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围城》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较多地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文中的比喻内容新奇巧妙,形式多种多样,达到了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作者巧妙地安排语言,画龙点睛地暗喻其中,用冷峻幽默、睿智讽刺的艺术语言,刻画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懦弱。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概述】 《变色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教材几经修改,仍然保留了这篇经典篇目,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可见一斑。《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通过漫画似的讽刺艺术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对初三学生而言,此文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是讽刺艺术的绝妙运用。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讽刺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者通过西门庆家史的描写.反映了整个明代社会的黑暗现实。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是《金瓶梅》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使用夸张以及选择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虚伪本质,以达到讽刺效果。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先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讽刺艺术特色的佳作之一,作者把讽刺的矛头指向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运用高超的讽刺艺术技巧,把汉奸文人、落后知识分子置于抗日战争全面暴发前后的国民党统治区,巧妙地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汉奸文人、落后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肮脏的灵魂。  相似文献   

5.
提起文学作品的讽刺艺术,最突出的要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了。《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它的艺术特色和成就主要表现在讽刺方面。《范进中举》的故事见于小说的第三回,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段。下面,本文就以《范进中举》为例,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进行初步的探析。一、通过具体形象的艺术描写表现爱憎感情《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上。小说通过人物描写来实现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借《围城》中的多种讽刺手法分析小说的讽刺艺术,通过这样一群知识分子失恋、失业、流徙、浮沉或以沫相濡,或因利反目的人生百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作者的讽刺艺术。突出小说的主要成就——讽刺。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是我国最杰出的一部古典讽刺小说,它对封建社会黑暗政治的讽刺、尤其对科举制度的讽刺,其艺术成就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峰。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中国自从有了《儒林外史》,“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这是公允的切合实际的评价。《儒林外史》之所以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水准,是因为它倾注了全部精力,集中描写了许多生动的喜剧形象,在这方面,作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文试图对《儒林外史》喜剧形象的描写,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界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家,简·奥斯丁以其作品中轻松诙谐的喜剧艺术、细致入微的讽刺风格而备受世人喜爱。《傲慢与偏见》作为简·奥斯丁讽刺艺术使用最完美、最富有幽默性语言的经典作品,以它为代表解读作者的作品风格。简·奥斯丁的作品作为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在带给我们幽默的喜剧世界的同时,其中蕴涵的讽刺更值得我们现在乃至将来的人们深思,引人发醒、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讽刺?鲁迅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在这里,鲁迅(除了强调讽刺的“真实”外)所强调的“精炼”、“夸张”的笔墨和“艺术的地——写出”,实际上就是强调讽刺的艺术。讽刺惟其讲究艺术,才“能给人愉快和休息”,才能造成笑声——愤怒的冷笑、辛辣的嘲笑、轻蔑的嗤笑、善意的讪笑;通过笑声,才能将讽刺之火喷向反动阶级,喷向丑恶、腐朽的社会,喷向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发挥其“匕首”“投枪”的战斗作用。鲁迅写杂文,最善于根据议论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灵巧地运用讽刺,往往三言两语,就使敌人哭笑不得,而让人民哄笑不已,形成一种谈笑风生而又威风凛凛的战术。  相似文献   

10.
冷静地描写,含蓄地讽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第一部称得起讽刺小说的文学作品。它的文学价值,全是来源于作者卓绝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称赞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之高妙,是“无一贬词,而情伪毕现”。我们从节选的《范进中举》中即可窥其一斑。一夸张讽刺夸张是讽刺的一种重要手段。作者故意张大其词强调突出讽刺对象的特征,使那些被遮掩、被装饰丑类的可笑可鄙之处更赤裸裸地暴  相似文献   

12.
欧·亨利作品中的讽刺艺术是其最为著名的写作特点之一,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设计,往往能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讽刺效果。而在《女巫的面包》中,作者不仅使用了惯用的讽刺手法,还使用了极具特点的"另类"讽刺,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通过《范进中举》的阅读,不难看出,吴敬梓巧妙地运用独具匠心的讽刺手法,对范进及其周围形形色色的人物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和鞭挞,将其种种丑态暴露无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强烈批判。首先,作者运用漫画式的夸张进行讽刺。作者写人叙事,不是精雕细刻,而是撷取了最能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典型细节,把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范进描绘得活灵活现。比如,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的精彩片段就是一例,作者写到:“(范进)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  相似文献   

14.
讽刺在鲁迅美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他运用的最广泛也最纯熟的艺术。讽刺的对象往往是否定性的形象和事物,但它绝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那么,鲁迅认为讽刺艺术的真谛是什么呢?他认为,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假如过甚其辞,就失去了文艺上的价值。这些言论说明了讽刺小说在内容上的真实性外,在艺术上尤以“语婉”两字为要旨,即讽刺的含蓄性。这一点在鲁迅的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围城》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但最独特之处是其出色的讽刺艺术。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从剖析病态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来分析其独特的讽刺对象;二是机智、锐利的讽刺语言。  相似文献   

16.
讽刺,是揭发恶习弊端的重要艺术武器。它不但要使人发笑,同时更要使人深思,使人感到讽刺对象的可鄙、可恶。因此,讽刺决非无聊的滑稽逗笑,而是对一定社会生活的高度艺术凝结和忠实反映。鲁迅先生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  相似文献   

17.
边家俊 《考试周刊》2013,(79):20-21
本文就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评析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小说《囚鸟》。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科幻、黑色幽默等手法,精彩的讽刺语言,简洁新颖的文体描绘了一幅"希望的国土"的讽刺漫画,暴露了整个美国其实是一座实行最低限度警戒的监狱,无情地撕下了美国"民主、人权"的自欺欺人的面纱,呈现了一个荒诞而黑暗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围城>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但最独特之处是其出色的讽刺艺术.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从剖析病态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来分析其独特的讽刺对象;二是机智、锐利的讽刺语言.  相似文献   

19.
《斩鬼传》是《儒林外史》之前的一部特色鲜明的寓意类讽刺小说。作者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将讽刺的锋芒直指人类的道德缺陷和丑恶癖性,使众多"人鬼"穷形尽相。小说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讽刺手法,在衬比之中彰显讽刺对象;作者秉持冷静的态度,不加半点评述,让人物尽情地表演,在冷静客观中呈现人物的言行、刻画讽刺对象。此外,小说还使用了主观直斥和合理夸张等讽刺手法,讥刺了人类诸多弱性。《斩鬼传》的讽刺艺术和风格,对后世讽刺性小说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评析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库尔特·冯尼格的近作《囚鸟》。这部小说是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科幻、黑色幽默等手法,精彩的讽刺语言,简洁新颖的文体所描绘的一幅“希望的国土”的讽刺漫画,暴露了整个美国是一座实行最低限度警戒的监狱,从而无情地撕下了美国“民主、人权”的自欺欺人的面纱,呈现了一个荒诞而黑暗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