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霍懋征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之一,周总理握着她的手,称她为“国宝”。霍懋征一生扑在基础教育事业上,经历几番打击都未放弃,依然坚持着基础教育事业。她认为,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当记者问起霍老师做了一辈子小学老师,放弃了那么多“高升”的机会,后悔不后悔时,霍老师坚定地说:“不后悔,因为我喜欢小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霍懋征的座右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高干子女和普通市民的孩子兼收的学校。霍懋征一视同仁,而且把爱更多地倾注在…  相似文献   

2.
我所带的班有几个“特殊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贾露就是其中的一个。据说,她的生命随时都有危险。本来她应该上三年级,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休学后分在我班。一开始我很不愿接纳这个孩子。她看起来比较懂事,可经常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动不动就哭鼻子,课堂上好吃零食,又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要是正常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狠狠批评她一番,但她这样的孩子让我打,打不得,吹,吹不得。这不.刚刚下课,实指望趁这10分钟来喘口气,就有几个同学前来打起小报告,说贾露偷拿别人的5元钱。“偷拿”,这在小学生的身上可是个危险的行为。这个孩子,真拿她没办法,课堂上吃零食的习惯还没改掉,怎么又养成偷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把贾露给我叫来”!我命令着“小不点”们。他们像押着犯人一样把贾露给拽上来了。“贾露,你如果拿了别人的5元钱就把它还给别人,不要不承认。”“我……我”,她很想强词夺理。“不要支支吾吾,谁会相信你!”我逼迫着她让她无法否定。“老师,我没有拿别人的5元钱。”她颤抖着身体发出微弱的声音。这次,我不能再相信她的谎言了,我暴跳如雷地指责着:“去,打个电话给你爸爸,让你爸爸把你带回家,省得让我这么费心!”“老师,我不想回家,我想上学;我不想回家,我想上学!”听着孩子声声的乞求,看着孩子串串的泪水,我的思绪有些乱了。她,一个没有别人健康的孩子,可求知欲望却如此的强烈;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对这个孩子的态度简直就是一种心灵和精神的摧残。刹那间,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作为一名教师难道就没有自己的过失吗?对于她的爱哭鼻子、吃零食、偷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我根本就没有去了解其中的原因,更没有去分?  相似文献   

3.
一、课程资源的挖掘 一次作文课,老师让大家以“母爱”为话题进行写作,方云(化名)同学交了白卷。老9币感到很意外,于是找到了她。一提起妈妈,孩子泣不成声,她说:“我不敢听到别人提妈妈,在我生活的14年中,从来没有见过妈妈,也没有叫过妈妈,没有发过‘妈妈’这个音!”后来经过了解得知,原来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她10个月的时候就离婚了,妈妈改嫁他乡,再也没有回来看过她。打开孩子的日记,有一段这样写道:“……多少个夜晚我会偷偷地哭泣,我不知道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活着,我也许是个多余的人,都说天下最善良的是母亲,而我的母亲却不要我了,没有母爱的日子,我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我渴望见到妈妈,哪怕仅仅是一面。”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学前班儿童,漂亮聪明,嘴巴乖甜,乐于助人,逗人喜爱。一天晚上,我请她到屋子里搬一张小凳子,她说:“我不搬。妈妈说我傻,经常给别人做事,没有得到一角钱。”毋庸置疑,孩子的妈妈给其上了“教育课”。父母给孩子类似的教育,表面是心疼儿女,实际却把孩子往自私自利的邪道上拉。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私心膨胀,什么学雷锋做好事,学龙梅、玉荣热爱集体,学戴碧蓉舍己救人,学岳飞酷爱祖国,全部与他(她)无关,造成“心里唯有自己”的心态。这样,势必出现与同学不合群,与邻居不和睦,与同事不同心的违众现象。甚至为一己之利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5.
我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像一颗颗小石子,藏在我的心里,干扰着我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有一个最让我烦恼。从我上小学起,大家都拿我跟别人比,有许多人认为,这不是很好吗?可我却为此十分苦恼。爸爸拿我和他小时候比,他越比越觉得我不如他,越比越觉得我不争气,越比越觉得我不懂事。他不是说:“小时候像你这么大,我就帮奶奶干活,等奶奶回来,我地也扫完了,饭也弄好了,就连桌子也擦干净了。你看看你自己。”要么就是说:“我小时候学习比你好多了,学习成绩也是前10名,甚至第一名。”但是他却不知道他说的这些话让我有多么伤心。妈妈更有一套。她老拿我和她同事家的孩子比。她总觉得我的成绩没有别人家孩子那么好。她每天总是不停地唠叨:“你看人家某某同事的孩子考上了某中学,人家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你,只要有人家的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有一次,她看我作业时又对我说:“你看人家某阿姨的孩子,字写得多好,你看看你,字写得还没有人家一半好,再不好好练,本子上可就全是良了。”妈妈唠叨个没完,可她却不知道,她说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尖刀,刺破了我的自尊与自信。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也许是为了鼓励孩子,可是这同时也伤了孩...  相似文献   

6.
温柔的批评     
读了《江苏教育》2005年2B上面的文章《用美德占据灵魂》感触颇多。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应该怎么去批评教育? 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时,一次,班上一个男生拿了同桌的钢笔, 霍老师知道后没有责难,也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在霍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霍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如果让我再有一个孩子,我就知道怎么做家长了。”这说明家长在通过比较的方式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常与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相比较,也常与别人的教育经验相比较,其实这都是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学习做家长。但不适宜的比较妨碍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的真谛。有个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妈妈就给他安排了从周一到周日的翔实的课外学习计划。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这么累,她说同事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现在北京一所著名的高中读书,是被保送进去的。这个孩子每天都学到深夜,没见过她出来疯跑,家里静得跟没有孩子似的。她得…  相似文献   

8.
师者的责任     
曾听说北京有位丁榕老师,当她的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钢笔后,她没有指责,而是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个学生,并语重心长地时那个学生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送给你。我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悄悄送回去。”几十年后,小有建树的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在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了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相似文献   

9.
我邻居的孩子一直在央求他妈妈给他买新衣服,上面是白衬衣,下面是黑色的短裤。他的妈妈说:“老师怎么会这样啊?”我问:“怎么了?”她说他们学校要拔河比赛,要求统一着装,男孩儿一律都要穿白衬衣黑短裤,但我的孩子不用啊,因为他长得瘦小,没有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他还是要一套这样的新衣服。她是不想买的。因为孩子有很多旧衣服,她的家境也不是太好。“我想这小孩子虚荣心也太强了,看见别人穿新衣服自己也要。当然,孩子的天性吧,我也能理解。”孩子就哭了,边哭边说:“虽然我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老师说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我的鼓励,他…  相似文献   

10.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2006,(1):1-1
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一位阿姨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交在孩子手中。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一个孩子说:“我每天很不快乐,爸妈总是逼着我写作业,从来不让我好好玩一玩。”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学前教育》2006,(7):56-57
“老师,小玉又抓人了!”随着孩子们的叫声,我发现历历捂着脸哭,坐在一旁的小玉一脸的无辜。我赶紧走过去,小玉着急地解释着:“我喜欢她!”我对她说:“喜欢别人也不能抓人啊,别人喜欢你,可是没有抓你,抓人是不对的!”她不再吭声了,显得很无奈。这是她第五次抓伤小朋友了,被抓伤的幼儿家长都有意见了,建议这样的孩子应该单坐。小玉的爸爸对我说:“老师,真不好意思,总是给你们添麻烦,要不让她单坐几天吧!”既然她的家长这样说了,我就把小玉调到老师旁边的小桌子单坐。游戏时,让她自己在桌上玩玩具,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向一起玩的小朋友投去羡慕的目光,看到这些我心里酸酸的,同时思考自己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小玉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会不会伤她的自尊心,但是就这样让她回去再抓伤别人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几天的师德师风学习结束了,可是教育的主心骨——“爱”却留在我的头脑里,成了我教育活动的指南针,调适着我对学生的一颦一笑。霍懋征老师用她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乐章:黄静华老师33年的从教生涯,可用一个字代替——爱。所以她称得上是一位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惠铭生 《中学教育》2005,(12):18-19
“我后悔没有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别人,没有防人之心。我不该用这个态度去教育孩子,看到别人的缺点的时候,都是去宽容,而没有想过去防备。这些教育害了我的孩子,让她没有警惕心。”面对记采访,湖南裸死女教师黄静的母亲由衷地感慨!(《新京报》4月27日报道)  相似文献   

15.
好友成群     
陈珑不是成龙。如果说写错名字对别人来说是一种侮辱的话,那我很惭愧在见面第一天就“侮辱”了她。还好,她不跟我计较。她不但在名字问题上不跟别人计较,而且似乎什么也不跟别人计较。但她的嘴巴却不饶人,遇到任何事都说:“你小子不想混了。”仿佛在她心中,任何人(不论性别、年龄),都一律平等,一概叫做“小子”。我这个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走路时喜欢把我那“纤纤玉手”架在别人的肩膀上。一般,我的朋友都不会怎么计较,最多也不过是拿一把菜刀来砍我罢了(开个玩笑)。可我只要把手架在陈珑肩上,她一定会说:“爪子拿开。”当…  相似文献   

16.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更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她自称是一个平凡的人,周恩来总理却称她为中国的“国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霍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7.
此时无声胜有声打孩子确实不好,用“打”来教育孩子,可以说是没有一点效果。我女儿有一次练钢琴时态度不认真,我批评她时,她赌气说:“我不弹了!”她爸爸一听就火了,“啪啪”就打了她两巴掌,“快弹,弹不好我还揍你!”孩子只好别别扭扭地练琴。我在厨房做饭,听着琴声不对劝,过来一瞧,可把我气坏了。只见孩子跪在琴凳上,仰着头,两只手在琴上叮叮(口当口当)瞎敲呢。  相似文献   

18.
Q余姚读者新宇来电问“:我的孩子做事只想着自己,不管别人。我们知道这不好,可是,怎样帮助孩子改正这个缺点呢?”A主持:一些独生子女不习惯关心他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这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来看看,杭州市文三街小学的部分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帮助别人的吧。观点1让孩子体验到助人的快乐。我的女儿佳佳在我教的班级里学习。刚入学时,我让她做什么,她动不动就说“:我不会。”而另一个女学生云云热爱劳动,做事认真。为了帮助女儿,在值日时,我故意把云云和她编在同一组,任务是擦瓷砖,为云云提供关心和帮助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一天晚上,隔壁王大婶抱着10个月的孙子南南到我家来,气喘吁吁地说:“孙子拉肚子已经两天了,由于他妈出差不在家,没有带孩子去看病,现在孩子明显消瘦,开始时每天只拉三四次,现在每天拉八到十次,但尿却拉少了。孩子的妈回来后,我该怎么向她交待啊?”看着孩子憔悴的脸容,我安慰着叫王大婶坐下来,然后问她:“南南腹泻这两天,你是怎样处理的?”王大婶说:“听别人  相似文献   

20.
近日,霍懋征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了,这是一项纪念霍懋征老师、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教育传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霍懋征老师是一本教师教育的教科书,也是一首谱写人间真爱的诗篇。从她那里,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伟大的平凡;她告诉我们,素质教育就是高素质的教师进行的教育。在没有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已经有许多像霍懋征一样的高素质的教师,一直在实施着卓有成效的素质教育。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素质教育将永远是空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