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媒体电子出版是一种融语言、文字、艺术、通讯、计算机、数据库、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等诸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产业。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创过程与传统出版物编辑过程从形式上看有着极大的不同。其对人才要求之高,在我国的各种文化事业以及出版产业中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目前传统出版物的编辑人员很难马上直接参与这一新媒体形式的编创工作。这既是对现有脑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目前多媒体电子出版物质量令人堪忧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研究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的编辑特点,并与传统出版物编辑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一、多媒体…  相似文献   

2.
《新闻三昧》2004,(9):56-56
为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和建国55周年,9月5日《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创新研讨会暨名师美术作品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家、美术界著名书画家和电视电影专家学者。通过多个视角,审视回顾20年来高等院校美育发展历程,共同探讨未来艺术教育创新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熊澄宇 《电子出版》1996,(3):29-31,35
多媒体技术发展中的人文社会因素清华大学多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科学和艺术:“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法国文学家福楼拜公元1995年,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联合国五十周年庆典给大同社会带来了新的希望;电影100周...  相似文献   

4.
闽浙赣鄂四省新闻出版局和版协自1991年起,每年联合举行一届出版理论研讨会:2000年9月15至18日,在福建平潭岛举行了第十届研讨会,并回顾了十年来科研协作历程。其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5.
黄玉竹 《北京档案》2002,(11):44-45
弹指一挥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如今已整整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 1952年,中央决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设置档案专业.在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中国人民大学开办的专修科档案班于同年11月15日正式开学,也标志着新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用户教育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文化、多媒体文化、网络文化的概念, 及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阐述了对上述新信息技术文化知识的普及是图书情报机构用户教育的新内容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在它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中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广播的显著特色。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 一、中国广播是先进的电子科学技术和古老的东方文明相结合的听觉艺术。它深深扎根在具有5千年悠久历史的、56个民族文化交融汇合的沃土上,有深厚的华夏文化底韵和强大的艺术魅力,蕴含中华民族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8.
英将办多媒体与出版国际研讨会 由英国《书商》杂志、AIC公司和EPS公司联合主办的多媒体与出版国际研讨会将于7月13日至1日在伦敦公园巷饭店举行。据悉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的电子出版专家将参加本次研讨会。讨  相似文献   

9.
《上海档案工作》2011,(7):22-22
【本刊讯】六月的沈阳绿意葱茏,六月的沈阳温婉宜人,六月的沈阳以其特有的魅力迎来了八方来客。6月9日~13日,第23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档案局馆,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主管的29家档案期刊的代表4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档案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档案期刊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两个议题,联系档案文化建设在当下全国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作用,回顾办刊历程,交流办刊经验和体会,共话档案期刊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史学》2011,(8):61-61
【本刊讯】六月的沈阳绿意葱茏,六月的沈阳温婉宜人,六月的沈阳以其特有的魅力迎来了/\方来客。6月9日~13日,第23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档案局馆,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主管主办的29家档案期刊的代表4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档案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档案期刊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两个议题,联系档案文化建设在当下全国文化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作用,回顾办刊历程,交流办刊经验和体会,共话档案期刊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多媒体出版业的现状及前景沈燕美国加州多媒体的发展经过整整十年的艰苦创业,如今已真正步入轨道。图书出版商们正以敏锐目光牢牢盯住这一迅猛发展的市场。加州多媒体的发源地正是《有线》杂志和《多媒体世界》所在地——旧金山。这块宝地是由一位名叫克利斯蒂娜·藿...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多媒体服务模式单一、服务环境简陋,当前迫切需要对多媒体服务进行重新思考和创新。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新馆多媒体服务共享空间的构建为例,阐述了基于IC理念的多媒体服务空间的布局;指出了新环境下多媒体服务具有学科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新特点以及未来多媒体服务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26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圆满落幕。作为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艺术盛会,“十艺节”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最高成就、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篇的内容是: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在这期间,我国不断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大,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艺术家作为人类文化进程中的精英分子,对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推动力。作为一位艺术家,他们身上背负的更多的是社会责任,这种责任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他们的作品应该促进国家变革创新和社会文明进步,鼓舞人们积极奋进、不断创新,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和享受;应该反映社会风貌、人民精神气质,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鼓励人们团结向上、奋勇向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出现,艺术已经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新型模式,媒体艺术研究已经成为时代所需。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对促进我国文化艺术传播、激发全民族文化艺术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也会为实现“中国梦”涂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11月8日是中国第十个记者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南方都市报社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了灾难报道的媒体实践研讨会,众多业界的著名学者和媒体资深人士参加了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以及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档案学研究》1991,5(2):15-18
曾三同志、张中同志的相继逝世,是档案界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当我在十天内连续接到中央办公厅组织有关方面组成的治丧办公室发的讣告及其生平材料,悲痛万分,并突出地感到对曾老、张老一生的评价是中肯地反映了我们后辈人的心声,特别看到称曾老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称张老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主要领导人,我由衷地感到格外贴切而又亲近,似乎从一种失落感中又得到了一些安慰,我总觉得这样的谥称对曾老、张老是当之无愧的。曾老和张老对新中国档案事业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是人所共知,得到档案界的公认和拥戴。我在两位老同志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工作几十年,这种感受更为深切,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两位的领导,新中国档案教育事业是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水平的。新中国档案教育事业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建设和发展起来,是同他俩的领导分不开的。 早在建国初期,由于筹划国家档案事业建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艺术工具,多媒体节目只有依靠艺术形式实现人机对话、实现信息传递的功能才能成立;同时,多媒体节目因为有了艺术成分参与其中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独立的设计艺术。下面以电脑设计大奖赛获奖作品——网络多媒体节目《音乐专卖店》为例,谈一谈艺术设计在多媒体人机交互功能的实现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92年7月.我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进入上海市档案馆工作。今天如果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上海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我的个人经历,做一个回顾的话,我只能惭愧地说,我参加工作的时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已经近半,我未能追随前辈们在“沉舟侧畔千帆过,  相似文献   

19.
董崇飞 《现代传播》2002,(4):117-119
20 0 2年 6月 18日 ,由北京广播学院《现代传播》杂志主办的“山东电视台《乘着歌声的翅膀》栏目研讨会”在京举行。参加研讨会的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山东电视台台长韩国强 ,总编室、文艺部的领导 ,栏目组的主创人员以及北京、山东两地的媒体记者。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山东电视台推出的这档新栏目有内涵 ,有深度 ,符合中国电视文艺整体发展的大趋势 ,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人文、人性、人情的艺术品质 ,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历史的保留价值 ,为观众提供了…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多媒体与网络渐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最强有力的载体,在社会生活中愈发显出其重要地位。 陆达教授是国内最早从事多媒体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之一,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机、多媒体领域的研究工作,制作并出版了国内第一个多媒体CD-ROM的作品,即《邮票上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对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陆达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关注电子出版领域,1992年开始主要致力于多媒体电子出版方面的专题研究,并成立了我国早期的多媒体专业制作公司──金盘公司,制作出版了《邮票上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