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云港日报>锐意创新,于今年4月组建"农民增收志愿服务队,旨在利用报社社会接触面广、媒体信息桥梁的优势,开展为农民增收志愿服务活动,无偿为农民增收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并以此引起全市各界重视"三农"、关注"三农"、服务"三农",从而在"零距离"的服务中强化、深化"三农"报道.  相似文献   

2.
"三农"电视节目如何"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三贴近"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工作原则.电视媒体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和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今年的热门话题,媒体针对"三农"问题,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诸如,深入浅出解读中央文件,让党的好政策深入人心;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等重大成就充分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树立致富典型和推广致富经验;用丰富多彩的节目、版块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还对"三农"存在的问题予以极大关注,像"总理为农民工追工钱"这类报道振聋发聩.一些涉农类媒体,<农民日报><南方农村报>、央视7套等更是紧盯"三农",呼唤更多人关注"三农",帮助"三农".  相似文献   

4.
孙燕勤 《传媒》2018,(6):23-24
当前,供给侧改革正在各领域深入推进."三农"媒体在转型发展中,也面临着如何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新的受众需求和市场需求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体生态发生巨变,本来就缺实力、缺人才、缺渠道的"三农"媒体,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将供给侧改革的思路植入"三农"媒体的改革中,探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实现路径,是摆在"三农"媒体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那么,面对传媒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三农"媒体该如何以供给侧思维来寻求发展?笔者通过在农村信息报社的实践与探索,为"三农"媒体的转型提供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三农"内容生产是县级融媒体的重要业务."媒体+"的理念要求县级融媒体实现从"信息传播式"到"信息服务式"的媒介价值观和实践的升级,在"三农"内容生产上依据"三农"内容宏观、中观、微观的需求特点,构建"三农"内容生产新范式.新范式是由策划定位、选题原则、呈现形态、生产组织、内容分发五个方面构成的运行体系,形成了循环跟进式的信息服务机制,可以为县级融媒体"三农"内容生产提供可靠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对于西部欠发达省份"三农"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言,我们的媒体(尤其是西部居民日常接触最多的电视、报纸等媒体)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效用、促成怎样的局面?"三农"报道应该聚焦和凸现什么?笔者认为应该足在发展新闻观的指引下,强化榜样树立、咨询提供、危机预警、矛盾消弭、困难解决等功能,为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7.
"三农"报道不容易写,更不容易写好.对一个记者来说,报道"三农",必须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谓"厚积",可谓包罗万象,农林牧副渔,政经文教卫,都是软知识硬本钱,而在此之上的对"三农"的领悟,对"三农"的感情更是一个重要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临沂日报>立足市情,始终把"三农"作为主要报道领域,不但在一二版要闻版上有较多篇幅的"三农"报道,并专门开辟<新农村>专刊.作为<新农村>专刊的编辑,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要做足以下三方面文章.  相似文献   

9.
党报不能疏远农民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一些媒体将报道的着眼点自觉与不自觉地转到都市生活、城市建设、大工业项目与时尚休闲等报道上,而对于地处偏远的农民则渐渐淡化,对于农业和农村报道慢慢失去了热情。党报日渐远离农民,究其原因,主要是认识上出现偏差,报业迫于竞争压力,受到发行和广告影响。《宁波日报》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三农"报道。在许多同类城市党报取消"农村部"的情况下,十余年来始终坚持将"农村部"作为一个独立的采访部室,配备了七八名有一定资历的记者,报社领导经常指导策划部署"三农"报道,记者采访了大量鲜活的农村新闻。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上上下下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当然也就受到了党报党刊等媒体的普遍关注。虽然在意识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实际操作起来,关于"三农"方面的报道,多数媒体还存在弱化现象。如何搞好"三农"报道?河南《周口日报新农村版》从把握报道重点、创新版面设置、转变报道理念入手,加强策划,精心运作,循序渐进,使"三农"报道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张明 《新闻知识》2008,(4):8-10
"三农"报道,一般是指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产生的新闻资源,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各种载体的新闻报道。它主要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期刊等多种介质的媒体对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业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两会"对"三农"的关注度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工作的尤为重视,做好广播农业新闻报道也成为了电台的新课题.《乌鲁木齐新闻》节目农业版块的报道实践证明,广播记者"三农"新闻报道应该按照受众所需,一要把农业新闻做广、做新,二要在"四季歌"的报道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使广播新闻真正成为指导农民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深受广大农民喜欢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3.
夏永辉 《新闻前哨》2012,(11):41-42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连续9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反映了它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中之重"地位。对各级媒体特别是省级党报而言,"三农"报道一贯都是领导重视、读者关注的重要题材。将专业性比较强、远离市民生活的"三农"报道做得鲜活、可读又有深度,既是媒体从业者的本职要求,也是报纸万千读者的呼唤。  相似文献   

14.
电视"三农"报道如何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方面,"据调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电视普及率已达95,2%"①,绝大部分农村家庭可收看电视节目;另一方面针对农村居民而制作的"三农"节目却办不下去,遭受淘汰的命运.现在国内电视媒体中的"三农"节目可谓处在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扶农一号文件的出台,各界对"新农村"建设都越来越重视,站在时代前沿的媒体也不例外.但是在众多媒体推出的"新农村"建设报道上,也出现了一些肤浅和偏颇的现象.文章从如何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的角度,对媒体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报道现状进行分析,并尝试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张明  李立广 《今传媒》2012,(12):33-35
《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的"三农"报道因为媒体属性、发行范围、读者定位等差异,分别呈现各自的特点。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两份报纸的"三农"报道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湖南省的"三农"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7.
"乡村穿行"是绍兴日报以报道"三农"为主的新闻专栏,曾被评为浙汀新闻名专栏.自2006年3月9 日创设以来,专栏平均每周一期,到今年6月已满200期.3年多来,记者深入农村、深入基层,采写了大量反映"三农"的鲜活报道,同时还发起组建了"乡村穿行·三农服务团",为农村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乡村穿行"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被誉为绍兴新闻界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8.
"三农"报道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农业记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三农""守望者"的角色,时刻想到农民利益,本着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多写农民关心的事情.而做好这些的关键,就是要对"三农"有深厚的感情,就是带着感情写"三农".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2018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竞技场和新媒体融合成果的"练兵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各自的"撒手锏".从"中央厨房"革新内容生产,到"媒体大脑"试水新闻制作,再到大小屏互动移动化播出颠覆传播模式,各家媒体不断创新,推出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新闻表达也逐渐向民间语态转变.这一切都体现出新旧媒体之间从"相加"到"相融"带来的新变化,更预示着全国两会报道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鲁志美  李佳铭 《传媒》2021,(2):31-33
在媒体融合的"下半场",探寻党媒如何走出"舒适区",融入党的舆论宣传大格局,是新闻业界的普遍追求.作为"三农"领域重要党报,《农民日报》近年来主动求变、加速转型,在媒体融合上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党媒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