复合生态系统科学。旅游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旅游生态系统,旅游生态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旅游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系统等级的层次性;区域结构的特殊性;层次结构的网络性;系统状态的脆弱性。在实践中,旅游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生态系统理论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和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相似文献   

10.
建立生态农业经济区域势在必行曹长青生态经济区域是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同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的经济区域。它有生态工业经济区、生态城市经济区和生态农业经济区、其中由于生态农业经济区域范围宽广、地域辽阔,种植养殖,林、牧、副、渔各业繁...  相似文献   

11.
文化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源指的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和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重要资源。文化资源具有无形、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等特征。文化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因此,应充分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加强文化的创新,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已成为一种实现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全新城市建设模式,生态承载力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阈值。将生态承载力定位在生态城市层面的基础上,以大连为例,分析生态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生态危机,提出建立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估制度及城市区划内生态补偿制度,以保障城市生态承载力,从而促进人类、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及缓解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一种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是人类进行一切生产活动赖以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基础。新疆土地资源量在我国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但是 ,在新疆的土地利用开发过程中 ,由于我们人类作用于自然 ,改变自然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 ,其相互关系是十分复杂的。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随着耕地面积的急剧扩大与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 ,致使土地退化日趋严重。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垦及对植被的破坏 ,使生态失去平衡。新疆属干旱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 ,人类经济活动干预是短期内变化的主导因素 ,结果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以及沙漠都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必须寻求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Biotechnology has opened unprecedented avenues for exploring biological systems. One of the key techniques in genetic engineering is gene transfer, which involves transfer of recombinant DNA into plant cells to generate transgenic plants. Genes and genomes from a wide range of organisms are being manipulated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 Application of genetic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has produced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such as yield improvement of major food crops.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生态问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纷纷探索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揭示生态危机的实质,寻找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从“生态革命”中找到了生态危机与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结合点,从生态危机中逐步探索生态危机的实质,提出了一些有创见的主张和观点,为解决生态危机开创了道路。本文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出发,寻找一些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观点,并提出解决我国生态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郑珍之诗《黎平木》早已成为赞颂黎平杉木的佳作,但对其诗句"黎人拙常饶,遵人巧常饥"少有论述。黎人之"拙"在于混农林生态系统生产周期长,见效慢;黎人之"饶"在于混农林生态系统能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很好结合起来;遵人之"巧"在于开垦荒山,得一时之利,遵人虽"巧"却"常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今主要农业污染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较新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办法—建设生态农业。通过对某村生态农业建设模型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农业污染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生态设计的含义和设计原则的分析界定,提出一系列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手法,有助于我们在设计中使高层建筑生态化,改善高层建筑的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高层建筑通过生态化设计,让建筑的各部组织达到最有机的配合,切实改进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建筑更加人性化,成为人类栖息最理想的物质外延。  相似文献   

19.
法律是人类的文明成果,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法律是一种社会资源,这是人类关于资源认识的发展结果。人类关于资源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法律资源是一种抽象的社会资源,是一种智力资源,是一种制度资源。法律资源与法律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混淆。我国目前虽然有学者在法学上使用了资源的概念,但是其使用情况差别很大,也缺乏关于法律资源的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继承和发展先秦道家和其他诸子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汉代道家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生态和谐观,包括自然的和谐、人类自身的和谐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汉代道家认为,自然界本身是天然的生态家园,天地、日月、星辰和人间万物和谐共存;人类作为万物之长,也应效仿天地自然,注重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形成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六亲和睦的社会;天地自然是万物之母,人类应该努力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