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在我国网络成瘾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影响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对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相关研究进行总述,从网络成瘾的定义、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模式、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工具和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为促进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成瘾是青少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成瘾行为,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伤害性。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心理干预、药物干预、社会干预三个视角考察了国内外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的问题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网络成瘾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为了对青少年网络成瘾作进一步研究,在阐述网络成瘾的由来和总结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在个体层面和外部层面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梳理了网络成瘾的不同理论对于网络成瘾的解释以及网络成瘾原因的探讨,简介了网络成瘾的测量方法,展望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及诱发的犯罪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青少年网络成瘾诱发的主要犯罪类型,并提出了遏制与网络成瘾相关的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使青少年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学会趋利避害,健康、合理地上网,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由于人们对网络的不当使用,使得网络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成瘾这一问题。目前,我国网络成瘾问题严重,在青少年中尤其普遍。网络成瘾现象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化。了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探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神经心理性疾病,临床可分六种类型。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青少年网络成瘾在给自身带来多种危害的同时,已经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防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医疗机构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7.
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本文从社会视角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探讨了有效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发展的特点以及网络的特性使青少年成为网瘾的主流人群,家庭教育的缺位也是网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路。但人们在享受网络这把"双刃剑"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它带来的负面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不少地区和部门已开展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所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在我国已经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陈彬 《河南教育》2008,(9):94-95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上网成瘾已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学校、社会、家庭、心理和网络使用等.体育的健身健心功能、社会功能和网络游戏的竞技功能,决定了体育活动将在网络成瘾的预防与矫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使用是社会发展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现有心理学研究过多地讨论了互联网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相反很少有研究探讨互联网如何积极地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从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特点出发,探讨了青少年这一社会群体获益于互联网使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面对网络环境我国少儿图书馆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对少儿图书馆的生存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对少儿图书馆的影响,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少儿图书馆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在内部建设、外部经营和管理科学化等方面做出改进,以提升少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3.
阿多诺在分析法西斯主义产生的心理基础时, 充分肯定了弗洛伊德运用自居、自爱欲以及催眠理论对法西斯主义社会心理基础的分析, 认为这一基础是在法西斯主义􀀂 升华 的情景下形成的。在他看来社会历史的发展不能仅用心理学来分析, 更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探讨, 但社会心理的力量是不能忽视的, 尤其在社会政治势力运用􀀂 高明 的手法以及制度化的力量的状态下, 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的“第三公害”,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日益增长的态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分析青少年的犯罪心理,找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可以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犯罪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614名大学生被试,考察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结果发现:生活事件和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直接影响;生活事件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是网络情感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该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和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谐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偏差等心理健康问题基础上,提出灵活多样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状况令人担忧。只有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Since the mid 1990s, teacher burnout has become a crucial phenomenon in the Hong Kong education system, as increasing numbers of Hong Kong teachers have been reported as stressed, exhausted, and depersonalized in their teaching. In the Hong Kong community, including the academic circle, many people have applied the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burnout to study the psychological causes of teacher burnout. However,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eacher burnout has become a social issue and is not a purely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Thus,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identify the structural causes rather than the psychological causes of teacher burnout, to obt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 burnout, and to develop better solutions. This article therefore theoretically analyzes how teacher burnout can be caused by certain structural forces, including structural education reforms, th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of schools, and the occupational and career structure of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ociological theory of work alienation. The article also gives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心理障碍、培养健康心理素质,是高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大学生是社会创业的主力军,而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是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高等教育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破解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这个时代课题。因此,高校要构建创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教育、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育、榜样教育及创业环境熏陶相结合的培养机制,着力提高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