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家庭档案”里有一件父亲珍藏了八十六年的报纸,它伴随父亲度过了近八十六年的风雨,成为我们一家人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是一张《湖南通俗日报》,它刊发于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闰二月初九日。如今,它已陈旧发黄,破烂不堪,但被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八位英烈的名字仍依稀可见。  相似文献   

2.
在爸爸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3.
最近突然想起爷爷的那本回忆录,所以便拿来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其实就在刚才,看完几页之后眼睛就湿了。那些爷爷的亲历到现在六十几年,这六十几年当中,还有父亲经历过的,也有我此时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4.
绝猎     
爷爷是方圆百里的好猎手,父亲则得到了爷爷的真传,尤其措狼更为一绝。不论是下套、埋夹子、设陷阱,父亲从不失手。在六十年代,父亲还被政府评为“打狼英雄”。可是有一次,父亲突然把那些使了几十年的狩猎家什毁掉了,要知道那时打猎可是个好活计,有肉吃自不用说,还能卖兽皮换钱。我长大以后,有一次父亲被缠不过.终于对我  相似文献   

5.
2014年10月13日,一位名叫高露的姑娘来到门头沟区档案馆,把一本名为《我的回忆——难忘的岁月》的书捐赠给区档案馆.她说:"这是我父亲的回忆录."笔者翻开书,两张照片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姑娘指着一张单人证件照说:"这就是我的父亲鲁鸣,原名谭潾,土生土长的斋堂人."接着又指着一张与毛主席合影的照片说:"这是我父亲1964年与领导人的合影,毛泽东身后的这个人就是我父亲."接着高露讲起了她父亲鲁鸣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绝猎     
爷爷是方圆百里的好猎手,父亲则得到了爷爷的真传,尤其猎狼更为一绝。不论是下套、埋夹子、设陷阱,父亲从不失手。在六十年代,父亲还被政府评为“打狼英雄”。可是有一次,父亲突然把那些使了几十年的狩猎家什毁掉了,要知道那时打猎可是个好活计,有肉吃自不用说,还能卖兽皮换钱。我长大以后,有一次父亲被缠不过,终于对我讲了“绝猎”的缘由。 那一年,奶奶病得快不行了,长时间的昏迷致使她神志不清,父亲用尽了城里医院和山一的各种草药都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7.
父亲离开人世整整16个春秋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念他老人家,他是我的慈父,也是我的严师. 父亲是个苦命人,1903年闰五月,父亲落生在北京安定门外一个穷旗人的家中.我家是满族镶黄旗人,祖姓毕鲁氏.满族人指名为姓,我爷爷叫凌保,是个门甲,父亲出世前一个月,爷爷就故去了.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位朋友,他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曾经写了一篇散文,发表在南方某省的省报上。后来,这篇散文被编进中学语文课本,可是他父亲的名字却不见了,散文成了无名氏作品。他还告诉我,现在收进各种语文课本的作品,很多都不说明作者是谁,作品来自何处。例如,目前北京使用的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共三十篇课文,只有巴金、老舍、叶圣陶、吴运铎五位同志的文章和李白、苏轼、柳宗元等八位古代诗人的诗词  相似文献   

9.
正一1923年的春天,我的爷爷叶圣陶经朱经农先生介绍进商务印书馆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那年他29岁。1982年,爷爷为刚刚创刊的《出版史料》写了一篇题为《我和商务印书馆》的文章。人们常常引用的爷爷说的"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我当过教员,又当过编辑,当编辑的年月比当教员多得多"那句话,就写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  相似文献   

10.
临帖人生     
爷爷读过私塾,写着一手好毛笔字. 幼时的一年春节,爷爷早早地张罗来一大摞红纸,戴上眼镜,慢慢地把纸裁开,仔细地折出大小均等的印痕.接着,爷爷把我拉到桌旁,紧紧抓着我的小手,使我与毛笔和纸墨之间有了第一次相遇. 那幅对联最终还被父亲乐呵呵地贴在了大门上,歪歪斜斜的8个字,每一笔粗细不匀的线条和锯齿般的纹路记录着我蹒珊习字的步履.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四川档案》2014,(5):39-39
<正>8月7日,绵阳市档案馆来了两位南京理工大学的退休老人,70岁的邱女士和她80岁的老伴。一进门,邱女士便急切地表示:"我想要查询我爷爷于1940年至1949年期间在绵阳法院任职的资料。"邱女士接着说道:"我1944年出生在绵阳,2岁时举家迁居南京。而爷爷在绵阳工作的这一段经历无从考证,留下了一片家族历史的空白。多年来,家里的长辈都说不找了,可是我不甘心啊!自家的历史怎么能不了解呢?所以我和老伴坐了33个小时的火车,从南京来到了绵阳,希望能找到一些相关的资料。"综合邱女士提供的信息,工作人员在馆藏民国档案中找  相似文献   

12.
正我虽然不出生于1949年,但我的名字中却有"国庆"二字,揣摩父亲当年给我取这个名字的意思,大概是要我长大后牢记新中国给我们家带来的好处,永远不忘本吧。我们家以前从来没有出过大学生,如今家里也有大学生了如果我父亲能活到今天,他该有多高兴啊。捏粉面人的人家里竟然也出了大学生,这是我父亲这一辈人连做梦也不会想到的。我目前是老城隍庙"松云楼酒家"的一名糕点师,也是徐汇区"非遗"项目传承人。我的父亲叫李新发,山东荷泽人,艺名"面人阿三",解放前在上海大世界、宁海西路、老城隍庙一带以捏粉  相似文献   

13.
易中天突围     
这是马国川对26位社会名人的访谈录。本刊选择的是易中天一节,有删节。少年时代"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家就靠我父亲和我两个人维持下来。"回首往事,易中天颇多感慨。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易中天仅是一个少年读书郎,怎么能够养家呢?面对记者的疑惑,易中天  相似文献   

14.
爷爷的儿童文学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小沫 《出版史料》2008,(2):123-125
2003年的春天,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白雪静同志找到我,说社里想为谢冰心、张天翼和我爷爷叶圣陶三位儿童文学的老前辈,出版他们的儿童文学全集,爷爷的这一部想征得爸爸的同意。有关爷爷的儿童文学,我从看过的书中知道,他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写在1921年,那是他为郑振铎先生创办的《儿童世界》的创刊号写的,那年他二十七岁。《  相似文献   

15.
每当看到家庭档案中的这两张毕业证书,思绪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年代……我1937年农历十一月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的一个贫困农户家庭,世代以耕种为生。从我刚刚懂事就背起粪筐捡粪、打柴火。每天跟着爷爷、父亲到农田干活,春种  相似文献   

16.
我自幼体质羸弱,不爱参加体育活动,读书、买书、藏书便成为我惟一的嗜好。童年侨居马来西亚槟榔屿,赶上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占领了马来西亚,经历了三年八个月的黑暗统治。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推行它的奴化教育,当地除了日语学校,关闭了华文、英文、巫文马来文学校。父亲为了不使他的子女辍学,悄悄地为我们聘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每天下午到家里给我们补习华文和数学。市面上几乎没有华文读物,我的课外读物寥寥无几。为了寻找书读,我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我向哥哥的一位同学陆陆续续借来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万有文库》…  相似文献   

17.
记得刚参加新闻工作时,我跟一位同事讲:"我爸爸很喜欢你的文章,说你写得不错。"他的眼中马上有了亮光,问:"你爸爸干什么的?"我回答:"做点小生意,初中读了一年。"他眼中的亮光马上黯淡了一些。当时我就想,如果我父亲是位老师,是知识分子,或许这位同事会更高兴一些。但我的想法与这位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记忆     
<正>记忆,就像一册随时备查的档案,先检索目录,再定位一条,遂连结起一串往事。这些往事如同记忆中亿万个最鲜活的生命,唇齿相依,同生共死。而父亲,恰恰就弄丢了这些往事,他,失忆了……六十四岁的利军乘坐两天两夜的特快列车从大东北赶来大西南探望她八十六岁的老父亲。二弟电话里说父亲因脑梗导致突发性老年痴呆,仅半个月光景,就对身边人和自己都认不清了,有时医院的护士问他:"大爷,您知道我是谁吗?"父亲看着她的白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集》共25卷,自1987年10月到1994年10月,分批挨次出齐;从着手编辑之日算起,得推前一年,总共花了八个年头。 1986年10月,父亲92岁生日前夕,吴为公、缪咏禾两位先生特地从南京赶来,代表江苏教育出版社向他老人家祝寿,并约我和至美至诚编一部父亲的大型文集,要求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他老人家一生的生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雅安市档案馆接收捐赠档案,我小心翼翼地拿出了父亲留下的珍贵"档案",一张1951年6月父亲回老家探亲的过路条和一份1952年9月的土地证,捐赠给了雅安市档案馆。看着这两件"档案",许多往事浮现在眼前…….时光飞逝,我敬爱的老父亲已离开我们快五年了,但父亲的音容笑貌还时时呈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