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中,存在着“非生态”消费现象。对其进行生态消费教育既是大学生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需要,也是营造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的需要,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消费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的需要。因此,探索高校大学生生态消费教育路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问题,它引发了一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历史性转变。而这种生态文明的转向要求人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由人类中心主义到"弱"人类中心主义转变;在生产方式上,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生活方式上,由过度消费向适度消费和绿色生活转变。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高等学校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大学生把握生态危机的实质,从转变价值观念入手,提升自己的生态修养。尤其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更应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环境法律法规教育。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五位一体"战略发展布局,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宣传和推广生态消费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帮助其培养和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文对生态消费观的形成、大学生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意识极为淡薄。笔者认为,造成上述现象在于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等多方面原因。本文重在对高校教育机制的缺失进行分析,从如何加大生态消费的教育力度,加大生态消费的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消费主题活动、健全生态消费约束制度等方面探析构建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与中国的市场经济、消费社会和网络差不多同时诞生的"90后"大学生,极易受到来自西方的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蚀,呈现出崇尚拜金主义、道德滑坡,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追求超钱消费,丧失实事求是精神;过度人情面子消费,抛弃传统美德与社会责任。为此,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理性消费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生态消费环境,有效抵御消费主义思潮的肆意蔓延;通过社会考察与勤工俭学活动,让科学消费观真正入脑、入心、入行,从而使大学生最终摆脱消费异化,建立消费主体性,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生态德育是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群体内部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仅对身边的环保行为较为重视。大学生内部不同分类的群体消费呈现出不同的差异,但主要差异在手机、电脑、饮食、书籍等方面。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群消费差异抓住生态德育工作重点,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生态德育的合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加强生态消费的教育与宣传,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理念与意识;大学校园环境、各种规章制度及各类校园活动等生态化;及倡导勤俭节约、兼顾个人消费与环境之间关系、兼顾生存与发展及平等和谐等消费模式的角度构建大学生的生态消费模式,为矫治当代大学生不健康的消费行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诸多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伦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消除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人生观和消费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发展。消费伦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消费道德"教育、"消费知识"教育、"感恩"教育以及"绿色消费"教育等。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和大学的育人成效。大学生的消费多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制约,并呈消费活动逐渐增加的多元化趋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反映其生态文化意识,文章意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消费观,为构建科学、合理、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奠定基础,为大学教育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方式。在对"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消费"概念解读的基础上,以NH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绿色消费作为生态文明背景下一种新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方式,是消费理念的一次生态转型。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殊消费群体,引导其树立自觉的绿色消费观念对于促进社会消费风气的有效净化和社会消费环境的合理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释绿色消费观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优势、意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缘由,并从理论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熏陶、消费实践强化等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在消费方面存在很多严重问题,这在大学生消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大学生的不当消费主要表现为:炫耀性消费、浪费性消费和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大学生不当消费方式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受错误思想的影响、感恩之心的缺乏、生态文明理念的不足和不良消费方式的影响。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两点对策:一是社会要加强大学生新消费观的培养;二是大学生自身要注重新消费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养成生态消费观既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各种实践活动和学校规章制度等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消费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消费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在消费中的社会心态总体是理性平和的。但过度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等价值观以及随机消费和冲动消费等行为也给部分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浮躁、焦虑和不公平等负面社会心态。应把正确的消费观、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纳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中、纳入大学生网络社会生活、拓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衔接的教育路径,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消费模式成为解决生态危机、寻求人类美好生活图景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成为生态消费模式的理想愿景.它是对消费主义的生态批判,是对过度型消费、炫耀型消费、符号异化型消费的扬弃与超越,倡导以"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为价值原则.生态消费模式建构是以培育绿色消费意识为理念先...  相似文献   

16.
采用Sproles编制的消费者决策风格问卷(CSI)对550名客家籍和潮汕籍大学生的消费决策风格的差异进行探测。结果表明:客家籍与潮汕籍大学生在"新潮时尚"、"忠诚习惯"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男女大学生在"品牌导向"、"休闲娱乐"、"新奇趣味"和"价格敏感"等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农村和城镇大学生在"新潮时尚"和"重视质量"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客家籍和潮汕籍与性别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休闲娱乐"的交互作用明显;客家籍和潮汕籍与城乡来源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口碑影响"的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略论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念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培养大学生建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消费伦理观念应当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大学生要树立以"适度消费"为原则的消费伦理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高校尤其要重视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爱心观念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消费者.引导大学生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提升精神消费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科学地评价"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可以解决"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的"发展标准"和"发展程度"的问题,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育行政机构宏观决策提供"路线图",也有利于发现"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的发展差异及其原因,寻求优化模式,进而促进"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的发展,并为培育优秀的"90后"大学生提供标杆。本文基于大学生素质生态的内涵与"90后"大学生的特征构建系统的"90后"大学生素质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具有较高信效度的调研问卷,并以19 936名"90后"大学生为例,通过数学建模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9.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从获取物品、使用物品及消费物品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消费异化,进而提出要建立"人道主义的公有社会制"和树立"人道、健康的消费"以扬弃消费异化。弗洛姆的消费异化理论是针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病态消费而产生的,但他关注的异化消费现象在我国当代大学生中也广泛存在。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存在着人情消费过多、炫耀性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等消费异化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五个方面形成合力,以指导大学生消费向理性、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的提出,对于当前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用"中国梦"引领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对于培育大学生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国梦"视域探析"中国梦"与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之间的关系,基于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现状,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